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本来产于各地,各有特色,没有统一的香型。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时,才提出以香型分类的概念,经过了一周时间的讨论,拟定了浓香、酱香、清香、米香和其它香型的感官评语,辛海庭先生是主要起草人。以后又陆续增加了特香型、兼香型、豉香型、老白干香型、芝麻香型等十来种香型,据辛海庭先生说,香型的提出,是由于不同香味的酒没有办法放在一起评,香气大的总是盖住香气小的酒,为了品评方便,依照香味大体上分为五大类,以便于品评排位。
香型的提出,确实促进了我国白酒业的发展,此后,还曾经组织相同香型的酒厂搞过协作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酿酒企业的大型化和规模化。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很多消费者把香型当成品质的代名词了,当五粮液风靡全国时,大家就以为浓香型好,都跟风模仿,导致浓香型白酒达到80%的市场占有率,后来茅台酒改变营销策略,又冲上来了(有段时间茅台的知名度曾下滑),不少地方又在模仿茅台生产酱香型的白酒。按现有的香型分类方法,实际上也破坏了白酒本身的多样性,所以,酿酒业中有人主张废除香型,也有人主张放开香型,让酒厂自己随便定。
白酒香型只是标识出白酒香味的类型,而且这种类型的归纳,还应该说是不太准确的。另外,白酒香型跟白酒的品质没有关系,同样是浓香型的酒,它包括有优质酒也有普通酒;同样是清香型的酒,也是既有优质酒也有普通酒。清香型酒中的优质酒和浓香型、酱香型酒中的优质酒在品质、水平上是一样的,所以,香型和品质是没有关系的。
现在,勾兑技术发展迅速,导致用食用酒精兑水、食用酒精兑香料,也能调出来类似的一些香型。所以,食用酒精兑水、兑香料的这种勾兑的普通白酒,肯定品质是不好的,无论它勾调出来的是浓香型酒还是酱香型酒,都不如纯粮固态发酵的酒好。所以,香型是可以勾调出来的,它代表不了品质,但是很多人把香型误认为是品质的一个代表,这是一个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