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金
世界上知名的畅销书作家有许多,但要论最挣钱的那批,斯蒂芬·金必然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在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美国最畅销的25本书中,就有7本是斯蒂芬· 金的作品。
斯蒂芬·金的作品几乎都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常常能达到原著和票房双丰收的效果。最夸张的时候,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有两部作品几乎同时被改编成电影。

他最受读者追捧的代表作,是《魔女嘉莉》《撒冷地》《狂犬库丘》这些恐怖惊悚类型的作品。斯蒂芬·金也因此被贴上了恐怖小说大师的标签。
直到他出版《肖申克的救赎》,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之位,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三十一种语言。同时创下了收录的四篇小说中有三篇被改编成轰动一时的电影的记录。
简单来说,《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是一部由4个中篇故事组成的合集,但其中收录的四篇小说,有三篇被改编成电影,创造了轰动一时的的记录。其中最为著名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救赎》。
这本书堪称呕心沥血之作,就连斯蒂芬·金本人都表示:为这4个中篇故事耗费的精力比别的作品都要多,以后可能再也不会出版类似的一本书了。
为什么斯蒂芬·金会创作这么一本跟自身定位迥异的书,又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说法呢?这要从他对写作的追求说起。
斯蒂芬·金从小就对恐怖惊悚题材的作品很感兴趣,他曾在上学时将恐怖电影改写成小说。虽然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写的东西,但是校长却说他的文笔是垃圾,认为他在浪费写作天赋。等到他成为职业作家后,尽管每本书都大卖特卖,主流文学界仍然瞧不起他。
甚至,斯蒂芬·金的编辑也对他有很大的担心。最初的编辑担心他一直写恐怖小说会被定性为专业恐怖小说家,而在当时,只写恐怖小说很难长久;当出版商、影视集团、读者都离不开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后,他的新编辑又开始担心斯蒂芬·金之后的小说不再恐怖,失去以往的那种吸引力。
就这样,斯蒂芬·金虽然名利双收,却常常陷入痛苦之中。一方面,他从本心出发,就是喜欢创作恐怖故事,而另一方面,他却也希望能被文学界认可,摆脱自己的作品是垃圾的骂名,除此之外,书迷们的诉求也无法忽视,这让斯蒂芬·金烦恼不已。
因此,出版这本《肖申克的救赎》也可以算是情理之中。既是斯蒂芬·金在证明自己的文学能力,是他在憋闷许久之后的一次发泄,也是他借此向大家说些肺腑之言。
不过,令他意外的是,尽管这本书没有超能力、灵异事件等元素,甚至恐怖氛围都非常得少。它却依然大卖特卖。前3个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叫好又叫座。而人们也从4个故事中,看到了不一样的斯蒂芬·金,就连他的内心想法,也能探知一二。
比如,第三个故事《尸体》,被认为是斯蒂芬·金的自传性故事;而从第四个故事《呼吸呼吸》中,读者也能得知斯蒂芬·金对听故事、讲故事的热爱。
下面,我们就简单来介绍一下这4个故事。


《肖申克的救赎》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展开,讲了一个有关希望的故事。写回忆录的人叫雷德,是一名曾在肖申克监狱服刑的杀人犯。
雷德在监狱中经营黑市交易,无论是香烟酒水,还是色情电影,都能搞到。但他也有底线,从不染指毒品、武器等害人的东西。
由于神通广大又富有原则,雷德很受敬重且地位超然,是个大佬级别的犯人。可直到安迪·杜佛尼到肖申克服刑后,雷德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传奇。
安迪入狱时只有三十岁,原本是个业务能力超强的银行家,前途一片光明。可他那不忠的妻子和情夫被发现双双中枪身死,安迪是唯一的嫌疑人。
尽管安迪是无辜的,但所有的证据全都对他不利。因此,安迪被判处终身监禁,关进了肖申克监狱。雷德说:在这里只能强迫自己学会一件事,那就是‘别想未来’。
然而安迪相当特别,完全不像是个被判终身监禁的犯人。他既不堕落、也不绝望。这让雷德心生崇敬,却也被更多的犯人视作异类。绝大多数狱友不愿意跟高冷的安迪相处,还有一帮同性恋犯人常常殴打和侵犯安迪。
也就在这个时期,安迪第一次找到了雷德,想要买一把锤子。

雷德骤然警惕起来,害怕安迪拿锤子去报复。毕竟,狱警们虽然对雷德的生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果他卖的东西闹出了人命,雷德也得跟着倒霉。
所以雷德带着质疑地眼神问他:你会不会把锤子插进某个人的脑袋里?
安迪很懂规矩,他向雷德保证:我会小心藏好,就算被发现也不出卖你。而且,我只是想敲石头,因为我有收藏石头的爱好。至于我的麻烦,会靠别的方法解决。
由于雷德对安迪的印象非常好,这笔交易还是完成了。而安迪摆脱同性恋犯人纠缠的方式,不是用武力,而是动脑子。
在一次外出劳作时,安迪运用自己的理财知识帮一位狱警顺利避税。从此之后,他的大名在肖申克监狱就传开了。上至典狱长、下至普通狱警,全都找安迪作财务咨询。这帮人在监狱中捞了不少黑钱,正好需要安迪来把钱洗白,再通过投资赚到更多的钱。
作为回报,狱警警告犯人们不得欺负安迪,还给他独享一个监室的待遇。就连劳动岗位,也换成了图书馆管理员。
安迪在图书馆帮助了许多犯人,许多想要继续深造的犯人,都在安迪的指导下完成了升学考试。此举,又使安迪赢得了犯人们的尊重。
从此以后,安迪的日子好过了起来。至于那把锤子,直到用了十九年而损坏后,雷德才再一次看到。
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安迪和雷德也建立了友谊。只要是安迪买东西,雷德就给予最大折扣,而安迪也会不时送给雷德几块打磨过的石头当作礼物。
其实对于三观相合的两人来说,产生友谊顺理成章。他们打擦边球的出发点固然是为了保全自己,但也都有着坚守的底线。对此,安迪曾跟雷德说:真正干不法勾当的并不是我们,我们只是在圣人和恶棍之间挣扎求生。
安迪富有洞察和沉静的特质,使他总给雷德一种感觉,仿佛一定能等来自由的那天。
可实际上,安迪的假释申请一直没有通过。就算他得知了杀害妻子真凶的线索,典狱长也把这件事压了下来。因为他需要安迪继续洗黑钱,所以就耀武扬威地说:只要肖申克还归我管,你就休想出去。
安迪因此消沉了一段时间。雷德懂得那种感觉,虽然监狱中的时光仿佛停滞一般,但是犯人还是会老去。当安迪时隔十九年后,再次托雷德买一把锤子时,价格已经从十元涨到了二十二元。十九年的时光流逝,让二人不禁惨然一笑。
当然,除了锤子这类奇怪的东西,安迪有时候也会买些正常的商品。比如,很早以前,安迪就请雷德购买最大尺寸的美女明星海报。时间一年年过去,安迪挂的美女海报也不断更换。
那些海报有什么意义呢?雷德曾这样问安迪。
我想,那代表了自由。安迪曾这样回答。
雷德困惑不解,觉得安迪不像是为了满足对女性的幻想那么简单。直到安迪消失后,典狱长气急败坏地掀开了海报,大家才发现了藏在其后的大洞。

原来,敲石头的小锤子、大尺寸的海报、单独的监室,还有那充满希望的眼神,都是因为这条越狱所用的地道。
安迪也曾邀请过雷德一起越狱。他告诉雷德,早在知道要入狱时,自己就已经做好了计划。他在挚友的帮助下,准备了另一个合法身份,以及一大笔财富。就连越狱后的去处和要经营的生意都打算好了。
但是雷德拒绝了,他既怕无法成功,更怕适应不了外面的世界。于是,安迪独自逃离。从1948年入狱,到1975年逃离,历时27年,安迪终于重获自由。
不到两年后,五十八岁的雷德也假释出狱了。他面对自由的世界,心中满是恐惧。雷德不禁又想起安迪,记起了他们谈到过一个地方。那里藏着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放置安迪新身份和财富的保险柜。
雷德希望钥匙已经被安迪顺利取走。
为了验证结果,雷德常常去寻找那个地方。当他终于找到时,钥匙的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封安迪留下的信。
信上写着:亲爱的雷德,你能看到信说明你已经出狱了,再次邀请你跟我一起经营事业……别忘了,希望是个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
这一次,雷德没有再拒绝。

好,第一个故事就结束了,下面让我们来看第二个故事——《纳粹高徒》。这是个警告性的故事,劝人们要遏制心底的恶。
故事有两位主角,美国男孩托德·鲍登和在逃的纳粹战犯古特·杜山德。

托德出身于中产家庭,生活体面、成绩优异、健康开朗;而杜山德曾是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头头,绰号血腥魔王。他在德国战败后隐姓埋名、四处逃窜,躲掉了犹太人的追杀,正在美国小镇过着平静孤独的晚年生活。
按理来说,这一老一少尽管住在同一个街区,却不会有什么交集。
可是在一个夏日早上,托德微笑着敲开了杜山德的家门,然后毫不避讳地揭露了老战犯的真实身份。
二人言语交锋许久,杜山德终于绝望地发现,托德知道了真相。这时的杜山德已经七十六岁,可是托德只有十三岁。玩了一辈子心眼的杜山德不禁长叹,他认命地说:竟然被一个小鬼发现了,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又想从我这穷老头手里敲诈什么呢?
托德的回答,让满手血腥、精通刑讯手段的杜山德都不寒而栗。原来,托德在翻看旧杂志时,对纳粹集中营中的血腥事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收集了很多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却始终觉得不过瘾。
突然有一天,托德在逛街时认出了杜山德。于是,托德开始跟踪杜山德,不仅偷偷拍照,还采集指纹。经过仔细对比辨认,最终确定了杜山德的身份。
而托德的要求也很简单,他不求财,也不打算揭发,只想听听故事。
杜山德并不想讲这些故事。他逃到美国后,好不容易摆脱了噩梦,也不再怕有人认出自己,所以不愿意再回想起曾经的一切。
但在托德以告密威胁后,杜山德妥协了。他开始讲起了曾经用烤炉、毒气等残忍手段杀人的旧事。
一开始,杜山德备受折磨。他又开始不断做噩梦,觉得微笑着听这些事的托德是魔鬼。可不知怎么的,杜山德渐渐有了怀旧的感觉,竟然也能微笑着讲述回忆。
托德的生活却开始失控。他总以帮眼睛不好的老人念书的借口往杜山德家跑。但沉醉在集中营故事后,托德被牵扯了太多精力,以往优异的成绩一落千丈。
托德送给杜山德的一份圣诞节礼物,托德和杜山德,将就此建立畸形的共生关系。
那是一套仿制的纳粹军服。托德逼迫杜山德穿上这套军装,并且作出敬礼、正步等动作。最开始杜山德十分排斥,可是过了一会,他竟然梦回青春。不仅正步踢得起劲,眼神也空洞遥远起来。
托德吓坏了,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偷偷发动了魔法扫把的学徒,却根本没有停止法术的能力。
事实证明,托德的担心并没有错,他们的交往开始不受控制,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无论是杜山德还是托德,都无法回头了。
杜山德渐渐找回了曾经的掌控感,岁月的流逝让他的心思越发审慎敏锐。他突然想到,那些让自己都噩梦不断的故事,托德这个男孩也必然吃不消。
事情果然如杜山德所料,托德的成绩已经差到惊动了校方,要被请家长了。这对两个人来说是个天大的危机,一旦托德的父母见到了辅导老师,那么他们交往的情况就会暴露。托德会背上坏孩子的标签,杜山德也将遭到犹太人的追杀。
于是,杜山德假扮了托德的祖父去见老师。他跟老师达成协议,如果托德在之后的考试中成绩回升,那么这件事情就不用再告诉托德的父母了。
之后,杜山德每天逼着托德努力学习,终于又让托德重回了优等生的行列。但是这个过程非常不愉快,两个人已经压抑不住心中暴戾的情绪了,互生了杀机。
但是因为各自都有把柄捏在对方手中,他们谁也没法动手除掉对方,甚至二人的前途和命运也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对此,杜山德大笑着对托德说:咱们互相寻开心。
为了宣泄心中的黑暗,他们只好去杀别的人。杜山德和托德就好像一对进行杀人竞赛的师徒一样,不约而同地开始杀害酒鬼和流浪汉。
明面上,托德以优秀高中生的身份活在聚光灯下,背地里师徒二人却已经共计夺走了十几条人命。这段时光让杜山德和托德充满了活力和愉悦。
但坏事做多了,总要面对命运审判的那天。
有一天,杜山德又在家中杀害了一个酒鬼。可就在他掩埋尸体时,突然心脏病发作。他不敢在现场未经处理时呼叫救护车,就打电话叫来了托德。
托德手忙脚乱地收拾了残局,又把杜山德送上了救护车。在医院中,杜山德一点也不怕托德看到他杀人的事实,因为他早就发现托德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
他对托德说:我很了解你小鬼,如果说有人心里的恶魔跟我一样蠢蠢欲动,那个人一定就是你。
当然他们都把这当成一种调侃,以为等杜山德出院后,日子照旧。可没想到命运弄人,与杜山德同住一个病房的病人,竟然曾是杜山德集中营的犯人。他认出并揭发了杜山德,引来了追杀的犹太特工。
特工冷冷地说:你终于被找到了。
杜山德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偷偷地服药自杀了,而身背数条命案的托德,也在特工们的追查下露出了马脚,最终伏法。

第三个故事,名字叫《尸体》。这个故事,既是在缅怀过去,也是在表达抉择对人生的影响。
故事围绕着戈登、柯里、泰迪、魏恩这4个12岁左右的孩子展开。在世人的有色眼镜中,这几个孩子既顽劣又不正常,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
泰迪总戴着一副厚镜片的眼镜,残疾的双耳上挂着助听器。他先天视力不佳,耳朵却是后天致残。在泰迪八岁那年,由于打破盘子惹毛了参加过二战、有了心理疾病的父亲。
父亲将泰迪的头按在了滚烫的炉台上,毁掉了他的双耳。事发之后,泰迪的父亲被送进了退伍军人精神病院。但泰迪仍然以父亲为荣,梦想着像老爸一样征战沙场。
而他也继承了父亲的疯狂,常常作死。比如,故意迎着疾驰的汽车,等到快被撞飞时才闪开,并为此开怀不已。
魏恩则是大家公认的蠢蛋。他八岁时,在院子里埋了一个装着硬币的藏宝罐,还画了藏宝图。可在魏恩把藏宝图扔在了房间后,却忘了这回事。
等后来要用钱时,他才想起了宝藏。可是,母亲已经清理了好几遍房间,藏宝图早就不见了。魏恩凭着记忆到处挖了四年,仍然没有找到。朋友们推测,宝藏早就被魏恩那个混混大哥偷走了。
戈登的爸爸嗤笑魏恩是白痴,说他就连报纸上那么少量的漫画,都要用一个半小时才能看懂。
柯里则有个天天醉酒后施展暴力的父亲,他经常被重伤到无法上学。在这样乌烟瘴气的家庭环境中,柯里的两个哥哥也没能健康成长。大哥十七岁就离家参军,却在服役期间犯罪被捕;二哥也早早辍学,成了不良少年。
因为有这样的家人,所以尽管柯里聪明上进,人们仍然说他是坏蛋坯子。
至于戈登呢,家庭环境和成绩都还不错,但也有烦恼。因为他在家中是个隐形人。
戈登那位大他十岁的哥哥品学兼优,吸引了父母的全部关注。每天,父母们讨论和关心的都是大哥,就连戈登故意说脏话,他们也不曾留意。等哥哥意外身亡后,父母更是长期陷入茫然痛苦的情绪之中,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另一个儿子。
戈登因此产生了幻觉,仿佛看到形状可怖的哥哥厉声大喝:你才是该死的那个。
这4个孩子成为了朋友,但更像是在抱团取暖。他们都被家庭、环境所伤害、歧视或忽略着,所以渴望被需要、关心和关注。
于是有一天,4个孩子决定去找寻死去小孩布劳尔的尸体。这个孩子不久前刚刚失踪,经过多方寻找无果后,警方断定他已经死亡。
不过最先找到布劳尔尸体的不是警察,而是魏恩的哥哥。魏恩哥哥和几个不良少年偷了一辆车去兜风,结果无意间撞见了布劳尔的尸体。他们吓得不轻,却因为偷车的行为不敢报警。
当那些人谈论这件事的时候,魏恩就躲在一旁偷听。随后,他把消息告诉了小伙伴们。他们一致决定,走上三四十公里,去找布劳尔。如果这件大事能办成,那他们的照片就能登报。
对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刺激的冒险,更是一次对失意人生的升华。所以他们无所畏惧,向大人们编造了去露营的理由后就出发了,柯里甚至特意偷拿了父亲的手枪。
他们的这趟冒险之旅确实非常刺激,不仅跟成年人起过冲突,也差点被火车撞死,还在河中游泳时被水蛭爬了一身。这像是孩子们告别童年的某种仪式,最后的疯狂之后,未来的抉择也将到来。
早慧的柯里最先意识到这点。那是在想当作家的戈登讲了一个故事之后发生的事。戈登刻意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然而无论是魏恩还是泰迪都体会不到妙处所在,只说这个故事虎头蛇尾。
柯里就悄悄跟戈登说:你应该远离我们,去上更好的班级。不然,你今后只能跟一群听不懂故事的人混在一起,永远实现不了作家梦。
听过这话的当晚,戈登就做了一个噩梦。他梦到柯里被变成死尸的泰迪和魏恩抓着双脚,往水中拖去,柯里大声地哭喊:戈登,救我!
第二天,他们找到了布劳尔的尸体。孩子们推断着他死前的人生,议论着他死后的事情。只觉得布劳尔可怜又孤独。
正当4个孩子被布劳尔的惨状所震惊时,那帮最早发现尸体的大孩子突然出现了。原来,他们开着合法的汽车再次找来,同样觊觎着发现尸体的功劳。
两帮孩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柯里掏出了父亲的手枪逼退了大孩子们。但哪一伙人都没有得到这份功劳。大孩子匿名报了警,小孩子也怕冒险经历被发现而沉默。
但是大孩子们心中有怨气,在毒打这4个孩子泄愤后,事情才算彻底结束。柯里与戈登一起上了更好的班级。他俩拼命努力,考上了大学;而魏恩和泰迪则去上了技术班级,渐渐与柯里和戈登形同陌路。
戈登对此无能为力,他想:有的人会沉沦,如此而已。
当他们二十来岁时,魏恩死在了一场大火中。又过了五年多,泰迪死于酒后驾车导致的事故;而正在读研究生的柯里,也在调停一起餐厅冲突时被误伤致死。
而戈登已经成了职业作家,尽管文学评论家都说他写的东西是垃圾,但他至少好好地活着。
有一次,戈登看着流经家乡的那条河,不禁想到:河水仍然奔流着,我也是。

第四个故事《呼吸呼吸》,是合集中唯一有点惊悚元素的故事,但它并不恐怖,故事的内容,更是歌颂了信念和坚持的力量。
在这个故事中,主角是一名叫做大卫的老人。他是个平平无奇的上班族,一辈子都没有太大的建树。所以,说他是个伪主角也无不可。毕竟,在这个故事中,大卫听到的那个故事才是真正的故事。
这一切都要从一家神秘的俱乐部说起。这家俱乐部非常特别,没有名字、没有会费、没有电话、没有活动记录、没有会员卡,甚至就连工作人员,也只有一名叫做斯蒂芬的人。
斯蒂芬这个人同样笼罩着神秘色彩。虽然他以干练和彬彬有礼的姿态接待和服务会员们,但是俱乐部老板、房屋主人、管家和侍者,似乎都不是他的真实身份。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斯蒂芬这个人似乎驻颜有术。至少,大卫在俱乐部活动好几年了,从未觉得斯蒂芬变老。
而俱乐部里的许多物品,在外面也同样看不到。比如,没听过的厂家生产的台球、唱片机等用品;还有明明非常出色,却怎么也查找不到的作者和书籍。
这家俱乐部的松散规矩也与众不同。只要来过的人,不必等待正式邀请、也不用办理什么入会手续,完全可以再次自行来访;凡是在俱乐部活动的会员,要免于一切客套,大家平等轻松相处。
每周四的晚上是固定的故事会,会员们会在这天讲故事。不过,圣诞节前的那个星期四,一定得讲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斯蒂芬会在这天向大家收一些钱,但不管是收到千元大钞,还是几个钢镚,他的答谢回应一律平等。就好像收钱只是个形式,没人在意具体的金额一样。
而每到故事会时,大家都会围坐在俱乐部的大壁炉边,一边听着故事,一边享用斯蒂芬准备的酒水和小食。壁炉上的石头刻着一行字:故事本身才是主角,而不是说故事的人。
自从大卫第一次来到这个俱乐部算起,他在十年间已经在这里听过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惊悚的、讽刺的、悲伤的、欢乐的……但若要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要数老成员麦卡朗在圣诞节前讲的那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麦卡朗的亲身经历,发生在他还是个年轻医生的时候。1935年,独自开诊所的麦卡朗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不管是外科还是内科,他都能接诊。就算是接生,他也是一把好手。
用麦卡朗的话说:我接生过两千多个婴儿,坐满五十个教室都没问题。
有一天,一位叫珊蒂的年轻女性前来看诊。麦卡朗为她检测是否怀孕后,断定珊蒂登记时用的是假名、没有结婚,并且比她自称的年龄要年轻三到五岁。
诊所的护士说她不知廉耻,毕竟在1935年,人们的思想还很保守,对未婚先孕这种事几乎零容忍。
不过,麦卡朗觉得珊蒂很特别。因为她非常镇定坦率,完全不像其他未婚妈妈一样,要么哭哭啼啼,要么茫然失措。
第二次见面时,麦卡朗对珊蒂的镇静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你怀孕了……预产期在圣诞节前后。说完,麦卡朗心想:她大概会哭吧。
不意外……你愿意为我接生吗?我是说在知道我没有结婚的情况下?珊蒂丝毫没有哭泣的迹象。
我愿意,但是你要告诉我你的真名。
珊蒂同意了,然后他们除了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外,也成了朋友。
随后,麦卡朗给了珊蒂一本写着孕期注意事项的小册子。上面详细说明了怀孕期间要注意的饮食、禁忌等。这是麦卡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总结出来的重要知识,后来,他以这本小册子为基础,撰写了一本叫做《孕妇实用指南》的专业书籍。
但在那个时候,麦卡朗的许多想法与主流产科理论大相径庭。其中最有争议的,是麦卡朗提出的一种,有助于孕妇在生产时减轻恐惧心理、保存体力、维持血氧含量的呼吸方法。
好在珊蒂非常信任麦卡朗,她毫不犹豫地说:你是我的医生,我听你的。
就这样,麦卡朗尽心尽力,珊蒂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迎来了临产时刻。那天是圣诞夜,下了一整天的雪。珊蒂一边用呼吸方法维持着状态,一边坐上了出租车。
结果司机比珊蒂还紧张,加上天气严重影响了道路状况,车子行驶到麦卡朗的诊所门口时,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已经赶到诊所的麦卡朗看到珊蒂被甩出了车厢,悲惨地身首异处。他赶忙上前查看,却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珊蒂那具失去了头颅的身体,竟然还在做着呼吸运动。断裂的气管中,不断发出咝咝的声音。
麦卡朗压下了既伤心又害怕的情绪,抢救出了珊蒂腹中的胎儿。然后他回头看时,发现珊蒂的头颅就在旁边。那颗头也在做着呼吸运动,眼珠和嘴巴还在动。
麦卡朗坚信他听到珊蒂说:谢谢你,麦卡朗医生。
他也认真地回答:不客气,是个男孩。
不久后,珊蒂的呼吸终于停下了,麦卡朗止不住地哭了起来。
好了,说到这儿,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合集《肖申克的救赎》的精华部分,到这里就讲完了。

这部作品一反斯蒂芬·金创作的常态,没有超能力、吸血鬼等灵异和超自然元素。反而是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讲述平凡的故事。
但这4个不怎么恐怖的故事,却更加打动人心。有这样的故事打底,谁还能质疑斯蒂芬·金的文学造诣呢?他在2003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就是最好的明证。而按斯蒂芬·金自己的说法:如果人的思想都像一个个尺寸和大小不同的滤网,那么你的滤网流不过的东西,也许就能通过我的滤网,反之亦然。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