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二大写怎么写

说起二字,恐怕无人不识,无人不知。用今天的话来说,你要是连二也不认识,那你也是不是有点太二了!

在现代汉语汉字系统中,二只是一个表示数目的基数词,也无甚复杂或特别的用法。但我们从汉字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个简单之至的字,却也有探讨考究的必要。

我们先从字源上来看二字。二是《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之一。《说文解字·二部》:(二)地之数也。从耦(大徐本作‘从耦一’)。凡二之属皆从二。弍,古文二。对此,段注有详解。段注云:《易》曰:‘天一地二。’惟初大始,道立于一。‘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段注的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许慎地之数也的意思。混沌初开,天地始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说文解字·一部》)这也是《易》有关天地阴阳学说的具体阐释。二是指事字。古文字一、二、三、四皆以积画为之,这大约都与刻画计数有关联,是纯符号的指事字。一是特殊指事字,既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混沌整体。而二则是特殊指事字,表示混沌初开,天地阴阳始生,表示天地的两极。这也印证的老子的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念。也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就是整体的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两极,亦即二;天地两极之间,又生出这第三的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

二的字体演变,历来无大异。见下图。

战国时期产生两种新写法:一是增繁从戈,见图(5);二是增繁从戈从肉,见图(六)。古文字从戈从弋每无别,从戈者后代写作弍,作为二的异体字。图六的肉旁可能是临时赘加的符号,也可能是从贝的讹误。从贝者后来写作贰,是二的大写。

关于从耦一,段注云:‘耦’各本作‘偶’,误,今正。偶者,二人并耕之称,故凡奇耦字用之,古书或不拘,许必从其朔也。大许本无‘一’,非。‘耦一’者,两其‘一’也。两画当均长,今人上短下长,便是古文‘上’字。段注所谓耦,也就是说,二除了表示地之数外,两横均长,还表示数字的意义。即二乃两个一的累加。也就是说,二也有表基数的功能意义。在《说文》中,二的部首字并不多,如亟、恒、竺等。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在古代,二的写法和上极似。段注就说到,(二)两画当均长,今人上短下长,便是古文‘上’字。这样看,二和上在写法上就极难区别。上的字体演变轨迹为:

甲骨文中,上的两横中,上短 下长,且下横稍曲。金文中,也是上横短下横长。但即便如此,也与上下横齐长的二很难区别。直到小篆,上的字形才有了大的变化,两字在形体上才彻底区别开来。今查《说文》,上和二还是几无二致。

二在今天的用法似很简单,但在古代,却也有很强的表义功能。贰的本义是增加(即一上加一),《说文》:贰,副益也。《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三贰,三益副之也。即多次增加。引申为副的。《玉篇·贝部》:贰副也。又引申为辅佐。《字汇·贝部》:贰,佐也。《后汉书·仲长统传》: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又引申为重复。《字汇·贝部》:贰,重也。《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意谓不可犯同样的错误。又引申指不专一、背离。《诗经·卫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鲁迅曾自嘲说自己是封建社会的逆子贰臣,即是说自己背叛的原来的封建地主阶级之意。也用为数字二,既表示一加一的和,也表示序数第二。古代有不禽二毛之说。二毛即指有两种颜色头发的人,亦即年老之人。

在古代,以二打头的很多词语,多为中性词。如: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等等。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二的使用似乎更多有贬义色彩。别人说你二,就意谓着你可能有点不太精明。这其实是受了方言的 影响。在我国东北、陕西以及天津方言中,二往往意味着人或事物的愚笨,含有贬义,多用于彼此取消,往往有很大的玩笑成分。现代汉语的惯用语中,以二打头的三字词语,也往往如此。比如:二流子、二赖子、二混子、二杆子、二愣子、二百五、二皮脸、二把刀、二毬货等等。当然。我们说某人有点二,也不一定就是纯粹的贬损,这要看说话的具体情境。他有点二。可能包含很多意味:可爱、憨厚、滑稽、鲁莽、愚笨、甚至个性。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诸多意味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搜索建议:二大写怎么写  二大写怎么写词条  
热议

 六月的夏天作文

六月的夏天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