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农产品,装着大民生。眼下,正值丰收的时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苗族壮族乡的沃柑、甘蔗等特色农产品先后进入采收旺季。桥头乡党委、政府积极下沉一线,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切实打通农产品产销最后一公里。
语言再轻快一点,表情再喜悦一点,你先介绍一下这种甘蔗的原生态种植情况,再介绍一下它的口感和优势,才能激起大家购买的欲望。在桥头乡中寨村的甘蔗种植地里,乡机关的工作人员正在拍摄新媒体短视频,助力农产品销售。
一边是田间地头亟待流向市场的农产品,一边是广大群众生活所需的食粮。甘蔗成熟后,桥头乡因地制宜,积极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对它的采收情况进行记录,并制作成新媒体产品,让这些土特产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走向全国。
今年是我第一次尝试通过电商的形式销售甘蔗,这一批卖了90吨左右,基本上都是线上销售的。今年的甘蔗品相好、口感佳,线下的批发价格大约是每吨1200元至1500元。桥头乡中寨村党总支书记陶朝林一边打包着削好的甘蔗,一边高兴地对我们说道。
面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桥头乡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积极培养本土主播,耐心地教当地群众使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拍摄视频图片资料,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乡党委书记肖静还亲自上阵,尝试为土特产代言,为群众拓宽农产品的销路打样。
只要是对农产品销售有利的形式,只要能促进农民增收,我们愿意做各种尝试,老百姓日子好过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是有成效的。变身临时主播的肖静第一次带货,她推荐的第一批传统壮族风味的烟熏腊肉和壮族米饭已经成功销售,价值5万元,目前还有一批价值8万元的订单正在赶制。
一手打伞,一手干活! 为了切实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桥头乡积极对接州、县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人员到农产品基地实地了解情况并将产品待售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在线上寻找采购商。同时,积极发起线下促销采购活动,吸引客商实地考察,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助力农产品销售。
目前,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逐渐成了当地农产品的发展新路子,也成了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记者: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梁忠琼 李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