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鹿与驴
孟子曾说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父母养育了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要孝敬父母,这也传统美德,值得歌颂。
虽然父母和孩子有着割舍不掉的血缘关系,可当孩子成家的那一刻起,就要真正的离开父母,去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蒲公英的种子成熟的时候就是要分别的时候,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想要孩子更好的发展,就要给他们独立生活的空间,不能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下,他们要学会成长,学会独挡一面。
《增广贤文》中说到:“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言外之意就是说,只有严厉的父亲才可以教育出孝顺的孩子,心慈善良的母亲总是培养出任性、自私的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性格,长大以后才是更有出息,事业也有所成就,现在都社会瞬息万变,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跟在孩子的身边,大浪淘沙,那些没有生存本领的孩子迟早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
当然也有很多子女成年以后,仍然离不开父母,造就了很多啃老族,当然老人和年轻夫妻住在一起,也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宽裕,想要把父母带在身边养老;有的是小夫妻生完孩子需要老人帮忙带。
总之,两代人住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有矛盾。特别是老人,千万不能在儿子家里倚老卖老,人到晚年,住在儿子家养老,别干这三件蠢事,不仅坑自己,还坑儿孙。
[if !supportLists]1、[endif]对于儿子和儿媳的家事不要过多的参与,对双方要有一碗水端平的态度
夫妻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情,老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星期,不能偏袒自家儿子。
“我最近实在是太忙了,要不然怎么可能不记得结婚纪念日这样的大日子,对不起对不起,我现在给你赔礼道歉好了,你想吃什么,我请你吃,你想要什么,我转红包给你自己去买。”
“结婚这么多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以前你不会忘记,为什么今年却连一点表示都没有,我要的是仪式感,不是转账,”
“最近太忙了嘛,你看我晚上都忙到凌晨才睡觉。”
儿子前脚刚到家,儿媳就和儿子吵了起来,王阿姨听着有些心疼,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工作这么辛苦,儿媳一点也不懂得心疼,还要这样无理取闹,不就是一个纪念日吗?如果不是儿子工作忙,怎么会忘记。
老太太听不下去了,气冲冲的想要过去劝架,老伴儿一把拉住了王阿姨,让王阿姨少管闲事,别人小夫妻的事情,难道自己还不会处理吗?“别人家的姑娘也是别人父母的心头肉,你儿子加班辛苦,别人女儿难道就不工作吗?本来吵吵就好了,你去了一掺合,就是大事了。”
“你不知道你儿子老实吗?看你儿媳那泼辣的样子,再吵下去,你不能看着儿子吃哑巴亏。”
“本来就是你儿子错了,为什么不能说,你儿子不叫老实,那叫没本事,你不要什么都替儿子说话,你不是帮他,是害他,真是老糊涂。”
老太太不清白,还好有个明事理的公公,及时把爱管闲事的婆婆拦住了,儿媳心里有气,只是嘴巴上说几句,埋怨一下,儿子又不会掉一块肉,让儿媳把坏心情发泄出来,两个人自然会和好,如果婆婆帮着儿子说话,就是火上浇油。
莫言曾说过:“无仇不结婆媳。”
叶曼也曾分析过婆媳关系,“用一句俗话说,一个屋檐下容不下两个女人。现在的婆婆很懂事,做媳妇儿的跟婆婆所争的就是这一个男人。”她认为夫妻可以离婚,母子永远不可能断绝关系。
由此可见,婆婆、儿子、儿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婆婆和儿媳一起住,就要学会装聋作哑,胳膊不要伸到太长,要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婆婆的话不仅起不到缓和的作用,甚至还会升级矛盾。
2、可以帮忙带孩子,但一定不要去当免费保姆,不要养成子女啃老的习惯。
“帮你们是本分,不帮是情分,我看你们忙,才来帮你带孩子,不是来给你当保姆的,你还打算让我伺候你们一辈子?”
儿子不清不白,以为林阿姨退休以后没有事情,帮忙带带孩子是应该的,现在又打来电话让老母亲去帮忙,可是林阿姨心里明白,这哪里是去带孩子,明明是去当苦力的,所以她才不辞而别,想要儿子和儿媳能够成长起来。
“当初我心疼他们,才拖着病重的身体来给他们两个人带孩子,本该好好养老,却又来当老妈子,儿子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
一开始去的时候,夫妻两个对林阿姨还很客气,时间久了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家里的事情一概丢给林阿姨。
有一次,林阿姨身体不舒服,晚饭煮了面条,还被儿媳嫌弃说,在外累了一天回来就吃这个,殊不知,林阿姨自己发烧在家一天都没有喝一口水,晚上强忍着不舒服,起来给他们做饭,到头来,没有一句关心的话,甚至还被数落了。
还有几次,小孙子调皮在家磕了,儿媳回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林阿姨思来想去,不想继续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周六的早上趁着一家人还在熟睡,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在心理学上来讲,“自私”就是一种很普遍存在的心理病态,是人最初的本能。
当他们慢慢享受老人家对家庭的付出,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当老人不愿意继续付出的时候,就会指责老人,这也是“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的道理。
3、不搭线让儿子去帮亲戚,到时候就是害人害己。
很多老人拧不清,以为自己儿子在大单位上班,城里居住就是很了不起,出门逢人就夸儿子有本事,回到村里,会引来很多人的羡慕,老人引以为豪,当然这也给儿子招来一些麻烦,一些亲戚闻讯会来找儿子帮忙。
有的是来找儿子借钱,有的是想找儿子托关系帮家里的孩子找工作。
有些人明明可以自己亲自去找,还要通过老人的关系去牵线搭桥,一是因为老人要面子,二是老人心善,不懂得拒绝。
邻居张大妈在小区向其他老人寻求帮助,她最近就遇到一个老家的亲戚,跑来求了她很多次,想从儿子那里借点钱用,是张大妈的娘家亲戚,不好意思拒绝,但又不敢回去和儿子说,她知道家里的经济大权掌握在儿媳的手上。
这个亲戚很聪明,知道借助张大妈的口,就是了解了老人的心理。
如果自己亲自去借,可能会碰壁,老人家就不一样了,儿子不会让亲妈难过,多多少少都会借出不少。
还好老人机智,知道去请教小区里的领居,这才明白了这个亲戚的用意,下次亲戚来借钱的时候,老人家直接拒绝了,说自己当不了儿子的家。
毕淑敏在《行使拒绝权》中写道:“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有些人把拒绝当成防护,其实拒绝也是选择。
老人为了面子去答应一件事情,子女们很为难,最后还把罪责怪在老人的身上,伤了和气。
奉劝那些老人,在生活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引起很多不需要的矛盾,保持一定的距离,亲人才会更和睦,老人晚年才更幸福。
—END—
今日话题:您觉得老人应该和子女们住在一起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