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1929年,经济萧条席卷全球,陈嘉庚的产业也受到重创,遭遇了经济危机。更要命的是,由于他发起抵制日货的号召,日本人把他视为眼中钉,不仅让日商低价倾销橡胶制品,致使陈嘉庚的主业橡胶制品价格暴跌,而且两次指使歹徒焚烧陈嘉庚的橡胶厂,使他的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元气大伤。
一边家族产业濒临破产,自顾不睱,另一边,他捐建的集美学校、厦门大学也嗷嗷待哺,需要他提供资金来维持,有人劝他先不要再管,但他说——
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后来,他变卖部分校产并从银行贷款,也要维持厦门大学的运行,直到1937年,实在无力支持了,才将厦门大学移交给了政府。
1950年,他又让女婿捐出600万元港币,用于扩建厦门大学和翻新校舍,这才有了如今“中国最美大学”厦门大学。
不仅是厦门大学,早在1912年,陈嘉庚就开始筹办集美学校,如今的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大学等就是他捐建的。
集美的是他的家乡,1874年,他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现厦门市集美区)。
1921年,他认捐了100万元的开办费,创办了厦门大学,并认捐“经常费”300万元作为未来12年的支出。400万元,是当时陈嘉庚全部资产的总值。
这位爱国侨领回乡助学的决心可见一般。
他可以说是福建富豪的一座丰碑,另一方面,也折射了福建商人热心于回乡办学的值得称道的传统。
直到如今,仍是如此。我们发现,近年来,民营企业家越来越多地投身于慈善,几乎每次需要援手时,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动辄上亿元的捐赠屡见不鲜。一个具体的表现是,在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胡润慈善榜上,共有49人因为捐赠额超过1亿元而上榜,其中4人的捐赠额超过100亿元。
在这个榜单上,共有9位福建人上榜,4位捐赠额超过100亿元的上榜者中,2人来自福建,可以说,“闽商”是捐赠的第一大群体。
而与全国其他富豪泛泛地捐赠不同,福建富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热衷于回乡办学。
此次榜单上,几十年来已经捐赠140多亿元的著名“中国首善”、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很少见地没有上榜,让人意外。但其实,去年他做出了一个相当重磅的捐赠——斥资100亿元,筹集耀祖科技大学。
没有上榜的原因是,该笔资金由他发起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出资,之前,他的捐赠就主要捐赠给了这个以他的父亲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此,河仁慈善基金会暂停了其他一般性的捐赠项目。
去年底,福耀科技大学已经完成选址,开始进入建设期。地址在福州,曹德旺就是福州福清人,他也是从福清起家的。
这位已经76岁的富豪,以办学的方式回报乡里的决心可见一斑。
在今年的慈善榜上,一位来自泉州的富豪,捐赠 了101亿元,排名第四位。虽然之前的捐赠 额没这么惊人,但他早在很多年前,也拿出不少资金回乡办学。
他就是安踏的丁和木,安踏现任掌门人丁世忠的父亲,安踏是在丁和木创办的鞋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03年,当时已经66岁的丁和木,就以父母的名字,设立了晋江第一个村级慈善基金会——岸兜玉厚阿瑞慈善基金会。岸兜是丁和木出生地的村名——泉州晋江陈埭镇岸兜村,玉厚和阿瑞是他的父母的名字。
该基金会主要用于资助村里的特困群体,也包括困难学生家庭。
2010年,丁和木又捐赠750万元,在村里建设了阿瑞幼儿园,也是以母亲的名字命名。后来在一次参加阿瑞幼儿园的活动时,一时兴起,他叫人拿来毛笔,写下6个大字——
一切为了孩子。
2015年,丁和木还分别向陈埭民族中学和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捐赠了1600万元和800万元。
由此可见,他早早开始支持家乡的办学。
去年12月,丁氏家族宣布捐赠100亿元,设立以丁和木与妻子林乌敏的名字命名的“和敏基金会”。首个项目是斥资20亿元在陈埭镇建设和敏医院,不知道未来他会不会将更多资金用于家乡的办学。
还有一位排名第5位的福建富豪,捐赠了34亿元,大部分也用于家乡的办学。
他是厦门源昌集团创始人侯昌财,出生在泉州南安罗东镇。
去年,他与泉州方面签约,捐赠60亿元,用于建设“泉州高水平大学”,其中已经确定20亿元,用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安新校区的建设。
显然,他此举也是为了家乡办学。
而早在2017年,侯昌财就在自己的家乡罗东镇建设“南安昌财学村”,将原来的昌财幼儿园、维新小学、罗新中学进行迁建、扩容、整合等,总投资达3.4亿元。还出资2亿元,引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资源。
如今侯昌财对“学村”的投入已经超过6亿元。
另一位上榜的福建富豪,也因为向家乡捐赠办学而榜上有名,大名鼎鼎的“夹克大王”劲霸创始人洪肇明。以2.2亿元的捐赠额,名列第26位。
他也来自泉州,1935年生在晋江英林镇,早年种过田,当过生产队长,1970年代,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做起了小买卖。1980年,和几个兄弟一起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作坊,逐渐打造出劲霸。
去年2.2亿元的捐赠中,有2亿元是捐给了家乡的英林中心小学,用于为这所成立于1930年的小学建设新校区。今年3月,新校区已经开建,洪肇明将采取“交钥匙”的方式,承包了学校的全部建设。
洪肇明说,他希望家乡的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我读到小学三年级时不得不辍学,那时家庭困难啊!
近年来,很多企业老板捐款捐物,用于公益事业,也有很多是回馈乡里的,比较常见的是,助力家乡的经济发展,甚至直接发“红包”。这当然很值得称道。
相比而言,福建富豪似乎有着更加深厚的回乡办学的情节,从当年的陈嘉庚,到如今的曹德旺、丁和木等,都是如此,而且很多是资助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少年强,则中国强”,或许,他们更看重的是“从娃娃抓起”。
你怎么看福建富豪的这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