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一位行业好友发来这么一条消息:「你觉得L4自动驾驶遇冷了么?」(大概是这意思)
我想,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短短两天,两件大事。
10月26日,Mobileye骨折上市,估值167亿美元(估值最高时500亿美元)。
10月27日,背靠福特大众两大造车巨头的L4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倒闭。
自动驾驶行业刮起了一阵刺骨的寒风。
01 Argo AI的倒闭
10月27日,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倒闭了。
当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些震惊。
因为在印象中,Argo AI这家公司实力还不错,而且很有背景背靠大众和福特两家巨头。
即便如此,Argo AI还是倒闭了。
倒闭的理由也很简单: L4自动驾驶落地不及预期, Argo AI失去了来自两大客户信任以及财政支持。
2017年投资Argo AI的时候,福特预计2021年就能将L4自动驾驶技术广泛推向市场,但很显然,这一步并没有实现。
福特 CFO John Lawler 这样说道:「采用L4自动驾驶技术的业务盈利需要 5 年以上的时间。」
福特透露,在对Argo AI的投资上,损失了27亿美元。
那么,得到了什么呢?
人……人才,应该算是财富吧。
福特在其财报上这样写道:「Advanced L2+/L3 systems are already providing real customer benefits,powering rapidadoption and expanding our revenue and profit possibilities.Farley said Ford will hire talented engineers from Argo Al as that company is wound down to expand and speed development of those opportunities. 」
「先进的L2+/L3系统已经为客户提供了真正的好处,推动了快速普及,扩大了我们的收入和利润的可能性。Farley说, Argo Al倒闭后,福特将雇用该公司优秀的工程师来加速这些技术的研发。 」
虽然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听起来还是有几分鞭尸的意味。
想当初,在与Argo AI合作期间,福特更是多次盛赞Argo所取得的进展。
算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福特的心被伤透了,但依然「乐观」。
福特CEO Jim Farley说:「我们对L4 ADAS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大规模盈利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we won’t necessarily have to create that technology ourselves。(我们不一定非要自己创造这项技术)」
临了,福特还是做了一个体面告别:我会好好用好Argo AI团队的人才。
Argo AI的故事,至此落幕。
02 L4自动驾驶公司何去何从?
但Argo AI的倒闭,却只是一个开始。
主机厂以及投资者们都会重新审视和评估L4自动驾驶这一技术未来技术。
至少,目前能够看到的是,投资者预期在下降,观望情绪浓烈。
君不见,另外一家寻求部分或整体将公司打包出售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Aurora,估值已经从高点的200亿美元缩到了现在的不到24亿美元。
此外,主机厂们对于L4自动驾驶大规模量产落地的节点判断也会趋于理性。
福特这边,已经确定了接下来会加大力度在L2+/L3的迭代路线上。
对于主机厂来说,L4还太远,渐进式才是当下最重要任务。
同时,Argo AI的退场,也为其他L4自动驾驶公司敲响了警钟:
1、短期内L4自动驾驶无法实现大规模落地;
2、单押L4自动驾驶,死路一条。
虽然有些L4自动驾驶公司不愿接受这一点,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
各大自动驾驶公司的融资甚至是接下来的战略方向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对于国内L4自动驾驶公司来说,向投资人讲L4落地的故事已经不管用了。现在, 投资人要看的是你量产、落地、自造血的能力。
03 国内自动驾驶公司在做什么?
相比于国外公司的木讷,国内诸多L4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开始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扩张:原本布局Robotaxi的,开始把手伸向Robobus、Robovan等同行地盘,此外,也有些公司躬身入局辅助驾驶的量产中。
也没别的意思,只为找条活路。
百度Apollo
先从大佬说起,作为国内自动驾驶公司领头羊,同时还有百度作为靠山,百度Apollo压力相对小一点。
百度Apollo已经在多个领域布局了自动驾驶,包括Robotaxi、Robobus、无人货运、智能矿山解决方案等,我们主要看两大块,Robotaxi和高级别辅助驾驶。
Robotaxi: 有自己的出行品牌萝卜快跑,截至目前测试总里程超过3600万公里。已在北京、重庆、武汉、长沙、阳泉等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其中重庆、武汉已实现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总订单量超过100万单。
此外在今年7月,发布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成本仅为25万元(对比之下,上一代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成本为48万),2023年将率先在萝卜快跑上投入使用。
高级辅助驾驶: 早在2020年12月,百度Apollo推出了智驾解决方案,用L4 自动驾驶技术(Apollo Lite)「降维」释放到辅助驾驶领域目前已经形成AVP、ANP解决方案。
百度AVP(由HAVP记忆泊车,APA自动泊车,RPA遥控泊车三大核心功能组成)已经在威马W6、广汽埃安(全系车型)、长城哈弗神兽实现量产,年底前将在欧拉猫系列、坦克5OO(APA/RPA功能)应用。
行泊一体ANP2.0(高速NOA+AVP),已经确定上车的客户,包括威马、比亚迪、岚图以及集度(ANP3.0)。 今年9月威马W6量产,12月比亚迪量产,23年岚图和集度实现量产。
小马智行
小马智行有Robotaxi和无人货运(小马智卡)两大业务板块。
Robotaxi: 有自己的车队,同时接入如祺出行(广汽)、曹操出行(吉利)以及T3出行(背靠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三家央企),开展无人车运营。
无人货运: 与中国外运成立自动驾驶智慧物流合资公司青骓物流并开始运营;与三一重卡成立合资公司开展L4自动驾驶重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共同打造高端自动驾驶重卡品牌。
轻舟智航
轻舟智航旗下有三大块业务板块:Robobus、Robotaxi、高级别辅助驾驶。
Robobus: 轻舟智航龙舟ONE 目前已在苏州、深圳、武汉、北京、无锡、嘉兴等10座城市开展测试及运营。
Robotaxi: 联合T3出行启动无人车公开运营。
高级别辅助驾驶: 5月品牌日推出第四代量产车规级自动驾驶方案:DBQ V4,成本最低的那款可以低至1万人民币。
元戎启行
元戎启行旗下也有三大业务:Robotaxi、无人货运、高级别辅助驾驶。
Robotaxi: 自营车队,和东风汽车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此外还接入曹操出行平台。
无人货运: 2021年12月,元戎启行推出全新的L4级自动驾驶前装解决方案,成本不到1万美元。2022年6月,与德邦快递达成合作协议,元戎启行的自动驾驶轻卡将为德邦快递提供为期一年的常态化的货运中转服务。
高级别辅助驾驶: 2021年12月8日,元戎启行发布了面向前装L4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DeepRoute-Driver 2.0,暗示可为主机厂提供高级别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Momenta
Momenta是目前L4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前装量产落地做得较好的一个。
最开始,就确定了两条腿走路,左腿量产自动驾驶Mpilot,右腿完全无人驾驶MSD。
量产自动驾驶Mpilot: 已经在造车新实力智己量产上车,长城高端电动车品牌沙龙汽车机甲龙也应用Momenta技术,
此外,比亚迪还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后续应该也会在比亚迪车型上量产应用。
完全无人驾驶MSD: 与享道出行(上汽的)合作,是其L4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并参投享道 B轮融资。
魔视智能
不同于其他L4自动驾驶公司,魔视智能从一开始就和前装量产走的比较近,乘用车前装、商用车前装以及后装均有涉猎。
不过一直都很低调。
直到与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巨头大陆集团达成合作之后,魔视智能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今年6月,魔视智能获得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巨头大陆集团C轮战略投资,将共研智能出行解决方案,预计于2023年在中国乘用车主机厂的车型上实现量产。
显然,在国内自动驾驶公司中,魔视智能的这一步走得很成功,有巨头供应商做背书,持续稳定的订单将带来更充盈的正向现金流。
文远知行
在这批自主L4自动驾驶公司中,冲的最狠的,要数文远知行。
在文远知行身上,你能看到满满的求生欲(PS:不是贬义)。
光在无人驾驶领域,文远知行已经布局了包括 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 等好几个无人驾驶应用领域,真的是遍地开花。
此外,和上面的魔视智能一样,文远智行也绑定了一位国际供应商巨头博世,双方将会共同推进博世中国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加速落地,瞄准的正是福特准备发力的L2-L3级自动驾驶。
而在此前,文远知行并没有这项高级辅助驾驶这项业务。
不过,即便已经有这么多门路,文远知行依然没有停下来扩张的脚步。
10月25日,文远又和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下称“HTWO广州”)、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运集团”)签订氢能无人驾驶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联合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示范区,在氢燃料电池无人驾驶环卫车等工程车辆及网约车领域创造需求。
总之,为了活下去,国内L4自动驾驶公司真的是用尽了全力。
在L4盈利无期,多尝试总归不是一件坏事。万一在试探过程中,找到新的赚钱门路,也说不定。
04写在最后
L4自动驾驶公司的业务运营,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输血,但是经此一事,投资人的钱没有那么好拿。
开源+节流是接下来的主旋律。
很多L4公司在布局高级别辅助驾驶(L2-L3),这一块的市场非常广阔,同时已经成为最热门赛道。
以行泊一体为例,且不说国外巨头,国内已经有十几二十个自主供应商在做。
只是,对于L4自动驾驶公司来说,想要拿下车厂的单子,并没有那么容易。
这里面也有很多know-honw。公司的工程能力、系统的成本、性能,这是车厂看重的几个维度,但这些都是L4自动驾驶公司的短板。
而且,一套可用的前装量产自动驾驶从设计、研发、测试再到量产需要几年时间。
此外,一般主机厂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想要进入供应商白名单,需要费一番周折。
以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禾多科技为例,2019年下半年与广汽搭上线,为了与之合作,禾多用1年时间通过广汽严苛的认证标准。2021年6月,禾多与广汽签订了量产定点,今年年底开始,搭载禾多自动驾驶系统的广汽车型上市。
大家可以看看这前前后后花了多长时间。
L4自动驾驶公司想要的「降维」,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像文远知行绑定博世,也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借着这个契机,逐步提升自己前装量产各项能力,后续也可以自己对接车厂。
大浪淘沙,Argo AI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提两点建议吧:
1、之前经常强调的:如果可以,抱紧主机厂们的大腿。努力拿主机厂单子形成稳定造血能力,持续提升自己技术能力,形成正向循环。
2、没有华为的命,不要有华为的病。虽然我们说智能化大潮下,供应链关系重构,但现阶段主机厂依然是爸爸,所以各位未来的自动驾驶供应商们一定要摆正姿态。
最后,祝各位好运。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这对我的创作有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