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莫衷一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是一本千古奇书,有人说是天下最早的哲学,有人说是修道的经典,有人说圣人之言,可知不可行。

众说纷纭,莫衷是一。但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本典籍,不仅没有堙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相反,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版本,无数人正在从这本典籍中汲取属于自己的智慧。不仅是中国人,全世界到处都有人在读。

东台老是会想,我们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版本,外国人真能靠着一两个翻译本能看出花来?不好说。但就算这样,也没有关系,所谓见仁见智,对于自己有得益的,就是好的。

《道德经》的每一个版本,都会有些细微的差别,而我们的老祖宗偏偏惜字如金,一个字,往往有很多意思在里面。最叫人抓狂的,就是不使用标点符号,就是打个小墨点也好啊,偏不,觉得不美观,于是乎,一篇文字下来,得细细的读,仔细的分辨和断句,不断的揣测作者的意思,才能通读。

这样也好,也不好。造成了中国人在文字方面特有的朦胧美。

诗人贾岛,对于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一句,老是在想可不可以换成僧敲月下门会不会更好,以致走火入魔般,在大街上,一边做推的动作,一边做敲的动作,后来碰上韩愈,指点出来,敲这个字,更适合烘托夜深人静的氛围。推敲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古人对于文字的锤炼,由此可见一斑。

话题不扯远了,来说《道德经》有争议非常大的一篇文字,我们一起来推敲,哈哈。

《道德经》五十六章前半段: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前半段好翻译: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

大家不要笑,翻译成这样的,大有人在。翻译错了?没错,但也错了。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知道了真相,能不能真的做到不说,这是其一。知道了为什么不说,是说不清还是不愿意说,这是其二。知道了不说,到底为什么原因不能说?这是其三。

大家都知道,我们往往发现了一个真相,都要急着说出来,这是人性,特别看见别人的行为好像不对,更是好为人师,不吐不快。但是老子这位大圣人又说言者不知,更是让人糊涂,说出真相的人就是不明白真相的人?

那我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说还是不说?

东台不知道各位读者老爷、太太乱不乱,反正当时我是乱的。这就和佛法里非相非非相有异曲同工之妙,似是而非,大有玄机。

其实,道德经不是东台这么读的,断章取义最是要不得,最理想也最合理的是,通读。结合老子的一贯观点,东台觉得这样解释比较合情合理:

知道真相的人,不会去夸夸其谈,而是去认真实践。停留在言语讨论上的人,往往因为没有实践,所以真相得不到肯定,说多了,连自己都会怀疑。

有了这个基础,后面的就解释得通,也具备贯穿性了。堵塞不需要的信息渠道,关闭欲望的门户,打磨去尖锐的观点,从无意义的纷扰中跳出来,中和掉自己咄咄逼人的光芒,全身心的观察事物的细节。这些,才是体会玄妙的不二法门。

东台年龄不算大,但也不算小,经历过一些事,看过一些人,觉得这位2500多年前的圣人所说,句句切到要害。为什么?

简单来讲,没有出现或者没有具体表现出来的事物,充满不确定性,这是老子讲的玄,已经出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同样会发生变化,这叫妙。文字早就有,但有人组合文字的方法不一样,给读者的感受很不一样,所以我们夸奖说这个人文章妙,不会说他文章玄。

能够通晓老子说的这一段文字,并认真去实践,使自己的心思更专一,不受干扰,于是,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反倒更大更深,对大家的心性只会更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凡事多实践,少发表观点,心无旁骛,才能钻得下去。

(牛顿当年如果不是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而是坐在城堡广场这些地方,不一定能悟出地心引力,而是到处去找向他丢苹果的人去了)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大家关注东台翻古,一起来轻轻松松的感悟人生的智慧点滴。

搜索建议:莫衷一是什么意思  莫衷一是什么意思词条  
热博

 小八爪鱼怎么清洗

章鱼的清洗顺序:八爪鱼放进水中清洗、剪开头部、去内脏、撕去外皮,再清洗干净即可。1、水里加入适量醋和碱面,再放进章鱼,用手不停搓洗,至章鱼表面的粘液被清洗干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