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李景隆是真的草包吗(李景隆最后的结局)

李景隆——李文忠的儿子,历史上总是把它描绘成一个纨绔大将军的角色,但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造反后老家的唯一亲人……后来成为大明开国六大国公之一——曹国公!位居功勋武功第一,与李善长的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议军国大事。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这个外甥宠爱有加,自然对李景隆这个外侄孙另眼看待!《山河月明》中他与朱棣关系密切,几乎成了发小,皇家给予的关怀和提拔一直不断。

大学堂与皇子集体上课,列席朝会旁听,外出练兵实习,随征西大将军耿炳文出征……朱元璋是按照文武兼治的目标来培养他的,这小子对经史子集,排兵布阵,兵法阵法……几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如战国年代赵国那个纸上谈兵的富家子弟——赵括!

靖难之役,站在建文帝朱允炆这一方来说,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相持,战略退却,四个阶段。

李景隆(韩承羽饰演)接手建文帝大将军一职是在战略相持的阶段。此时老将耿炳文率军北伐,结果吃了几次败仗……建文帝无奈想起了熟读兵法的李景隆!

之所以选择李景隆,是因为李自小与朱棣较好,知己知彼,对朱棣的优势劣势和心理状态了解非常清楚。

建文帝没有用错人!

收拢军队,李景隆很快组织了60万大军,再次北伐!

从战略上来讲,李景隆的出兵方向非常正确……他知道朱棣已经着手南征,大本营空虚,于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北平。

朱棣登基,和朱高炽做皇帝后,应该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改写……极力贬低李景隆的指挥才能,和吹嘘己方以少胜多,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逼迫李景隆撤军。

但从后来的撤军效果上来看,李景隆的目的其实是围而不攻——目的是逼迫朱棣回援,解除长江以南建文帝的布防压力,为朝廷争取时间。

等到朱棣回军,李景隆早就在白沟河设伏,张开口袋等待,以逸待劳!

朱棣果然中计,被包了饺子,大将张玉也因此战死,朱棣的第一猛将朱能也差点一命呜呼。而此时李景隆的大将瞿能,平安鏖战正酣,眼瞅着就要把朱棣全军歼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李景隆的攻击部队被风沙吹得四零八落,而正在做困兽拼搏的朱棣骑兵却完好无损——这包括他从宁王那里绑架来的数万名蒙古骑兵!

若非有大风相助,相信朱棣在白沟河之战就已经止步……这是第一次有大风相助!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后来的夹河之战,朱棣又受到了大风的关照,由此燕王离南京又近了一步……

李景隆虽然是大将军,在前线指挥,但他始终受着朱允炆以及他身边的那些儒生老朽们的指令干扰!他们担心剩余的五十万王师会被燕王消耗掉,急令撤军,同时派出使臣与燕王进行谈判,希望划江而治……

李景隆的地位有些尴尬!

若是当时按照他的意思,再次出击,一定会大败燕军,甚至可以活捉朱棣……但怀疑他拥兵自重的朝堂,却不容许继续进攻——多名御史纷纷上疏弹劾李景隆,说他:“失律丧师,怀二心,应诛杀。”

众口铄金!

连早前推荐他为大将军的方孝孺和黄子澄,都开始言语要杀掉他……何去何从,李景隆岌岌可危!

此时朱棣阵营伸来的橄榄枝——思前想后,无论如何都是为朱家做贡献,为谁服务都是亲戚!

李景隆暗中投靠了朱棣,组织地下工作者积极响应燕王,开金川门纳降!

由于他出身高贵,又是曹国公的儿子,引导朱棣进入南京城,功劳极大……以致朱棣封赏他后,引起燕王旧臣功勋们的嫉妒,对他诟病较多。

树大招风——李景隆根本不在乎,他的出身太好了!

纨绔大将军,无能之辈,草包将军……他哪能堵得住那些鸡蛋里挑骨头世人的口舌!

后来朱棣找个借口抄没其家产,圈禁家中养老!算是堵住了众人的口舌。

朱允炆一朝被朱棣斩杀殆尽,文档和历史记录全部被毁,无人知道李景隆当年受到了怎样的待遇?后来朱棣为了彰显个人的文治武功,大肆修改历史,李景隆被刻意描绘成一个草包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我们相信,朱棣与李景隆二人私下的关系一定很好,没事喝点小酒,畅想一下少年时代……朱棣去世的同年,李景隆也随之去世!

对于《山河月明》中的李景隆,你怎么看?欢迎讨论。

搜索建议:李景隆是真的草包吗  
热传

 紫微圣人为什么要下凡?

神话故事里相当于神仙下凡。 紫微星乃帝王星,紫微圣人是紫微大帝星下凡,乃真龙天子,因此,紫微圣人一定在龙年出生。紫微圣人诞生时一定会天现瑞象和身有奇特天定特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