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者:孟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对中国精神的赓续升华,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因此,这一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这一判断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阐释了这一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个判断科学表明,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一次整体性、突破性的理论创新。一般来说,一次理论创新能够发展成为一次理论飞跃,需要具备相应条件,包括这一理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解答新的时代课题,具有新的目标任务并建立新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实现的理论创新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这一思想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时代课题上,这一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在目标任务上,这一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中,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在科学体系方面,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和新实践提出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有内在逻辑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的思想理论具有内容的全面性、结构的系统性、逻辑的严谨性、反映现实的深刻性等科学思想体系必备的特征,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对中国精神的赓续升华,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进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一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展现着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真理,对世界各国的革命运动和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就努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理论创新成就。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多个理论成果,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共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成就。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2〕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命题,它的提出对党的理论创新进程有深远影响。这表明我们党开创了一条结合中国国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之路。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中,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判断,同时,我们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至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列,共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思想理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遭遇的严重挫折,我们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成败兴衰的根本原因,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此后,我们党一直紧扣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考验和现实问题,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其重要地位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成为党的理论发展史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新挑战,习近平带领我们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回答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思想理论引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面对强国复兴的新目标,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当代中国问题并做出解答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这一思想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问题,尤其是科学回答了中国在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既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同时表明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促进无产阶级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无产阶级解放的使命已经完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使命仍在接力奋进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具体化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考验和重大战略问题,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提出促进国家发展、提升人民幸福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方略。

在理论主张上,这一思想通过十个明确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目标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经济制度、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为我们党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引。这一思想首先通过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国家发展明确了新的历史方位;然后,通过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制度最大优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确定了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通过明确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新时代的中国确定了发展目标;通过明确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了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国家发展进行了科学部署;通过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改革开放确定了制度建设目标;通过明确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国家发展确定了法治方向;通过明确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国家发展确定了所有制形式、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通过确定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保障力量;通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通过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党的建设总要求,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在实践方略上,这一思想通过十四个坚持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实践课题,是十个明确理论主张在实践中的具体展现,并与十个明确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个坚持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举措:第一,回答了谁来领导的问题,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第二,明确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三,回应了如何推进发展的问题,即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动力,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发展方式。第四,回答了如何提供保障的问题,即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保障,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法治保障,通过坚持总体安全观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涵盖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法治、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政策指导,明确了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和方法,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推向新高度。〔5〕这些原创性的理论和实践策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当今世界问题和人类发展问题并做出解答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这一思想科学认识当今世界问题和人类发展问题,并做出了有效的、引领性的回答,尤其是科学回答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当今世界以及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回答中国问题的同时,也对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其中许多思想主张和理论判断,既是对中国问题的深刻认识,也是对当今世界问题和人类发展问题的科学解答。这一思想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创见,形成了不同于西方话语的价值目标、思想体系和实践策略,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新高度。这一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人类前途命运,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判断中国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在科学研判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看这些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怎么办等战略方针,包括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理念和新主张。

第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6〕。这个倡议的提出,为当今世界陷入迷茫的国际关系,为纷争不已的世界各国指明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安全、共同繁荣的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的文件中。第二,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要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统一起来,同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走好和平发展道路统一起来。只有世界各国都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才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7〕第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积累条件。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明确指出,面对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要跟随时代步伐,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8〕各国需要在继承人类已有国际关系中公认的原则和精神基础上,积极倡导和践行相互尊重原则,共同追求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同舟共济、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这些思想是习近平带领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洞察和把握21世纪世界发展大势,提出的一系列关乎世界格局演变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为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这些思想中的睿智思考和见解策略,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担当和中华民族的文明风范,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航船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去认识当代中国问题和当今世界问题,去把握当代中国前途命运和当今世界前途命运,是这一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之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境界。

二、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对中国精神的赓续升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个创新判断说明,这一思想深得中华文化滋养并展现了中华文化风采;同时,这一思想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赓续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一)深得中华文化滋养,展现中华文化风采

中华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限于篇幅,本文集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也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系统,对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实践政策的制定具有深刻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有丰富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也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所共同构成的思想资源,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为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滋养,同时,这一思想以自己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采。

第一,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资源包括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具体体现在民本思想、明德思想和大同思想等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民本思想,成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爱民忧民、重民敬民、富民教民等民本思想。例如,《晋书·宣帝纪》强调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尚书·五子之歌》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论语·学而》强调: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批判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1〕等等。而且,习近平特别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点是要体现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实现时代变革、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执政党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度重视、真诚依靠人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这一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里民本思想的承接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明德思想,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据。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明德天下、严于律己等。明德天下,体现为强国富民、体察民意、开化创新、崇尚和合等思想。例如,《史记·管晏列传》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荀子·君道》强调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等。中华传统文化尤其重视国家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对于法治,《管子·明法解》强调: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在《论语·为政》中,对于个人德行也提出了要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国家社会治理的道德和法治要求,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个人修为的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广为提倡遵守的社会公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明德思想方面推陈出新,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国民道德修养建设要坚持全面行动,从娃娃、从青年、从家庭家风抓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12〕。

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东方特色的大同思想,成为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源头。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大同思想极为丰富,包括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天下为公、万物同体等。例如,《尚书·尧典》强调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礼记·礼运》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些思想体现出对天下公有的向往,以及对管理天下者应具有天下一家的宏阔视野的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纳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形成了先进的共同体思想,包括命运共同体、民族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等。关于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13〕关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14〕

第二,融合和提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形成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如重视整体、关注历史、崇尚务实、善于辩证、长于变通等,这些都体现为实践中的整体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变通思维等,这些思维特点经过长期内化和不断积淀,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理念并成为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鲜明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结合。一方面,用中华传统思维提升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的实效,形成了兼具时代性与科学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弥补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缺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来融合创新我国传统思维,形成了对传统思维方式继承基础上的时代性提升。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整体思维提供了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北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思想,明朝王守仁提出全其万物一体之仁 主张。这种注重整体和全面的思维方式既有对万物一体思想的重视,也包括对事物关系与运动方式的关注。作为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整体思维强调万物共存于一个连续的整体系统中,重点关注系统的内部构成及其联系方式。这种整体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高度契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整体思维,在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中国化表达的同时,也实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整体思维的时代升华。这一思想所秉持的全局观和大局观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习近平指出:所谓大局观,就是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15〕基于这种全局观和大局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家治理和对外战略中,坚持采用全面、系统、普遍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国内情况、国际局势和人类发展大势,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主张和实践策略。

辩证思维提供了把握事物本源和规律的科学方法。这一思维方式具有善于发现事物内在矛盾和长于辩证的特点,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包含、互补、共生关系。一方面,传统辩证思维致力于探究事物发生发展的本源,力图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古人认为五行或气等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其中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同时,北宋的周敦颐用太极图描绘宇宙万物变化,张载则提出了事物渐化的主张,这些都是在努力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另一方面,传统辩证思维包含着对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揭示,提出了相依相容、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观点。这种辩证思维对后世以全面的、相对的视角看待世界提供了认识基础。习近平带领我们党既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又吸纳我国传统辩证思维,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和求同存异的理念把握国内国际发展状况和人类发展大势,秉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处理对内对外事务,实现了对传统辩证思维的升华。例如,习近平外交思想善于从人类发展的大视野处理全局和局部、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厘清主流,进而作出最为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战略抉择,这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对我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合创新。

总之,中华文化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一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吸纳,对思维方式的提升,使其对当代中国问题和当今世界问题的解答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价值取向,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同时,中华文化中的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赓续中国精神,提供强大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仅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方面,还体现在这一思想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效的现实举措赓续伟大的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样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伟力之源。

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16〕。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和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俗、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的凝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引领和推动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和共同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共同生活、携手向前的共同理念和灵魂。正是在强大的民族精神引领下,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精神力量和发展动力。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在新时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坚定前行的底气,更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根本力量。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最鲜明特征。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时代精神的内涵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互利合作、命运与共。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7〕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促进,为伟大的中国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基因。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萌发于中国共产党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不懈探索中,成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成熟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精神正在焕发时代风采。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是其思想源头。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一切奋斗和创造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基础和思想源头。它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共同彰显中国精神的精华与风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伟大中国精神的承接者、激发者和发扬者,正在运用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不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改革创新精神,赓续伟大建党精神。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促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焕然一新,在新时代的国家建设中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人民发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国精神和党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有机结合起来,将中国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中,赓续了伟大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动力,我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指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就是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落的图景。今天,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正以坚定的步伐行进在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2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这一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局面和严峻的国际局势,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是对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在国际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深刻调整,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各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强化。其中的首要变化,就是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格局虽然在向相对均衡发展,但美国意欲独霸世界,霸权主义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尤其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仍抱着冷战思维,意欲阻挠和遏制中国崛起,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国内方面,我国发展步入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社会发展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其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阶层结构不断演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考验。

这一切都清晰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仍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党在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勇毅前行。这更需要有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答时代之问,应时代之需,解时代之困。

(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指导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这一征程上我们将面临更多困难和更大挑战。有效破解前进道路上的难题,迎接各种严峻挑战,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和引领。只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事业,才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只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强大力量。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艰辛而光辉的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无法完成的历史任务,而且在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较量中,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挑战面前能够不断赢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能够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推进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内涵、历史方位、实现路径、战略步骤等重大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引领社会,就能更好凝聚党和人民的思想意志,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1〕这一科学判断不仅深刻揭示了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和持续奋斗,我们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且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承接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的责任和使命。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在为处于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华民族提供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还体现在这一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研究(20ZDA001))

【参考文献】

〔1〕〔14〕〔2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8,100,21-45.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51.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69.

〔5〕〔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61-64,69.

〔6〕〔11〕〔12〕〔13〕〔18〕〔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6,16,33,40,337,12.

〔7〕〔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47,354.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 .

〔10〕习近平.祝福全国各族人民新春吉祥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N〕.人民日报,2018-02-14.

〔15〕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538-539 .

〔17〕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726.

〔1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来源: 《党政研究》2022年第3期

搜索建议: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词条  
热闻

 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

如果给历史上各朝代的皇帝排个榜单,李世民是绝对名列前茅的。当然人无完人,他也不是完美的。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别馆(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生于公元598年1月28号...(展开)

热闻

 感恩人生作文

感恩人生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人生作文,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