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上整个医学界,都找不出来脉诊这样独树一帜的绝技,脉诊堪称中医的一个符号,国家的瑰宝。
虽然西医上也有测量脉搏察病的方法,但是和中医脉诊比起来简直不在同一个层次。西医脉搏只是一个简单的统计,而中医脉诊拥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
中医脉诊外行人看来非常神奇,仅凭三根手指一搭脉搏就可知五脏六腑的情况,将你的病情说出个八九不离十,让人觉得神秘不已,其实中医脉诊并不神奇反而很朴实。
脉诊实际上就是运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分析演绎形成的,不过也正是因此,能够真正学会领悟脉学精髓的人很少,所以即使朴实也很难传承。
那么神奇的中医脉诊,为何会没落了呢?
这得从一个重要人物,西晋太医王叔和说起。
王叔和是将脉学从学术升高到学科的第一人,堪称中医界殿堂级般的人物。他将残缺不全的《伤寒杂病论》整理完善,又撰写了《脉经》这本我国现今存在的第一部脉学专著。
虽然在我国脉诊从扁鹊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在汉魏晋时期却并不被医家重用。因为一旦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人来说实在是件太过危险的事情,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急需一部脉学专著对些进行指导运用,让脉诊得以重视。
于是王叔和担起了此大任,他将扁鹊、仓公、张仲景和华佗等古代大医的脉学论述进行融汇,加上自己的临床心得,最终编写了这部著名的脉学专著,此书一经刊出,一直持续影响着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不仅如此,《脉经》还影响着国外,在日本是将它列为医学的必修课程的,经西藏流入印度等阿拉伯国家后,对于西欧的脉学发展也有所影响。
《脉经》的自序中有一段话:“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弦,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意思是脉理不好分辨,哪怕是心里已经明白了,但是脉诊之时还是会将脉理混肴不清。
这就让很多领悟不了脉诊的人有了不学的借口。
很多人一旦遇难就轻易放弃,认为连王叔和这样的大师都说难懂,初学者更不用说了。古往今来本身懂得脉诊的医生就不多,加上西医东渐,中医脉诊受此冲击就越发没落了。
如果不是自序所说“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心理暗示,激起好奇心学习中医脉诊的人,只要肯坚持下去,其实想要学会并不难。
学习脉诊就要有竹子生长的精神。竹子在前四年的长速是非常慢的,每年至少少地长个三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竹子就会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长,只需六周就能长到15米。
因为在竹子的前四年它生长重点在于扎根,当地下根系繁衍庞大后,到了第五年才能让竹子顺利长到10多米高。
而学习脉诊也要像竹子一样,前三年努力扎根,读懂脉诊里所有的知识点,到了第四年再将学懂学熟的知识运用到临床上,观察到上千例病患的脉搏后,就会对脉诊做到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