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舍得之间的诗词资料经舍得老师同意后始发醉月诗苑,推广诗词知识也符合舍得老师的精神,谢谢!
今天,舍得作楹联讲座第四讲,今天主要想说一下对仗以及相关的问题。因为对仗是楹联本质性的精髓所在,所以舍得要讲的范围广一点,时间可能略长一点,所以,请各位给予谅解。
要说对仗,还是得从我们大家普遍使用的汉字说起。这里先对朋友们提一个建议,我建议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本《说文解字》,放在写字台上,放在我们的床头柜上,或放在我们随手可及的地方。闲适之时翻阅一下。既可供我们查阅,又可供我们消闲欣赏。日积月累,我们会在无形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底蕴。我们读书认字,我们写诗作文,最最基本的是我们要认识汉字,要会使用汉字。祖国历史上,所有的鸿篇巨作,所有思想的火花,大都是由汉字承载而来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文学表现的最基本的单元,就是我们认识的这个方块字。
同样,我们写诗填词成联,更是让文字起舞,让文字生风,让文字构建起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不熟悉这具体的一个个文字,是做不好任何文章的,包括诗词曲联。我们今天要说的对仗的话题,正是由汉字具体构造及特性所决定的。这是我们中华文化所独有的语言艺术,其他所有汉语系之外的语言,都不具有这样的创造文字之美的功能。感谢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么丰厚的文化遗产。
对仗,我们不必从哪种哪种对仗的形式来说起,我们只须从自然的审美观点来看待,只须对汉字的美学本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所谓对仗的方式和方法,即使不去刻意学习,也会触类旁通,一点就透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来源于图画。每个汉字都有其生动的形象来源。用汉字组成的句子对仗形式,其实就是一幅幅图画的设计组合和搭配,这是美的创造,是最贴近自然的美学本质。所以,要想学习对仗,就要先理解汉字所构成的美学内涵。
什么叫“美”?各人有各的说法吧,因为审美的视角各人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认识我想是共同的---那就是稳定之美。稳定之美,是所有美学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比如我们学习绘画的构图时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构图方法,但是构图最基本的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不论你是如何设计的画面,左边笔墨重了,右边就得补偿,或者用留白,或者用其他景物来填补。必须达到一种总体的平衡感。均衡与对称是目的,对比和视点是手段。
即使不论绘画艺术,且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张三或李四比咱挣的钱多,咱还会心理不平衡呢。凭啥他宝马洋房美女啥都有,咱就只能孤守陋室口袋空空呢?这也是一种不平衡,这带来的是不痛快,当然也就无美可言了。不管是通过视角感受到的,还是通过事件(包括心理情绪)反映出来的,只要出现某种大局上的不平衡,就具有一种对美感的破坏因素。而文学上的对仗,正是反映并涵盖了这两方面的特点---文字上的形式之对仗,及文意上之内涵的比较和关联。最能突出并反映这种对仗之美学特点的,当然就是我们要讲的楹联。
还用前面说的绘画构图方法来比喻,达到均衡和对称,是目的。而各种具体的构图方法是手段。这具体的构图方法,用在诗学及楹联对仗上来说,就是各种对仗的形式和技巧。其实,绘画和诗学是具有通感之美的。比如绘画构图中讲究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以及“开合争让”“疏密聚散”等技法上的要求,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对仗句中来。所以,在讲对仗时,我们提到各种各样的对仗方式,正对反对流水对,以及楹联中常见的什么“回文格”“拆合格”“镶名格”“拟人格”“叠字格”“顶真格”等等这类的,我们都可以具体介绍。
但是,在认识这些具体的对仗形式之前,必须对“对仗”本身的意义有所认识。不然,死记硬背去记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不仅不好记,而且记了也没用,不了解其内在本质,你也不知道如何去使用啊。即使勉强用上了,也不能恰当地用它表现出应有的美学效果。前面罗嗦这么多,就是为了从对仗的根本上先有所理解。
说诗词曲联考究的是文学的基本功,一点也不错。除了我们前期说的声韵问题,最基本的,还是文学上最基本的知识---词性。哪些是名词?哪些是动词?还有哪些是形容词、副词、连词、数词量词等等。对于楹联,词性尤其显得重要。上下联词性要一致,这是楹联的基本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同类词性要在相同的位置同类相对。这也是前面所说的取得“平衡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下联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对称。体现在文字上,就要上下对应词的词性要一致。严格的说,词性一致,词类也要一致的。但是若这样,不论是对诗还联,都限制的过于死板了,所以,我们现在对对仗词性相对的理解,一般是只要求词性一致,词类就不做过多要求。况且,若强行要求词类一致,其死板的特点是容易“合掌”,变化太小,难以出新。
在古时,儿童的启蒙教育,“对仗”是必须要先学习的课程之一。比如《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声律发蒙》、《对属发蒙》、《对类》等等。这类的教材,大致都是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从一字对一字,发展到十几个字的对句为止。这是古时儿童学习的必读书(也是我们现在初学楹联的朋友的必读书),必须要滚瓜烂熟的背下来。从小就对“对仗”的概念耳熟能详,脱口就来。比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那么,在日后吟诗做文以及应答对联,甚至多数都能张口就来,这在今天看可能是“奇才”了,而对古时的文人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事。
我们还注意到,这类声律启蒙类的教材,都是按《平水韵》的平声部来分章节的,一东二冬三江等等。这样,对诗词所专用的属韵--平水韵,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熟悉了,而无须象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么大的困难,面对诗韵头都大了,甚至还在为新韵旧韵而做无谓的争执呢。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不一样。今天的教育体制,对古典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以至于造成我们对古典诗歌类的体裁越来越陌生。
文化上美学意义上的东西,其实是不以时代而论的。这些反映人类美学上通感的事物,被某些人说成是已经过时的“老古董”,其实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古时人们看山、看水、看月、看花看美人,都会有一种美感上的享受,今天我们会因为时代的演变,而失去这些美的享受了吗?面对皎洁的明月,我们同样会做浪漫的想象,我们也同样会感受到“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同一样的感受,并没有什么古今之分的。强行人为地割裂历史,其实是很愚蠢的事。同样,关于词性的划分,有人说了这是现代语言学的产物,古时是没有这些所谓名词啊,动词啊,主谓语啊这类的文学术语的。所以,写古典诗词可以不必拘泥于词性。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现代的这些词汇是哪来的?还是根据传统的文化遗产整理总结归纳出来的哦。
我们看前面举例的《声律启蒙》的一些句子,这个作者车万育是明代人,他肯定不知道这些文学上的术语(名动副连助这类的),但是,我们看他的对仗句子,词性分配丝毫不乱。再看以往的那些优秀作品,哪一个不是文笔精湛?其实,词性的正确搭配正是写好句子的基础。
今天不是要讲“楹联的对仗”吗?前面说的这些和我们做楹联的对仗有关系吗?关系非常之大,有了前面所铺述的关于均衡的审美观的认识,有了对词性的本质上的理解,对仗,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什么难的事了。至于什么样的词字是属于什么样的词性,这类基础的语文知识我就不在这里讲了,如果连基本词性也分不清的朋友,可以先补习一下基础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再来研究诗词或楹联的写作也不迟。
关于对仗,我在做近体诗基础知识系列讲座时曾做过“对仗”专题讲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参考,我个人QQ空间和群空间里都有完整讲义。楹联对仗的方式方法和一般规律,大致上和诗是一样的,但是仅仅是大致而不是完全。比如舍得前期重点解释的“流水对”,我个人的建议是不适合用在楹联之中。
简单地说,流水对的特点是上下接续,而其本质上,是不完全属于“对仗”“对偶”的性质,形成不了基本的对称性。这种接续特点,其实和对仗的那种“呼应”关系是不一样的。楹联这种体裁,虽然和诗词有着很近的血缘关系,但是,毕竟属于一个独立的文体,所以,并不能完全等于诗词。还比如,楹联中有一种是“无情对”,这是楹联独有的特色形式,但是如果把“无情对”放在律诗里,就肯定不允许了。律诗要求的是连贯一体性,前言要搭后语,围绕着主题而谋篇,每一句之间,甚至不相邻的两句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脉络或呼应的存在。诗词不可以“无情”,而楹联之“无情对”,缘出于这种体裁衍生出来的趣味性。也就是只有“对”而没有“联”,词性及平仄都符合对联要求,上下联的意思却不许有任何联系,这是对“对联”要求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特例,可以划为趣味联的一类中去。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某报纸征联,出的题面是“五月黄梅天”,在众多应答者中,竟然是这样一联得奖了---“三星白兰地”,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啊。原来,这是某酒厂做的广告方式。关于这个“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词性对的很工整。我们也不妨看一下它的平仄,权当平仄知识温习,上句“三星白兰地”是“平平仄平仄”,这格式熟悉不?对了,正是我们在讲近体诗平仄时说的那中“特拗”之句型,正格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其实这样的特拗也属于拗救过的诗句(自救性质),这在近体诗中是允许的,不被看做出律。
我在上讲时说过,正规的楹联句中不推荐“拗救”,但是,时而也有这类拗救之句的出现,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大多属于趣味的机关的或者非正规的楹联,它重视的是某种联外效果的体现。类似的无情对,比较有名的还有“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树已千寻难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等等,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和来历。无情对,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逐字相对,却毫无意思上的关联。这种楹联游戏趣味性,也是它普及性很重要的一方面。
说到对仗,这词性及其平仄声律其实仅仅的最基础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文字的熟练把握能力,对各种知识底蕴的丰厚程度。这样,不管是“正对”还是“反对”或是什么“顶真格”啊,“拆字格”啊这类的,还有各种楹联上名目繁多的格式,我们都能从容应对。不然,即使你知道了诸多格式,你没有足够的思路发挥,没有足够的词汇储备,你仍然是雾里看花。关于楹联的具体的各种辞格,我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舍得群的管理们会在稍后的时间,把相关的参考资料贴到群空间去,以资大家参考学习。也可以参考网络上的各种资料来学习(一搜一大片,不罕见)。
利用剩余的一点时间,我谈一下写作楹联的基本思路。如何体会对仗的意思,并利用好对仗的形式,把自己的联句写好。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联,上联是“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我们没见过这个联的朋友来试着对下,字面上描述一个场景,挺有情趣是吧?下雨天,把女婿留住,用鸡蛋豆腐来招待,很自然。怎么在字面上对上它,其实也不很难,在座的很多人都能对上。我们看这样一个对句“伤足跟,惧侵身,无医没药安其生”,也很自然啊,和上联的联系也很切合。下雨了,路上泥泞,就容易崴了脚而“伤足跟”,下面的意思也很通顺。
但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是,这是一个机关联,嵌字嵌名联,其实也算是一个谐音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其谐音意思是“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看,暗藏机关呢。而对句呢“伤足跟,惧侵身,无医没药安其生”,这同样用人名来对应,其谐音为“商祖庚(商王名),姬寝生(春秋郑庄公的名),吴懿(三国蜀大将的名)梅爻(封神榜里的人物)安期生(道教仙人)”。
这样看似简单而实际上难度很大的联,玩的是什么?就是较量知识的厚度。如果熟知经典,遍览群书,那么想象力和识别力也就强,看是平常的一付联,你就可以谙透其中的机关所在,并能针对其机关而从容应对。
我们可以再看一付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这里的巧妙在什么地方?在用数上了。上联全是说“一”,却不单调重复---孤、独、一、横、匹。而下联全是说“二”,也是花样百出---两、夹、二、对、双。这里考究的是什么,是你对词汇丰富的掌握,以及对数字的灵活理解了。比如这个“夹”字,只有两方面相向而为才是“夹”对吧?若是只单方面用力,那是推。“夹”字义本身就蕴涵着“双”的意思。我们很多人说不知道怎么对,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对好?并不是我们的词汇少,而是我们的思路没展开。
“夹”字我们认识不?它具有“双”的含义我们理解不?当然都知道。但多数情况是,拥有这么多的资源而不去开发它。开发的要点,其实就是变化思路。面对一个“一”字,我们只想到用数字“二”来对就是不灵活,我们可以想到“对”“双”“偶”以及“夹”这类的字啊。
所以,对仗,其实就是找对象,如果你是男的,就要找女的,这女的样貌各不相同,但是你首先得识别出她是女的,然后再看和你相处是否合的来。男找男,那就合掌了,不可以的;老少配呢差距太大,大家看着别扭;年龄相当,才符合大众口味。对象对象,也是一种对仗哦,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路灵动起来。
所谓对仗,其渊源也来自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一---阴阳五行理论,太极生两仪,这两仪,就是一阴一阳的相对。看那太极图上的两条阴阳小鱼,对立而统一,这不是单纯的分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阴一阳的交合,衍变出天地间的万千之气象。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内卦外卦天地人,无所不在其中。楹联之对仗,不也是如此吗?一“阴”一“阳”,相对而统一。短短上下两句,我们可以让它变化万端,丰富多彩。人说楹联是“无韵诗”,其实,就是指它可以具有诗意的境界,可以包含诗意的情怀,同时,它比诗词具有更灵活的特点。
可大,可小,可急,可缓,可放,可收,可庄严,可诙谐,可高雅,可通俗。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形容它---句里乾坤大,联中日月长。既然这样,那么我们随处可以起句,随时可以成联。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某财主请一位私塾先生为子教书,学生看老师长的太年轻,就出个联刁难他“鼠无大小皆称老”。这老师知到他的意思,左右一看,见旁边养有一鹦鹉,随即张口就答“鹦有雌雄都叫哥”,从容不迫,让这学生不得不服。见景起意,俯拾皆是句,古往今来,这类的例子太多。
扯的这么广泛,舍得并没有教你什么具体对联对仗的办法,舍得说的,其实是对联的思路和对联所需要的思维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舍得一己之见,提供给大家的只是参考意见,若能对学诗学词学联者有所帮助,舍得会很开心的。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