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布鲁姆生平

布鲁姆B.S.Bloom,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伊利诺斯州西北大学教育学教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的创始人之一。1986年9月来华讲学,并被授予华东师大名誉博士。主要教育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1973。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一)产生背景

布鲁姆对“掌握学习”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改进美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长期以来,美国教育把选拔优秀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作为主要职能,所以只有5%的学生能受到高等教育。甚至认为学生的学力也应符合“正态分布”。然而美国社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旧有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期望所有学生都能完成10~12年的学习,期望50%~60%的学生能接受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期望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终生继续学习。”社会需要的变化向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掌握学习”的宗旨,就在于使所有的学生掌握所有的课程内容。因此,布鲁姆认为,实施“掌握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所以陈述目标应具体,要联系外显的行为,要可测量;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它们是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又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这样,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掌握学习”的理论基础。布鲁姆不否认终结性评价,但更侧重形成性评价,即不重视评价结果,更重视评价过程。他认为,评价不在教学过程之外,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布鲁姆还要求在每单元结束时都进行形成性评价,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若尚未掌握,则考虑如何弥补。评价的结果不以分数计,而只标明达成或未达成,以促进学生有信心地学习形成性测验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出判断,以便依照目标的层次逐层达到彻底掌握。

3“掌握学习”实施程序

所谓“掌握学习”,是指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课程内容。“掌握学习的提出,是基于这样四个理论前提:

根据个别教学与群体教学的对比实验证明,个别教学可以使即使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获得优良成绩;

根据卡罗尔假说:“一个学生的能力倾向是指其掌握一项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即能力倾向=f学习速度。(布鲁姆提出:学习达成度=f实际学习时间量/需要学习时间量,即只要条件适当,学习时间允许,9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达到优良成绩;

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启发,布鲁姆认为:及时反馈与及时强化是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编制得当的教材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

通过一系列实验,布鲁姆得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权重:认知前提即学生学习新知所需的前期知识准备情况,占50%;情感前提即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动机、情意、态度、兴趣等,占25%;教学质量即教学与学习者程度的适切性,占25%。

根据上述理论前提,布鲁姆确定了“掌握学习”的实施程序:

第一,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先将教材内容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学习单元,每一单元大体包含两周的学习内容,并按学习顺序组织起来,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理论设计目标;

第二,群体教学。在教授新课前,对学生认知前提予以充分重视;

第三,形成性评价;

第四,矫正学习。即给予未达标的学生以必要的补偿性的矫正学习,目的在于给那些群体学习中速度较慢的学生以额外的学习时间;

第五,再次形成性评价。与前次同质异次;

第六,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三、影响与评价

“掌握学习”理论提出后,迅速为各国所采用。这是因为该理论博采众长,具有易操作,易为教师理解和运用的特点。它为解决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矛盾,认识教师期待与学生成绩影响的关系,将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的必要性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但是,“掌握学习”理论亦有其不足之处,如一步一回头的矫正,耗时过多;在对差生予以矫正学习的同时,如何保证尖子生的发展;强调了巩固知识,但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尚待研究和探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所提倡的掌握学习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通过频繁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多数学生都能获得优良的成绩。其掌握学习的变式中反馈是重要的环节。一般的,在学习活动中获取学生反馈信息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一)学习目标反馈

学生学习活动的课堂反馈一般分个体的目标反馈、对知识的理解反馈和教师的评价反馈等。目标反馈指学生根据课的通过预习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课堂知识掌握的比较信息的反溃理解反馈指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理解情况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判断知识是否理解,在课堂上一是看能否利用已有的感性知识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概念;二是看对教师的启发是否有“茅塞顿开”之感;三是看能否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具体问题。教师的评价反馈指通过教师为检测教学效果而采取的课堂提问、练习及随堂小测的评价进行反溃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应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和随堂小测,力争通过这些活动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暴露自己的不足。

(二)学生作业反馈

学生学习活动的作业反馈首先是作业过程的反馈,这是学生可以自我意识的。作业顺利,或需再学习后才能作业,或完不成,都反映了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其次是通过作业结果进行反溃学生看阅经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只看作业题的对错是不行的,必须仔细分析究竟错在哪一步,是哪个知识点的错误,原因是什么。

只有这样,反馈才能落到实处。

(三)考试成绩反馈

对学生而言,每次考试的结果就是告之他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使他看到自己掌握知识程度和应达到的学业标准之间的差距,也会看到自己在全班同学中的名次位置。但从目前情况看学生们对考试成绩看得重,而对教师的试卷讲评不太重视。因此,仔细阅读教师批改后的试卷十分重要,关键看错在什么地方,并分析原因是什么。考试的进行通常是教师命题,学生解答,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或同学之间根据学习目标自拟单元或章节试卷自测或互测。

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反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进行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并予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正确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本杰明·S·布卢姆,生于1913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二十世纪五十代,布卢姆因教育目标分类的系统学说而闻名,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六十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布卢姆“掌握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旨在为美国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以提高美国社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以提高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然而,这场改革因为过分强调理论化,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出现了大量的不能掌握课程内容的“差生”。面对这样的现实,布卢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

布卢姆是位认知派心理学家。他认为,“学生具备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他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前应具备所需的认知结构。

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差异,布卢姆主张教师在学期初,应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了先决技能、先决态度和先决习惯;鉴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辨别学生需要帮助的程度。根据诊断性评价的结果,为学生提供预期性知识,“使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2、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

布卢姆认为,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的情感特征有较高的相关。那些具有较高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高峰的学习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学习的愿望得到加强,成就动逐渐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就会大大增强。

3、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布卢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教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

反馈矫正通常分四步:第一,每堂课结束时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课前编制好的几个突出反映“目标”的小题目进行检查,方法灵活,个别提问、集体回答、口答、笔答都可采用。回答者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听者知道错在何处,如何补救。其次,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测试突出“目标”中规定的重点、难点、涉及本单元的反有新知识。第三,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补救教学。个别补救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面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掌握”者做“未掌握”者的小老师,互相帮助,这样既帮助未掌握者深化理解,又帮助未掌握者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最后,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对象是在第一次测试中“未掌握”而接受辅导、矫正的学生,内容是在第一次测试中做错的题目,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有多少人经过矫正达到了掌握,能否进行下一次单元的教学。

二、“掌握学习”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学习和研究布卢姆“掌握学习”的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乐观主义的学生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之所以说是“乐观主义”是因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反对个别差异先天性和不变性的观点,而“主张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以往学校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正态分布,把学生分为若干等级,并把这种划分标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稳定、持久的依据,并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受其影响,“教师在看待学生时,只希望班内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不及格或刚及格,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不及格或刚及格,三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掌握了学习目标和内容。而学校的主要精力往往都放在这三分之一的优生上,对其他三分之二的中差生则兴趣极微”。这种不合理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以及人为地制造大批的差生。

“掌握学习理论”是对传统教学中等级、分组制的挑战,打破根深蒂固的偏见,主张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种乐观主义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新的学生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新型的个别化教学实践

“掌握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个别化教学实践,它既不悖于集体教学,也不是纯粹的个别化教学,而是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个别化教学。

教育实践证明:个别化教学效果显著,但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师资;集体教学虽然能在短时期内教授大批学生,但效果较差,容易产生大量“差生”。“掌握学习理论”通过特定的程度,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掌握学习”的实施程度一般有四个步骤,第一,定标。即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单元教学目标”,然后教师运用任何一种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第三,对群体教学进行反馈矫正。包括了课后测验,单元形成性测验、补救教学、再次形成性测验等过程。第四,为掌握而评分。根据既定的掌握标准备,分成“达标”和“未达标”,学生成绩是累积的。

掌握学习的策略,客观上对教与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在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焦虑和压抑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对教师而言,有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有效地因材施教,并对学生充满信心,实现学习成绩的“大面积”提高。

《教学论基本问题概论》摘录

搜索建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热传

 老虎(老虎有多擅长游泳)

老虎和狮子都被称为百兽之王,但是在我们的印象和固有的思维中,同一类型领域的王者一般都是只有一个的存在,就好比奥运会的世界冠军一样,每一个项目的冠军都是只有一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