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港资房企反周期出拳,长期主义赢了

DiChanRen

01

港资房企逆势出击,百亿夺地

30多年前中国房地产刚市场化时,港资房企第一代创始人怀揣资金进入内地开始轰轰烈烈的大开发,被称为“老师父”。但纵观过去十多年的历史,港资房企在内地的投资节奏,恰好是跟内地开发商反着来的。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当内地涌现出恒大、万科等一批“快周转”的房企,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复制实现区域市场的不断扩张时,港企更多囤积土地,通过等待土地升值,多家港企在内地由于未开发地块,都上了国土部的闲置土地的“黑名单”。

2015年后,以李嘉诚为首的港企更是在政策收紧调控下担忧楼市下行,开始大规模撤离,在高位套现抛售物业以实现资金回笼。

若是搜索关于港资房企前几年的新闻或评论,大都用上了“被超越”、“边缘角色”、“大撤退”、“水土不服”等字眼,叹未抓住时机。

但今年的形式却又一次逆转,一批港资房企加码上百亿在内地拿地。

郑氏旗下的新世界集团在2021年年初选择把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在了广州,释放了将重仓内地项目的信号。并在9月宣布投资70亿拿下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夏街村旧村全面改造项目,拟打造总部经济区、金融集聚区与美食休闲街区,引入K11集团旗下品牌、瑰丽酒店等。12月又于大湾区拿下3宗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深圳市光明区光侨食品厂改造、深圳市龙岗区188工业区改造及广州市海珠区的“省二医城改项目”。

8月底,新世界集团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郑志更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新世界集团计划明年在土地上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6亿美元)。

去年12月瑞安在武汉第三次集中供地上一举夺下了武汉新任总价地王,在与武汉城建集团联手之下,瑞安以165.268亿元底价拿下武昌湾三宗地块。

今年1月,嘉里建设成功招标购入上海市黄浦区一宗土地作综合发展之用,代价133.29亿元。

近十年来不断抛售内地房地产类项目的李嘉诚,也在今年5月使其旗下的和记黄埔现身广州第一轮集中土拍,参与了一次竞价,虽然随后便未有进一步动作,但这却是李嘉诚时隔近十年再次参与内地公开市场土地拍卖。

恒隆集团陈启宗在业绩会上说,如今内地房地产企业中有很多在财务上比较困难,这反而可能成为恒隆买地最好的机会。某港资房企的投资负责人也表示,2021年大部分时间都往返于香港和内地,曾在上海经历了4次隔离,主要目的就是来看项目和拿地。

这一次,新闻和评论都用上了“逆风翻盘”、“逆势而行”的字句。

DiChanRen

02

存量时代,“边缘角色”显露头角

“港资房企更注重财务稳健和行业周期性的风险,所以过去在拿地很火爆的时候,港资是偏谨慎保守的。现在反而成了港资出手的好时机,因为我们资金成本低,自有资金多。”

这是港资房企的优势,相比于内地房企高杠杆、高融资成本,港资房企拥有低负债、低成本的优势。 港资基本都是用自己的钱,买城市里最核心的资产,让它们成为自己手里真正的不断产生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资产。

港资房企负债率普遍偏低,三道红线标准里净负债的标准为100%,行业规模房企的净负债率则在70%的水平。而2021年末港资里最高的新世界净也不过43.60%,恒基兆业24.81%,新鸿基地产、嘉里建设控制在20%以内,太古集团的负债率甚至连5%都不到,远远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

根据全球独立研究企业Sustainalytics公布的ESG风险评分,大部分港资房企都表现较好并优于其他内房企,其中太古地产及新世界发展得分分别为9.5及14.3,位列一二。港资房企在ESG评分方面获取优势,更能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从而转化为融资优势,在行业寒冬下获取低成本资金。

同时,尽管销售额情况远不如内地房企,但在投资物业方面, 港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营能力,长期投资精细化经营模式,在存量市场精耕细作的价值将凸显。

港资进入内地市场,从来不是打着一次性卖完楼赚到钱了就拍拍屁股走人的主意,而是打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长期经营的准备。市场下行周期,内资放缓扩张时,港企才有机会发挥他们精耕细作的优势。

如今伴随着行业进入存量房时代,三道红线的限制,房地产不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时代,所有的高速增长最终都会回归理性,进入存量竞争。这时候,高周转不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现金流、运营成为重中之重。

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边缘角色”港资房企自然活的更好。

今年中报发布后,合生创展归母净利润和净利润都有稳定的增长,分别为13%和11%;新视界发展上半年的物业发展收入为93.47亿港元,其中92%的物业发展收入来自于内地市场,其物业投资收入达到了25.18亿港元,同比升高了9%,占总营收的7%。

DiChanRen

03

反周期出拳,港资杀回来了

总体看,港资房企在内地房地产的布局显得很“稳”。香港企业凭借香港开放的融资环境、成熟的发展体系以及长线投资、长期囤地的开发方式在内地房地产市场占得一席地位,长实地产、九龙仓、新世界、新鸿基、瑞安房产等也逐渐成为内地一线城市的地产引领者。

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好的打出去。 港资房企过去的含蓄,更多是蓄力的过程,在当前进入存量市场的下行趋势下,港资企业重新杀回内地市场将释放优势,也将再一次挑战内地房企,竞争格局即将改写。

这也不是港资企业第一次反周期出拳了。

回溯过往,在内地房地产市场化之初,港资是最不可被忽视的一股力量。然而每当内地房企蒙眼狂奔冲规模,港资的身影就会淡出。

但实际上港资从未撤退。 每当内地房企资金链吃紧、内地城市土地出现流拍时,港资房企就会反周期操作,逆势加码。

“港资企业和老板大多经历过金融危机,心有余悸,所以会偏向谨慎和保守,他们的杠杆率常年处于低位。此外,因为摸爬滚打多年,有较为丰富的反周期操作经验。”

所以内地楼市刚起势时,港资们就已经能望见这些内地后辈们可能会经历的一生,即便是初入内地市场时,面对着前景大好的楼市,他们也依旧默默选择了从自己口袋里掏钱。 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高度财务自律的,不过是经历的泡沫比较早,教训吃多了才长记性了。

正如2017年的博鳌论坛上陈启宗一样,“香港这些地产商,能够赚到100亿美元身家的,你一定要佩服他。他们都是身经百战,是从1000个房地产商当中剩下十几二十个大的房地产商,他们一定是有本领的,要不然早就死掉了。”

最近,新世界发展称会预留大约200亿港元用于收购,看准时机进军大湾区;嘉里建设预计在内地深耕大湾区、长三角、北京等主要城市,建设优质综合体;恒基兆业则继续于一线及具经济增长潜力的二线城市物色发展项目,加强与内地发展商合作,推动业务发展;新鸿基地产将继续采取选择性和专注的策略,在内地主要城市寻求投资机会;瑞安房地产则表示仍在等待时机进行收购……

从港资房企未来内地市场布局战略来看,他们又再一次杀回来了。

搜索建议:
热传

 广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说到广东省,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会不会还有人认为这里是工业强省,工业特别发达,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里打拼奋斗呢?广东除了工业之外,这里的美景也是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