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热论治辨证二型糖尿病实践与思考
李赛美教授,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经典理论教学与临床研究,擅长运用经方辨治糖尿病、肝病、甲亢、抑郁症及疑难病症;在糖尿病心脏病研究、经方运用与推广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在海内外具有积极影响;主持“全国经方班”成为享誉海内外继续教育品牌项目。
李老师主要是教伤寒论的,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麻附桂,伤寒论都是温法多,而且主要针对的寒证多,大家最熟悉的如太阳病的桂枝汤,麻黄汤,少阴病的四逆汤,四逆类方等等。李老师说她的硕士搏士都是温病专业,在伤寒当了主任二十年。
李老师说学术传承很重要,但是要包容,不排斥。李老师一直坚持寒温合一的理念,寒温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不矛盾的,是贯通的。如《大家中医》收集了很多老师的讲座,然后把它翻成文字,立成书。最近也翻了李赛美老师讲的外感病的问题,特别强调了寒温理念的贯通。所以,这里面是有一些背景的,李老师的背景有温病的背景,温病也是经典之一。应该是对《伤寒论》传承发扬做得最好的一根标杆。
糖尿病从火热来讲,是以事实为依据,证据很充足的,不是单纯的门户理论,把它先绑在前面,有人会问,李教授教的伤寒论,怎么来讲糖尿病呢?这里,也是有背景的。广东中医药大学的伤寒金匮温病的三个讲师全是在医院,在一附院。伤寒对应的是内分泌科,糖尿病专科,金匮对应的是风湿免疫科,温病对应的是神经内科包括热病。
伤寒,在建立专科的时候,是定在糖尿病的。把糖尿病作为一切入点,如何把经典尤其是把伤寒的六经辨证指导临床。
尤其是在三九进补流传了很多年了,特别是在江浙一带更是流行,孝敬父母在这段时间都会给父母做膏方,膏方一般来说都偏温补,在南方尤其象广东潮湿的地方好象很适合。
一般慢性病都有专用的膏方,关于糖尿病的膏方就有三个方,三个方都是三个教授出的方,每个教授的见解是不一样的。膏方尤其是用在专科专病,同时也有个体膏方,每个人特质不一样,可能根据病人的情况,量身定做。
冬天到了,也没有冷的感觉,天气很好的,季节还是季节,季节和气候可以说是两个层面的慨念,季节是一个自然的规律,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气温的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相信古人留下来的富贵经验。有些东西,我们可能感受不到,实际上的变化还是存在的。现在尽管天暖,还是冬天。
冬令进补是比较受欢迎的,而且是现在医院很火的,现在西医也在做这个工作。进补一个是冬至,一个是夏至,特别是现在有很多的灸法。这个膏方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医院都在做这个事情,很受欢迎。
“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这就是我们讲的储备能量,遵循自然规律,到了冬天以后要收藏,一年四季春天夏天基本上都在消耗,秋天要收藏,冬天就要潜藏起来了。这个时候,一个方面是要调整,使身体的来年做一个能量的储备。同时,这个冬季进补的话,不容易上火。从整个气的运转来讲,是往下走的,春生下长秋收冬藏。所以,这个是顺势而为,不容易上火。
膏方具有滋养,滋腻,滋补的作用,而且味道比较甘甜,不是那么难吃,这是膏方的优点。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容易雍聚,容易碍胃,尤其是脾胃不好,湿热比较重的话不太适合。包括敛湿,甘能够增湿。
一般认为,南方对膏方是一个不太容易接受的地方,现在也改变了这种理念,南方对膏方也很火了。
这个膏方比较甘甜,那么糖尿病能吃吗?这就更是一个禁区了。所以,基本上不粘边。糖尿病常常会夹湿,夹痰,还有一些水饮,这个就更不合适了。原来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李老师在医院开膏方是最早的,最早的膏方是李老师开的,因为还缺一些东西,如糖尿病不能用糖怎么办?比如应该进一些蔗糖。
膏方,特别是象肿瘤,妇科用得特别多,尤其是一些慢性病,风湿免疫力低下的,膏方对糖尿病还是心有余悸。这个膏方能不能用?
现在还有一个就是膏方储藏的问题,能保存多久?有的放在冰箱里面,有的病人不急着吃或者是因为要出差,这个膏方就要求放冻柜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