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之慷慨赴死的,正是坚如磐石的这个初心。在革命先烈用鲜血打下的江山里,一代代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开拓奋进,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一点一滴地把先烈的理想变为现实。在建军91周年之际,中国军视网带您重回历史,认识那些为国家的统一稳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们。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革命英雄江姐的英雄事迹。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是革命者凌霜傲雪、慷慨牺牲的壮歌。
这首歌咏叹的形象早已成为经典:蓝旗袍、红线衣、白围巾——江姐。
江姐的故事在中国代代相传,江姐的精神代代敬佩。为了传扬江姐的精神,曾把江姐的故事拍成的电影、电视剧、歌舞剧、话剧、川剧,有《江姐》《烈火中永生》《红梅赞》等。
红色经典电视剧《江姐》
江姐原名江竹筠。在江竹筠身上,寄托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最后为了革命事业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坚定:丹心一片震撼人心
舞台上、银幕上的江姐,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位亲切温和的中年大姐。其实,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牺牲时只有29岁,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子。
这位年轻女子娇小柔弱的身躯中,生就一副共产党员的钢筋铁骨,支撑着她在失去丈夫、离弃幼子的巨大悲恸中继续革命。在严刑拷打、死亡威胁面前坚贞不屈。
用周勇的话说,江姐身上所展现出的《红岩》烈士精神,是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绝不背叛的英雄品格,为免除下一代苦难,愿把牢底坐穿的一片丹心,跨越历史,震撼人心。
而在江姐留下的家书中,亦展现了这样的信仰与坚定。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什么个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
……
我想你决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这希望的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
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希望我俩见面时你更有惊人的进步。
……
话又得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卜,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
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姐
八月二十七日
奋斗:中国版的丹娘
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
江竹筠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时,她和渣滓洞里的难友们虽不知国旗的图案,却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议着绣制这面代表解放的旗帜——尽管她们知道自己已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学期间,江竹筠学会了俄语,并阅读来自苏联的书籍和报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庆时,她参加了中苏友协招待会,会上放映了苏联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娅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狱中她受酷刑后,难友们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当年的革命需要这种时代精神,而后人在为理想而奋斗时,同样能够从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
柔情:革命者的爱情
1943年年底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王璞出于安全考虑,认为彭咏梧需要一个良好的掩护环境,要他在重庆安一个家。然而他一时无法与云阳的妻子谭正伦取得联系,但这事牵涉到工作,又不能久拖不决。于是,市委在重庆的女同志中间反复物色、挑选,最后决定指派江竹筠接受这个令她惊诧而又羞涩不已的任务———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这两个相互知道名字又彼此欣赏的地下工作者没有料到,他们一开始相见、共事,竟然是在一起假扮夫妻,朝夕相处,共同生活。1946年4月,江姐和彭咏梧的孩子彭云出生了。
江竹筠和丈夫彭咏梧(左)、儿子彭云(中)的合影
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这一情景,心如刀绞,为防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出镇定。此后,她继续战斗在川东的门户万县。她对党组织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责编:刘莎莎)
相关链接
http://www.js7tv.cn/news/201511_25881.html 历史上的今天:红梅赞江姐 革命英雄有柔情
http://www.js7tv.cn/video/201606_50792.html 【建党95周年】党的好儿女之江姐
http://www.js7tv.cn/video/201804_139620.html 《信中国》江姐在狱中用厕纸写下托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