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造富神话还在上演。近日,长城系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科创板 IPO 获上交所受理,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拟发行25%股份,募资150亿元,意味着蜂巢能源此次IPO对应估值将高达600亿元。如果蜂巢能源能够成功上市,持股比例超40%的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将成为最大赢家。
《2022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魏建军夫妇的身家为1300亿元,在汽车制造业排名第三,低于吉利李书福家族的1350亿元和比亚迪王传福的1450亿元。
随着蜂巢能源开启IPO,魏建军有望凭借这一把重夺“造车界首富”之位。不过蜂巢能源估值虽然高达600亿元,但成立时间却只有短短四年时间,而且至今仍处于亏损之中。
三年亏损超30亿元
蜂巢能源前身为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长城汽车注资13亿元设立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并于当年12月从长城汽车剥离独立,专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魏建军通过保定瑞茂、长城控股合计控制蜂巢能源40.26%股权,合计控制公司76.81%表决权,系蜂巢能源实际控制人。
虽然成立仅有四年时间,但据韩国锂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世界排名第十。
不过在已进入垄断竞争的动力电池赛道上,第十名能够分到的“蛋糕”显然微不足道。据SNE Research统计,今年1~9月蜂巢能源在全球的市占率为1.3%。相比之下宁德时代、LG新能源以及比亚迪三家合计占据全球超过60%的份额,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80%。
而蜂巢能源之所以能够勉强夺得这不到2%的市场份额还得益于向长城汽车进行关联销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月-6月份,蜂巢能源分别实现营收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和37.38亿元。
其中来自长城汽车及下属公司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12亿元、16.49亿元、36.61亿元及19.83亿元,分别占各期总营收的99.86%、98.68%、86.37%及56.95%。
而至今蜂巢能源仍处于亏损之中,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以及-8.97亿元,合计总亏损30.78亿元。
但在亏损持续扩大的同时,蜂巢能源的估值却节节攀升。蜂巢能源种子轮、天使轮融资由长城旗下的投资公司完成,2020年3月启动的对外第一轮融资,获得国投招商10亿的投资。
2021年蜂巢能源完成三轮融资。2月份A轮投前估值126亿,融资35亿;7月份B轮投前估值260亿,融资102.8亿;到12月B+轮投前400亿,融资60亿;投资机构包括深创投、中银投资、小米集团、IDG、三一重工等,投资机构阵容十分豪华。
到今年启动IPO,蜂巢能源IPO对应估值进一步增长至600亿元。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基本面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蜂巢能源的估值整整增长了近500亿元。
相比之下,年装机量是蜂巢能源两倍以上的中创新航,今年10月赴港上市时融资90多亿元,估值为615亿元,上市后股价便狂跌不止,如今市值仅为382.82亿元。与蜂巢相当的欣旺达,8月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也只有230亿元。
虽然估值与未来发展前景相关,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行业周期变化,蜂巢能源能否撑起600亿的估值,有待市场考量。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隐忧
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支持下,近年了动力电池成为热门赛道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个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超过万亿元,其中有近半项目投资规模在100亿元以上。
创投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已发生投融资事件132次。仅在11月就有8家动力电池企业通过一级市场完成融资;另外还有包括宁德时代等在内的14家动力电池领域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通过定增方式进行再融资,而这些上市公司的定增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扩张产能。
蜂巢能源此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地建设锂电池项目、无锡研发中心建设以及三元高密度电池、无钴电池、短刀电池、新型电池等锂电池开发,共计总投资367.51亿元,建成后公司将新增106.65GWh产能。此前,蜂巢能源已在江苏常州、盐城、南京,四川成都、遂宁,浙江湖州,安徽马鞍山,江西上饶等地建厂,并在德国等进行海外布局。
而截至2022年6月30肉,蜂巢能源的产能为6.99GWh,但其产能利用率并不高。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8.16%、62.50%及60.99%。
实际上,在动力电池企业加大研发、疯狂扩产下,动力电池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企业产能利用低成为普遍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企业规划新增产能已经超过1000GWh。相比之下,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193.6GWh,出口量达105.3GWh。
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当前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的产能为65.45GWh,在建产能为92.50GWh,今年8月定增582亿元投资规划137GWh产能。
欣旺达年内已投入至少533亿元加码动力电池生产,规划总产能达133GWh。中航锂电年内扩增产能超过100GWh……公开信息显示,到2025年为,宁德时代产能规划为839GWh,比亚迪产能规划超600GWh,中创新航产能规划为500GWh,国轩高科产能规划为300GWh。
蜂巢能源在2021年12月公司第二届电池日发布会上,曾提出公司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SNE,产能规划直追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全国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规划已超过6480GWh,包括宁德时代、弗迪电池、蜂巢能源等超80家电池、汽车领域厂商在国内外的248个项目,这一数据还不包括SKI、LG、三星、松下等外资电池企业的产能计算在内。
但根据全球多家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每年的装车量仅略高于1000GWh。据高工锂电测算,2022~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将分别为490GWh、850GWh和1010GWh,同期建成产能分别达到1000GWh、1550GWh和2200GWh,意味着有一半产能或将面临过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