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让诗歌点亮绿城!南宁国际诗歌周开幕

5月1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南宁国际诗歌周开幕。南宁国际诗歌周以“让诗歌点亮绿城”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创作采风、创作研讨会、诗歌朗诵会等系列活动。

开幕式现场。记者 黎南茜 摄

南宁国际诗歌周是首府南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促进南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以诗歌作为“中国绿城”的一张文化名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南宁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推进南宁与世界深入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共同肩负起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使命和担当。

开幕式上,诗歌界和朗诵界的文艺家以及中外宾朋,演绎了吉狄马加的《感恩大地》、李少君的《敬亭山记》、杨克的《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曹宇翔的《黄河诗篇》、汤养宗的《向两个伟大的时间致敬》、车延高的《向往温暖》、田湘的《大美邕江》等优秀作品。俄罗斯、越南、泰国、埃及、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友人也朗诵了诗作,共创共享诗歌盛宴,用艺术的方式生动讲述中外友好合作交流的新时代故事。

据悉,南宁国际诗歌周是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暨第24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以活动为契机,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三月三”节庆的文化魅力,在欢庆民族节庆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助推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促进文明互鉴,让中国绿城南宁成为中外游客的“诗和远方”。

诗朗诵《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记者 黎南茜 摄

诗人嘉宾在书法卷轴上盖上个人印章,让诗歌点亮南宁。记者 黎南茜 摄

南宁国际诗歌周的举办不仅给南宁增添了一个文化的节日,同时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架起了一座通向“诗和远方”的桥梁。受邀参加南宁国际诗歌周的中外诗人阵容强大,不仅有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作协《诗刊》社主编李少君,鲁迅文学奖得主曹宇翔、汤养宗、车延高;还有来自越南、俄罗斯、埃及、缅甸、新加坡等国内外40多位著名诗人以及诗歌评论家、诗歌翻译家。他们将多角度了解南宁的高质量发展、感受南宁的文化底蕴,并用不同语言为绿城南宁赋诗,见证南宁的绿色、文明、优雅、开放与包容。

越南诗人阮氏梅娟用中越双语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不下雨的星期天》。记者 黎南茜 摄

“我相信南宁一定会通过这次活动扩展诗性的空间,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汤养宗表示,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来南宁,但是南宁绚烂的多民族文化和迷人的自然景色令他早有期待,他也将通过诗歌描绘南宁的自然人文环境,记录下南宁带给他的诗性感受。

而在南宁生活了13年的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借南宁国际诗歌周的契机,以南宁土生土长的红豆为启发,创作了诗歌《绿城红豆》,他表示一座城市既应该有经济的含量,也应该有精神的含量、文化的品味:“诗歌周活动的举办,对南宁市美誉度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让‘诗和远方’提升市民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接下来,诗人们将前往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扬美古镇、南宁博物馆、“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百里秀美邕江、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南国乡村等地进行创作采风,以诗会友,创作推出更多讴歌广西、点亮绿城的精彩诗篇,让诗心深入人民,让诗情充满南宁,让诗意照耀五月,让诗歌点亮绿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俄罗斯诗人唐曦兰朗诵《心曳海波间》。记者 黎南茜 摄

俄罗斯诗人唐曦兰在开幕式上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中文诗歌《心曳海波间》,她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南宁,期待可以更多地了解南宁的民间文化,多接触当地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来源: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 记者 黎南茜 陆思彤

编辑:陆海清

校对:韦玮

责编: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 点击进入南宁国际诗歌周专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绿城  绿城词条  诗歌  诗歌词条  南宁  南宁词条  点亮  点亮词条  开幕  开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