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条条岭煤矿 传说(六)

六,“杆子他妈“的传说

   已经是七十年代了.矿区的规模越来越大,露天大坑基本形成,露天矿区生活区从起初的北泉生活区,开始搬迁到西工地(现在的矿区中心区).人员也大幅增加.有一支几千人的专业队伍来到了矿区.不过,人们的生活依然艰苦.尤其是住房.

大批来的人没有住房,尤其他们是带有大批家属的.没有家属的单身住西工地的单身宿舍.而第一批来的家属都住在北泉大食堂.大食堂每家每户用凳子隔开,里面有几张床,孩子大人都挤在一起.吵吵闹闹,热闹的很.夫妻间的性生活一般也只能很节制.不过,其中有一对年轻夫妻,天刚黑,大家还没有入睡,他们就干上了,其他的娘们很有意见.骂他们死不要脸.

 自建房

住在大食堂当然只是暂时的、临时的现象。大批员工的到来以及原来的员工的成长(1958---1970)员工要结婚成家,家属房的建设就是一个大问题。在公房建筑跟不上的情况下,矿区出现了大批的自建房。 所谓自建房,顾名思义就是员工自己盖的房子。

戈壁上土地有的是,所以土地不成问题,不用批,不用买。你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就行。 房梁、门窗等起初都是单位给的,以后有的是从农村买的,有的就是矿山上的坑木,道木做的。那个时代矿山上对工人管理不是很严的,反正是公家的,也是人民的嘛。人工,就是亲朋好友、同事;有的单位有时还会派些人来帮忙。

房顶房墙垒好后,架设好房梁,翎子,铺设好一些树条,或者荆笆上面压上几次泥土,房顶就算好了。 山墙房墙是由土块垒的。土块可以自己打,也可以购买。墙垒好了,再在外面用泥抹平,刷上白灰,墙就好了。(看上图,有一处没有抹泥的地方,土块就露在外面)

前面说过,条条岭矿区在天山脚下的慢坡上,如果说北泉还是一个平台。那么西工地(现在的条条岭的中心区)有3%坡度。现在矿区的街道都是北高南低的慢坡。而东西方向也不平坦。戈壁上的南北山岗虽然不高,但也无法完全推平。所以我们看到现在东西向的道路也是忽高忽低。

   我现在要说的是,我家的自建房是建在一个山岗上。南面、西面是下坡。在西面的沟里有一大片自建房。   那一大片子自建房就是 那一支几千人的专业队伍来到了矿区以后形成的.以后形成的。杆子他妈,他们一家就住在那一片自建房里。他们家有5个孩子,连大人就是7个人了。

      中国的劳动人民是非常勤劳的。在那一片自建房的东边紧挨着我家住的山岗边 他们开发了一片园子,种点素菜,在那个供应十分紧张的年代,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有一点,我要讲一下。那就是水源问题。  戈壁原本是没有水的,条条岭的三个生活区,北泉与塔拉奇个各有股泉水而西工地没有泉水,水是从天山上引下来的。    西工地是未来的矿务局中心区。人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电厂发电需要水,矿务局为此花了很大的力气,修渠,建水库。在那个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艰苦的工程。   另外,我们那个时候水管也不是接到家家户户的,而是5---10栋房子一个水管,我们那时候是要天天挑水吃的。 就是八十年代以后,水管子接到家里以后,我们员工的生活用水也是每天供应2小时。

       条条岭的天气冬天很冷,时间业长。从九十月份就开始冷起要冷到第二年的四月。严冬时气温在零下20---30度之间。所以在外面的水管子极容易冻坏。   早先的水管子是有开关的,可是在实践操作时,总是经常弄坏,再加上冬天水管子总是冻坏。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谁的责任,老百姓不能一日无水,所以在实践上总是有些水管子是长流水。(只有长流水,水管子不会冻)

     戈壁滩上的土地只要有水就能长草,长庄稼。水往低处流,所以在坡下,紧挨着我家住的山岗下边出现了一片菜园子。  菜园子是私人建造的。你一块,我一块。中国的农民是勤劳的,但也是各顾各的。这些地都紧挨着,界限不清,也经常为用水发生纠纷。 有一次我回家从那片菜园走过,看见有两家人家在吵架。我这个人爱管闲事,就去拉架去了。从而认识了杆子他妈。,

    有一个周日,我正在家看书 杆子他妈抱着一个孩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到我家。我赶紧拿了一个凳子让她坐下。杆子他妈坐下后,对我说:“王叔,你能不能帮我写封信啊?”。  我说:“可以,可以”。于是我给她写了封家信。以后杆子他妈就常到我家,让我给她写信。

     有一次写信的时候,她说,其实她以前读过书,还读过师范,当过老师,只是以后放下后,很多字都写不了了。  她的这番话认让我大吃一惊。 时间久了,我才慢慢的知道了她的一些事。

    杆子他妈名字叫高兰芝, 是河北省正定县南牛乡后塔底村人,出生在1933年。民国26年(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占正定县城,杆子他妈 高兰芝,才4岁。  1938年八路军进驻正定县。建立起抗日政府,驻正定县后塔底村,属晋察冀边区第四特别委员会。高兰芝他爸就成了了乡政府组织的民兵中的一员。抗日战争打的很残酷。敌人的疯狂扫荡,我们的地雷战,地道战,敌后武工队与敌人斗智斗勇,与敌人斗争。对敌斗争不是现在电视里演得那么轻松。高兰芝的父亲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她的母亲也在敌人的扫荡中被日本人打死了。高兰芝跟着她的姑姑东奔西跑的坚持到1945年,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可是国民党又挑起了内战,

  1945年9月,国民党占领正定县。 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县城。  1947年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县城,在城内建县政府;1947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县城后又退出;这种拉锯式的战争让人们没有办法过安定的生活。1947年10月26日,正定县城第三次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才开始安定下来。人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抓生产,支援前线;一方面抓学习,提高人民的生活。政府不单举办扫盲班,还办学校,在他们村里办了小学。政府找到了 高兰芝,给她生活费,并安排她上学。可是 这时候杆子他妈 高兰芝,已经是14岁了。

   孤单的人生,孤独的性格.

   杆子他妈,高兰芝在六七岁的时候,在一次鬼子大扫荡的时候,她母亲带着她与她的二个哥哥与乡村里的人们一起逃难的时候,被鬼子追上,堵在一座庙堂里.

    虽然她侥幸逃过一劫,但鬼子的疯狂枪声与嚎叫声;,大人与孩子们的恐怖的叫喊声;以及那鲜红鲜红的鲜血却总是刻印在她的脑海里.恐惧让她的心灵受到深深的伤害. 当她被人们从尸体里翻出来的时候,她好像已经傻了.她满身都是她母亲的血---那已经发黑 已经凝固的的血.

   她恍惚了半天,看着人们在搬运着的尸体,突然想起了他妈妈 哥哥,她大声的叫喊,哭叫着去寻找.  一个战士抱住了她,把他带一个大坑前,对她说:"别哭了,他们都已经埋了"

   眼泪已经哭干,嗓子已经沙哑.战士们看着一脸无助的孩子,说"别哭,别哭.你看,你不是还有我们吗?"。 战士们给他洗了澡,换了衣服,给她送去吃的食物.慢慢的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高俊喜".

    "是后塔底村的吗"

     "是的"

     "你爸呢?"

     "我爸是民兵,不在家.".

    "你爸叫什么名啊?"

     " 高顺子".

     高顺子".是后塔底村的民兵队长,这时已经在反扫荡中牺牲.部队看到高兰芝是高顺子的孩子,现在父母双亡,格外心疼.可是部队又不能带着一个六岁的孩子作战.于是寻到孩子在南牛乡的姑姑,托她照顾.

    高兰芝到姑姑家以后,还是经常做噩梦.在枪声,人们绝望的叫喊声中,母亲压倒在她的身上,热乎乎的血喷在她脸上;她母亲微弱的声音在说,不要吭声,不要吭声.    这个噩梦总是挥之不去.她总记着,"不要吭声".本来不爱说话的她  总是沉默的跟在她姑姑后面.害怕再失去她姑姑.帮着姑姑做家务,帮着种地干农活,一直到1947年解放.政府找到她,对她说,你上学去吧.

 14岁的 高俊喜与六七岁的孩子一起上小学。个子要比那些孩子半截。人家跳皮筋,她那么大的个,只能站在边上看着,人家也不可能带她玩。年龄的差别也让她与孩子们玩不到一起 。 本来不爱吭声的她,自然是越来越孤单。

    从小学到初中,她总是比同学们大六七岁,她总是孤单的一个人.从而她的性格很孤僻。   中国的农村尤其在那个时候一般结婚的年龄都很早,女孩子十七八岁都已经出嫁了。可是 高俊喜一直在读书。14岁读书,小学毕业已经是20岁了,是选择结婚还是读书, 高俊喜选择了读书。

    1956年高俊喜23岁 初中毕业,在农村这个年龄找对象就很难了。尽管政府安排她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然而,她的婚姻问题仍然很难解决。   村里的年轻人结婚一般是男的不超过20岁、女的不超过18岁。像她那样的年龄在村里找对象是不可能了。  1958年她姑姑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那是一个30岁的工人,名字叫王来福,家就在正定县。不过,王来福不是在正定县上班,而是在内蒙一个煤矿上上班。受过公伤,身体一直不很好,对象也一直没有找到。

    高俊喜这时已经25岁了,那时候,这个年龄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挑的了。王来福身体不太好,也没有文化,但毕竟是工人,每个月有几十元的收入,这在那个时候也是一笔固定的收入,要比农村好多了。高俊喜就同王来福结婚了。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人们以为共产主义就要到来了。然而好景不长,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农村里几乎没有粮食吃,处以一个大饥饿的状态。农村小学没有粮食,也没有了学生。高俊喜也怀孕了。教不成书了。于是高俊喜辞去了教师,把户口搬到了内蒙古王来福工作的煤矿上,做了矿工家属.王来福上班,高俊喜在家买菜做饭洗衣服,做家务..

   我们中国,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都是一个短缺经济的时代.。三年自然灾害,,尽管煤矿上有粮食定量,但没有任何副食品供应.没有油水,是一个人是怎么吃都吃不饱的年代.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我们国家依然是一个什么都需要票证的年代,。     1960年高俊喜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可是王来福要上班,在矿上他们也没有亲人照顾,    所以高俊喜生孩子后,尽管由于营养不足,身体一直很差. 可高俊喜三天后就下地了.要给自己做饭啊.   高俊喜从小就是一个在苦中泡大的人,她不怕苦,.生活的艰苦又让高俊喜成为一个十分勤劳的人..高俊喜到野外去挖野菜,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养鸡,养猪,------.

   高俊喜的个人经历让她沉默寡言,不会交际,不会处人.不善于跟别人打交道.她也没有什么理想,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高俊喜尽管读了初中,但依然是个没有摆脱中国封建意识的农民.她结婚后,与所有的中国农民一样连续生了5个孩子,------.只想过一个安定的日子.但实际上她的家总在流动.安定不下来. 这是因为高俊喜的男人王来福的工作地点总在换-----王来福的工作单位是一个建设露天煤矿的单位,露天煤矿工程处.一旦露天煤矿建成了,可以大规模出煤了,他们会把煤矿移交给露天煤矿,而自己又走到一个新的地方,一个荒凉的还没有开发的地方,地下拥有煤层的地方去建矿..----这就让高俊喜的家总在流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要搬家了. 所以他们总好像在过着临时的,凑合的生活.

     高俊喜的第一个孩子是在1960年老家生的,自然灾害期间,为了糊口,不但要在生产队里干活,还要到处寻找野菜,有的粮食就尽量先给孩子,自己通常是胡萝卜,南瓜过日子; 第二个孩子是广东茂名生的,第三个孩子是在内蒙平庄煤矿生的.1962年以后生活好一点了,但一个人要带三个孩子,高峻喜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生火,买菜做饭给孩子做衣服,做鞋.不读书,不看报,也由于高峻喜老家没有什么人,几乎也不写信,再加上他们生活的地方都是很荒僻的地方.高峻喜远离了文字,文字也远离了她..

  当1966年她跟着王来福到了条条岭煤矿时,他发现自己连信也写不来了..    中国字,汉字,如果长久不用,不写,不看,很多字我们都不会写了.这对于我们下层人民是常有的事,不过,像杆子他妈,那样从一个曾经当过老师,到连一封信都写不了的情况,确实少见.这实在值得我们注意。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杆子他妈的经历就是我们的镜子.

   

搜索建议:条条岭煤矿 传说  条条岭煤矿 传说词条  
热议

 交通事故认定书如何申请复核

应当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异议,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应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