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What"s past is prologue.
——莎士比亚《暴风雨》
一、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名伦敦证券经纪人,家底殷实,有个漂亮老婆,两个儿子也健康快乐,典型的成功人士。
一天,这哥们突然消失了。大家于是都惊叹于这哥们掩饰的如此之好,之前咋就没有露出任何外遇的迹象,这会儿肯定是和人私奔了。他的老婆不甘心,于是派人去找,最后在巴黎给找着了: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面黄肌瘦、邋里邋遢,租住在狭小廉价的公寓里。
查了半天,发现没有外遇这回事——这哥们居然天天都在画画,画的很糟糕,无人问津,经常连饭都吃不上,还差一点病死。百般劝说,死活不肯回伦敦。
后来还去了远在天边的南太平洋塔希提岛。
在当地,他娶了个土著姑娘,搭了个草棚,继续他心爱的绘画事业,最后得了麻风病非常痛苦地死去,死前交代了土著老婆把草房和画作都付之一炬。
这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据说是以印象派大师高更为原型的创作的故事。我理解成一个典型的中年危机事件,相比现实中的中年危机,要更激烈、更戏剧性一些。思特里克兰德们的所谓的中年危机,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我试着剖析下可能的成因。
首先是生理机能上的衰退,以中年男性为例,发际线日渐后退,精力大不如前,动不动会累、总是力气不够,眼睛开始老花……衰退的迹象日益明显,似乎死亡就在前面。
这些生理上的变化会让人产生焦虑感。
其次是心理上的。
还是以男性为例,夫妻关系上,已经没有刚谈恋爱和新婚时的新鲜感,进入了所谓的N年之痒,老婆的角色日益从爱情和情爱的对象变成了家人、亲人,于是乎外遇事件的概率陡然上升;孩子的学习不好,天天还刷手机,为这事家里经常鸡飞狗跳,无疑会给你添堵;工作上日复一日、了无新意地例行公事,激情不再,人生的价值感正日益丧失;事业上与自己预想的并不一致,离理想状态总有很大的差距——能力跟不上野心,往往就会滋长出焦虑和压抑。
最后一种可能,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变化,让你早年间基于原生家庭、小范围人脉圈、人生经历形成的各种观念变得老旧而不合时宜,即便你生理上状态良好,历史的进程和变化的文化会让你变老。
比方说,70后、80后的成长周期正好与中国经济腾飞期高度重合,容易产生“明天一定比今天好”的错觉,当突然面临着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上世纪90年代前后日本,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分水岭,逐步进入了所谓的“失落十年”。
如果以上问题你一概没有,恭喜你。
二、人在中场,停下想想
即便你没有显性的中年危机,我还是强烈建议你要停下来想一想,理由如下:
第一个理由,是中欧宣传材料上的这句口号:未来的答案,不在过去的成功里。换种说法:未来不是现在的延长线。既然未来不是现在的延长线,我们就不能沿着之前的惯性走,就要停下来好好想想,未来的路线到底应该怎么走。
第二个理由,人生百年将成为普遍现象,你活不了百岁,只要别太糟蹋身体,活个八九十岁是大概率事件。想想过去一百年来中国的变化,从中华民国到新中国、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从加入世贸到中美冲突,变化从未止步。
未来的五十年究竟怎样,没人说得准。我们不能一味埋头苦干,要有历史感,不同历史阶段干不同事情、干法也有不同,个体之于时代来说,是渺小的,我们只能顺势而为。
人生百年,还会产生一种有趣的现象:个人的寿命要远长于公司的寿命。超过20年寿命的公司很少,当红期超过10年的公司也少。不是你想不想变动职业和岗位,而是现实逼着你要变。
这两个理由决定了你最好停下来,重新思考下人生每个方面,包括事业、家庭、兴趣爱好、朋友等等。以事业为例,如果不假思索的话,你可能认为自己的事业会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如图1所示。
但事实上,你的事业线是走向停滞甚至下坡状态的,如图2所示,如果按照未来实际曲线1的状态走向,事业还马马虎虎能够维持现状。但很多情况,实际的走向更接近于未来实际曲线2。
如果衰退在所难免,你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第一曲线尚未到最顶点时,你就开始准备第二增长曲线,也就是图3中的A点位置就开始着手准备,未雨绸缪。道理是简单的,但现实却很困难,因为你在A点位置时,一边看到的是现有事业仍旧处于上升期,但你隐约感觉未来可能会下降;另一边如果启动新的事业,也有逐步爬升的过程,新创事业就是个丑小鸭,一开始看上去还不如现有的事业有规模有体量。
这样,你就容易陷入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从A点到B点之间、两条曲线包围起来的区域,就是进退两难区。能够在A点启动第二增长曲线,要看你的眼光、勇气和决心了。
你可以用这个人生曲线图来分析下现状和未来的各种可能,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说明第一曲线仍旧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开启第二曲线;如果你对第一曲线保持稳定状态觉得可以接受,也不用着急开启第二曲线。
三、人生下半场,六样大不同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中年危机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时,也有人陆续开始著书立说,提出了人生从四十岁开始的观点。
对于陷入中年危机者,这样的观点的确可以宽慰、鼓励他们走出危机,走向更加富足、更加健康、更加自信的状态。凡事都有两面性,消极的一面是中年危机,积极的一面是40岁的人生,身体状态虽不如30岁时,但也相对较好,脑力则处于巅峰状态,而且已经有稳定的家庭、有相当的财富和人脉积累,完全可以从容而淡定地享受人生接下来的三四十年。
图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流行的“人生从40岁开始”的观点
那么,和上半场相比,人生下半场究竟可以有哪些不同呢?
1、从被动到主动
相对来说,人生上半场是被动的,这种被动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你的原生家庭、你的朋友圈、你生活的城市和区域的风气和观念、你所接触的媒体、你所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塑造和影响着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种影响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日积月累地发生着,以至于会让你对很多事情有“本来就是这样的”的判断,而这些判断极有可能是片面的或错误的。
你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大学、工作、结婚、生子,整个轨迹基本上沿着社会共性的要求进行,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楚门的世界”里而不自知,人生就好比一场被人规定好的、框定活动范围的真人秀。
图5 电影《楚门的世界》(英文原名:The Truman Show)
来自内部的被动,就是你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常见的例子是,当你刷起抖音、快手来,一晃几小时过去了,你喜欢看某种类型的内容,系统就一直给你推荐,让你欲罢不能。有位老和尚告诉我,人有五大欲望:钱、名、色、食、睡。这些欲望的满足是短时的,满足之后有可能是无尽的空虚。能抵制这些诱惑,是很难的,想想让你不喝可乐、不喝酒是多么地不容易。
人生下半场,要从外部的框框和内部的欲望中,夺回自己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外部的框框是可以打破的,如果你担心被特定区域的不良舆论所控制,你完全可以去看更多地区的不同观点;你担心有历史局限性,则可以多读读历史,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更长的时间跨度上——1500多年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帮我们这些后来者总结好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你也可以打破欲望对你的控制,你完全可以选择保持良好的体型,而不选择喝可口可乐;你完全可以选择看书和朋友聊一席天,而不是一个人不断地刷手机、大吃大喝某些互联网平台给你准备好的“精神猪食”。
从来就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我命由己不由天。
2、从成功到意义
成功意味着用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满足你自己,意义是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人、让他人变得更好,这是Bob Buford的观点,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名为《人生半场:从成功到意义》的书(Half time: moving from success to significance)。
在临终前几年的演讲上,克里斯坦森问了一个天问:在你的人生落幕之时,上帝会用哪一条来评价你?他的答案是,上帝的标准是,你这辈子帮过多少人、让多少人变得更好,而非你有多少房子、票子,这些东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为了成功,所以你要讲效率,要有KPI管理,你需要用SMART原则拆解目标使之可落地,这些工具和手段本身没错,但真正要起到作用,都有个大前提:你做的事情是否真正有意义,能否让这个世界更好。如果对你而言,最美的曲线永远是不断上升的销售曲线,那么当曲线陷入停滞或衰退之时,就是你该焦虑的时候了。
而治疗焦虑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去教堂或公益组织里做义工,其本质就是利他,利他是具有疗愈效果的。
利他即利己,最终极的成功是你帮了多少人。
3、从空间动物到时间动物
你从乡下一路努力,到了县城,从县城到了省城,从省城到了北上广深,然后到了北上广深你还不满足,要从北上广深到不同国家去旅游,或者在北上广深的乡下再置办个院子。解放前的地主在不断买地,你在不断炒房。农耕民族的出身,容易让我们更多地活在空间里,而非时间里,我们对空间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对时间的敏感度。
在没有收音机、电视之前,人们百分之百活在物理世界里;有了电脑、手机,人们逐渐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活在虚拟世界里;最终,我们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活在虚拟世界里(和俗称的元宇宙相近)。虚拟世界占有统治地位,将会极大地消解空间的重要性,将会极大地提高时间的重要性。
究竟怎么理解一个人的命呢?时间就是你的命。你能掌握的时间,唯有今天和当下。一日即一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每一天的时间充分用好,在单位时间内有更丰富的产出和人生体验。我们都会珍惜自己的房产,也会珍惜口袋中的钱,但对于时间,我们就很容易去挥霍去浪费,会有种错觉,今天浪费完了还有明天呢。真正重要的是时间,是你的每一分钟在干什么。
我们要做时间动物,而不是空间动物。正如乔布斯所说,要把每一天都当成人生最后一天来过,你才能去想、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4、从表象到本质
我遇见过好几户这样的家庭,喜欢去外地旅游,会订个好酒店,到了目的地以后,就呆在酒店里不出门,呆个几天就回来。这样的旅游方式,究竟意义何在呢?我推断有可能是老爸觉得平时工作太忙,没能陪老婆孩子,于是要在假期补偿一下大家,给大家来个“大的”。
有段时间我自己特别想去北京的周边农村弄一个院子,然后周末可以体验“耕读世家”的感觉。理性想想,即便你有个农家院,一年又能去几次呢,根本就去不了几次。那么,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拥有一个农家院呢?是不是自己厌倦了重复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想逃离眼前的一切呢?
去别的城市旅游,或者到郊区的民宿里呆个周末,其本质问题是什么呢?如果只是因工作忙要对老婆孩子有所补偿,难道没有更方便的补偿方式吗,比如你给全家人做一桌好菜。如果去农家院和民宿的目的是为了逃离,那回到城里岂不是依旧很痛苦。最后,我的答案落到一个词上:recreation。
这词通常翻译成休闲,其实是不准确的。有这么两种解释,都更贴近本质:
recreation
1、refreshment or curing of a sick person,简单翻译成:对于一个病人的治疗和恢复。
2、force that allows individuals to consider and reflect on values and realities that are missed in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thus being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简单翻译成:让人对重要的价值和现实进行反思,这些反思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但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
理解了这个本质,你才能对自己的外地旅游和民宿之行进行正确的安排。而民宿业者也要意识到,民宿不仅仅是提供吃饭、住宿、景区参观,而是一种时间解决方案,这种方案根本在于各种活动安排,通过合理的活动组合让用户恢复身心的疲倦、停下来对生活进行回味、反思和思考。
人生下半场,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而要思考表象背后的本质。
5、从单专业到多学科
上大学,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专业。但真正参加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单靠一门专业的知识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更何况很多人的岗位根本和大学所学的专业八杆子打不着。
企业里经常讲创新,创新就是个多专业的事,不是单一的专业可以解决的。这是谷仓目前在用的创新定义,我们认为好的创新要做到这么三个方面:用户有需求、科技能实现、商业立得住。这个模型是从硅谷流行的design thinking中借鉴而来的。
图6 创新的三个维度
文艺复兴时期从思想到艺术各门类大师辈出,这其中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功不可没,这个银行家族富可敌国,对哲学、艺术、建筑各门类的赞助不遗余力,美第奇的宅邸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据说米开朗琪罗、达芬奇都是其座上宾,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互相激发,产生了众多全新的艺术观念、激发了全新的艺术灵感。
后人把这个现象总结成美第奇效应:当思想立足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叉点上,你可以将各种概念重新排列组合,组成大量不同凡响的新想法。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有个绝招——多元思维模型,运用不同学科展开思考,比如工程学里的冗余备份系统、数学里的复利模型、工程学里的断点、物理学里的倾覆力矩、化学里的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里的达尔文学说、心理学里的认知误判模型。我理解其实就是从不同的学科考虑问题。
人生下半场,单一的专业知识不够了,我们要多学科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科都要精通,而是理解每个学科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元知识”。
6、从“土鳖”到glocalization
新冠疫情之前一年,我去了趟美国,呆了些日子,从西岸一直到东岸,在旅途中脑海里浮现出这么个词:global(全球的)+local(本土的)=gelocal,转化成名词就是glocalization,直译成“全球本土化”。后来谷歌一查,发现之前有人造出了这么个词。
我们每个人都有出生地,你是河北的、我是浙江的;到了国外,你是墨西哥的,我是中国的。如果站在宇宙视角,我们都是地球人,这就是我非常推崇的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概念。
我们是中国人,这不应该妨碍我们做地球人,既然是地球人,则一切人类文化成果,你都可以吸收,一切人类的生活方式,有机会你都可以去体验。混血儿如谷爱凌人见人爱,你无法做血缘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混血儿,但是你可以做文化上的混血儿。
当然,你做全球公民的时候,也是无法摆脱你的家乡身份的,你从小在哪里生长,自然会带有哪个地方的烙印。
我平时爱读书,尤以商业类图书居多,仔细看看自己经常阅读正在阅读的图书清单上,以美国的最多,当然以翻译成中文的为主,最近开始买原版图书来啃。欧美在商业文明上,积累更多,我们要虚心学习,而不因为两国之间有所冲突摩擦而产生嫌弃。
新冠疫情给各国之间的交通旅游造成了困难,好在有互联网,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这里边还有个基本要求,就是外语要过关。我查阅了下,有6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有2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主要集中在南欧和南美洲。
剩下的就是德语、法语、日语。英语显然是最为重要的,对于未来之人,英语听说读写不过关,就是半个文盲。有余力的话,可以再学学其他几种语言,做个polyglot(多语言者)也很有趣。
我看了个TED演讲,说是只要用心和方法得当,每半年就可以学会一门外语。我最近开始学日语,按照目前的工作和时间安排,估计半年够呛,近期的目标是努力能够做到日常的生活交流,反正日本离得近,可以经常去,能交流很重要。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不同语言也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多语言思考的功用,有点类似于多学科思考。就像上面的recreation,你单纯用中文是很难理解的,最好直接用英文去理解。
再比如英文讲发明创造关键环节时经常用这么个词:synthesis,一查词典解释成“(化学)合成”,会让你一头雾水,其实质是把众多素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对象,说白了就好比花粉酿成蜜、木炭变成金刚石,这类词用中文解释就很啰嗦,用原本的语言去思考就简单得多。
四、人生四十方开始
讲清楚道理以后,我们发现人生下半场不仅不可怕,反而让人充满期待。
不过每个人何时进入下半场,却没有统一的时间点;每个人的状态发生质变的年龄,是有所不同的,有人60岁进入下半场,有人一辈子浑浑噩噩活在上半场,有人30岁就完成人生第一阶段的使命——这里讲的四十,只是个虚数,不是真实年龄,你可以把自己的年龄代入,都成立。
关键的标志,要看你的状态,究竟是为外力和欲望驱动、被动的活着,还是真正独立自主的活着;究竟只是为了追求世俗意义上的个人成功,还是从利他中发现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活在二维的地理空间和看得见摸的着的物质世界里,还是把时间当成你的命,拥有高度的时间敏感性,让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和体验更为丰富。
我的论述稍嫌理性,最后,我们用更有感染力的塞缪尔.厄尔曼《青春》里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也祝愿大家青春永驻: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宏伟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烦忧、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