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常用剂型,接受和使用这种剂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患者甚至部分司药人员未能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法都很重视,如清朝著名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从几个方面论述:
第一,煎煮器具。古人认为:“银器瓦罐最好,铜铁器忌用。”现代多首选瓦罐、砂锅,其次可用搪瓷锅、不锈钢锅,不能用铁锅、铝锅、铜锅等;因为有些药物用铁锅、铝锅等煎煮会产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引起化学变化,产生不良反应。
第二,煎煮用水。古人对煎药用水的要求多而复杂,比如用无根水(雨水)、冰融水、山泉水、雪水、露珠水等,现在一般认为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即可。加水量的多少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资料,一般视药量而定,以漫过药物一寸左右(2~5厘米)为宜。若为感冒类汤剂,药物多含有挥发性成分,质地疏松且不宜久煎,加水量需适当减少;若为滋补类汤剂,质地坚硬或黏稠难溶者,需久煎,加水量可适当增加。
第三,浸泡时间。中药在煎煮前适当浸泡、湿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这是因为中药饮片大多为干品,煎煮前将水加入到药中,使水分子渗透到细胞内,细胞中的可溶性成分才能够溶解。提前浸泡的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浸泡的水温以20~30℃为宜,质地坚硬类、动物类药材浸泡时间宜延长。
第四,煎煮火候与时间。所谓用火,即火的质地、强弱、大小、快慢、紧散。古人注重根据汤头的性质选择用火和用时,如《本草纲目》有云:“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桴炭取其力慢、栎炭取其力紧,温养用糠及马屎、牛屎者,取其缓而能使药力匀遍也”。时至今日,仍用文火、武火来说明用火的大小、急慢。所谓用时,古人认为:“药,有可以久煮者,有不可久煮者”。一般煎煮用时根据方剂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滋补类药,头煎应为40~50分钟,二煎、三煎均可用时30~40分钟;芳香化湿、行气、解表类药,头煎应为10~15分钟,二煎用时5~10分钟;一般药物,头煎用时应为15~20分钟,二煎用时10~15分钟。古人强调用火与用时的适当结合,《本草纲目》曰:“先武后文,如法服用,未有不效者”,“若发汗药。必用紧火,温服。攻下药,亦用紧火煎熟,下硝黄再煎,温服。补中药,宜慢火,温服,阴寒急病,亦宜紧火急煎服之”。现代研究也证明, 芳香类药多含挥发油,宜用武火快煎,使挥发性成分溶出即可,如果用文火慢煎,时间太长,则药中挥发性成分损失过多。滋补类药,多含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成分,不易溶出,升温过快又容易产生“糊化”现象,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第五,煎煮方法。有些药物因性味、质地不同,煎煮方法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特殊煎煮方法:
①先煎:贝壳类、矿物类等中药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待煮沸10~2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例如生牡蛎、生石决明、生石膏、生磁石、生代赭石、生龟甲、生鳖甲等。
②后下:凡是气味芳香、借挥发油取效的药物,宜在一般药物煎好前4~5分钟时加入,以防止有效成分走散;例如砂仁、白豆蔻、薄荷、肉桂、鱼腥草等。
肉桂
③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研末的矿石类药物,宜用纱布或其他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煎煮,避免煎后药液浑浊,并可减少此类药物对喉咙与消化道的不良刺激;例如车前子、葶苈子、蒲黄、旋复花、夜明砂、滑石粉等。
④烊化:凡属胶质、黏性大且易溶化的药物,服用时兑入药液中搅匀化开或单独加温溶化(隔水蒸)再兑入药液内搅匀。主要是防止一起煎煮时粘锅、煮焦,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药效;例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芒硝等。
⑤另煎:某些贵重类药物把它切成小薄片,放入加盖盅内,隔水炖2~3小时。服用时再兑入药液内,可保存其有效成分,同时减少共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例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⑥冲服:对贵重药物或不耐高温而又难溶于水的药物,需研末用汤液或开水冲服;例如三七、琥珀、羚羊角等。
⑦泡服: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易破坏药物疗效的,加盖浸泡后再服用;例如胖大海、番泻叶等。
总之,在中药汤剂组方中所用的中药饮片质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掌握以上正确、科学的煎煮方法,有效成分能充分煎出,则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一定能得到保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