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高考专题复习系列(1-33) >>高考专题复习(二十) 古典诗词的鉴赏5

诗词鉴赏综合习题集锦 1.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2.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3.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4.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5.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6.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 7.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浩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8.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A(不超过40字) B(不超过40字)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9.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 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0.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1)你读出了什么?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 王诗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12.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⑴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 _______ 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 _________ 。 ⑵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 ____ 的修辞方法和 _____ 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 __ ,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13.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⑴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⑵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14.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⑴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 ______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 _____ 描写,整句属于 _________ 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 _______ 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 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 ____________ 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 ,感情更加 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 _______ 的风格。 ⑵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15.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⑴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16.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⑴由_________ 等景物描写可以推知写的是 _______季节。“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采用的是_________ 的表现手法,既写了蝉______ 的处境,也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 的处境。 ⑵作者的“高洁”象蝉一样无人理解,那么你认为作者的“予心”是什么?          17.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⑴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 ____________ 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 的修辞方法。 ⑵全诗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_______ 的写法,先交代________ ;中间两联采用______ 的写法,描写 __________ ;尾联采用______ 的写法,表达 ___________ 。全诗富有_______ 主义色彩。 18.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⑴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 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________ 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⑵根据诗歌推知,“阁中帝子今何在”中的“帝子”应该是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 。 19.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⑴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______________ 的爱国情感。 ⑵ “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 的感情基调。 20.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⑴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________ 的苦闷,也流露出了______ 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________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_________ 的浪漫主义特色。 ⑵ “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21.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⑴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⑵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⑴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⑵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70字左右) 2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⑴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⑵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4.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⑴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⑵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5.瀑布联句 香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⑴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⑵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26.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⑴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 ”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 ⑵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⑶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27.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⑴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 ⑵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 28.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⑴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⑵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⑶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29.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①。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②“门外楼头”,用典: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仍在结绮楼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⑴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⑵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不超过100字) 30.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上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31.题画① (宋)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③。 注:①据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钱唐人宋杜云:李唐,擅长淡墨山水,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妇女常用作化妆品。③牡丹,一名富贵花。 这首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到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只是借题发挥,实有弦外之音,请结合原诗,谈谈你的理解,100 字左右。 32.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 “伏波”,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侯。唐诗中多用“伏波营”指代征人所在军营。 诗贵含蓄,读诗赏诗则贵在善于联想,进而揣磨诗人心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仔细描写“闺妇”的心理活动,要求传达出思妇“怨”“愁”的具体内容。 33.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请作具体分析谈谈你的理解。 34.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⑴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35.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诗的起句中用一“ ____ ”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⑶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⑷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36.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 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⑴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 和第三中的____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 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⑵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 字左右。 37.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注 ] ①毂绉:即皱纱,喻水的波纹。②棹:船浆。③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传诵千古的佳句,一个“闹”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用 100 左右的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38.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100字左右。 文言文翻译训练 1.所谓修身在正其者,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2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亦。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亦。君子依孚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3.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1)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2)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1) (2) 4.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5.子曰: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 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 " 子贡曰: " 诺,吾将问之。" 入,曰: " 伯夷、叔齐何人也? " 曰: " 古之贤人也。" 曰:" 怨乎?" 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 " 夫子不为也。 " 7.子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 子曰: "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8.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1)“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 愿闻子之志。(2) "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 (2) 10.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1.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诗词鉴赏练习集锦答题参考 1.①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2、4、6、8句押韵;颔联、颈联对偶;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②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2.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的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 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故事。鸣筝声声,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子年轻秀媚的特征。“幽恨”既写曲中情绪,又含弹者心声,“细”字连结二者。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下阕后两句收束全词,“断肠“与“幽恨”照应,将弹奏感情推向高潮。“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3.①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②“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4.①“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②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5.①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②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6.①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②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③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7.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8.(1)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9.(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10.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读出了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2)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11.(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12.①幽独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②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13.①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前四句的表现手法有:铺陈、夸张、比喻等。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国势鼎盛,雄冠当时;后两句写凤阁龙楼、玉树琼花,足见国力殷实,财物丰饶。上片前四句描述了一派浩荡壮阔的国运形势;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形成强烈的反差,为最后抒写亡国之恨铺垫,通过前后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表现了中心思想。 ②在亡国的危难之际,因为大臣们都已经逃跑得没有了踪影,所以国君只能落得一个面对教坊宫娥垂泪的结局。通过用逃跑的大臣与镇定自若地演奏哀乐宫娥的对比,意在突出表现亡国之君“树倒猢狲散”的凄凉处境和亡国的悔恨伤心。 14.①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的声态;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雄浑开阔;慷慨低沉苍凉悲痛;沉郁顿挫。 ②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15.①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②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16.①露重;秋季;虚实结合(或比喻、象征);受到露水、风的摧残而无法高飞、无法高歌的处境;因为受到陷害而无法施展个人抱负(仕途不得志)、即使有口也难辩不白之冤(难以传达心声)的处境。 ②作者的“予心”是有满腹冤屈无处申诉,即使申诉也无人理解的愤慨,当然也包含着即使不被理解也绝不放弃自己追求的高洁情操。 17.①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代的修辞方法。 ②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描写想象之境,反映军威战况;实写,表达从军赴边的强烈愿望;浪漫。 18.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含蓄蕴藉,哀婉低沉;槛外长江空自流。 ②帝子应该是滕王,因为阁的名称是“滕王阁”,可知是以其封号来命名阁的。 19. 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②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20.①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消极避世;直抒胸臆;豪迈奔放。 ②本来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实的污浊和黑暗却一再地压抑他,于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21.①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②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22. ⑴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府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⑵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23. ⑴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淒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⑵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24. ⑴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⑵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25. ⑴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敢于进取的勇气。 ⑵要点:①整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②拟人的手法。 26. ⑴留,赠柳。⑵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⑶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27. ⑴平淡质朴. ⑵在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人”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28. ⑴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⑵“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和物融这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⑶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29. ⑴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⑵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30.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也都表达了极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崔诗用“人面”“桃花”作为线索贯串,通过“去年”寻春艳遇和今日重寻不遇,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词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元夜、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继而用“泪满春衫袖”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很充分。 31. 这首诗旨在借“题画”来讽喻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乏真正的审美能力的“时人”。诗人所题之画,画面清晰淡雅,山村隐约可辨,滩声仿佛可闻,没有任何晦涩之感,显然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创造出来的,因此下句说“看之容易作之难”。但就是“不入时人眼”,因为时人欢迎的是施以浓色重彩的大富大贵的牡丹画。诗的后两句显然是反讽之语。 32. 夜晚,皓月当空,独守空房的她想象着借雁足给丈夫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增添了无限的愁绪,这愁绪搅得难以成寐,因此,想借梦境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也不可能了。她揽衣起身徘徊窗前,痴痴地想着: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日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啊! 33.“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需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之间了。 34. ⑴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⑵诗中写得最为精妙之句是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理由可以有①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②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气完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③“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④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35.⑴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愁”。⑵“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⑶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 ⑷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 36.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梁”,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 37.闹,安静、萧寂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写红杏怒放盛开,如火如荼,不说春意“浓”、春意“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在于将红杏人格化了,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写出了红杏竟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言“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见得精当。 38.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 文言文翻译训练答题参考 1.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虽然看见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思。 2.真正的君主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3.(1)是归服齐国呢好,还是归服楚国呢好? (2)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 4.孟子说:“本来很近的路,却偏偏要跑老远去求;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偏偏要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5.孔子说:“ 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6.(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 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7.孔子说:“ 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8.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9.(1)“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2)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10.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11 .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12 .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