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变味的网贷江湖
近几年,P2P成为了爆雷的代名词。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2014年的时候,一个年轻小伙子在多个网贷平台借了几百万元炒房,正当其发愁还不上贷款的时候,平台一个接一个倒闭,其贷款不光不需要还,还凭借2015年房产的增值,顺利实现财务自由。段子归段子,但是网贷平台审批不严的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很多人将这些不规范的平台当作是薅羊毛的工具,撸到就是赚到。除了审批不严,国内网贷平台一般使用资金池的模式,即所有出款人的现金都流入到一个资金池。而这些资金池的风控水平低下,这也让一些控制不住手的老板有机可趁。光2017年10月份,关停跑路的平台就有14家。借款人欠钱不还,平台老板卷钱跑路,苦的自然就是出款人。暴力催收则是另外一个混乱的来源。
今年1月中旬,某建筑工程学院大三的学生李同学,通过网贷购买了一台iphone,最初的金额不足6千元,后来还不起出现了逾期,只好借新还旧。后来越借越多,各种利息加起来竟然有近6万多。期间,不断有催收员恶性催收,言语中充满了威胁和暗示。李同学碍于面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里。然而随着债务越积越多,李同学内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4月份的时候,老李收到了儿子的一条短信:“真的对不起,爸,我累了,撑不下去了,我早就感觉会有这么一天,活着真的很烦很累,你醒来时我可能已经死了,我只希望您别太难过,死对我是一种解脱。”第二天,老李收到了学校的电话。“说是学校附近的宾馆有学生自杀,现场有李兴元的身份证,让家里人来确认。”李家三人连夜出发,在1月31日下午到达当地派出所,直接被带到殡仪馆,发现死者正是李兴元。薄纸一样单纯的少年,在网贷的诱惑和暴力的催收下,就这样白白的断送了性命。
网贷公司的窘迫
51信用卡在去年7月份于港交所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51人品贷"等,为用户提供涵盖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线上借贷撮合及投资的一站式个人理财服务。未来,公司还会引入保险公司向用户提供保险产品,多样化存款及理财产品,俨然一个金融小巨头。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51信用卡管家应用注册用户数达到8340万人,同比增长21%,累计管理的信用卡数量达到1.38亿张,同比增长16.9%。这一次警察抓人的事件,目前从网上流传的消息,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非法抓取用户数据。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刊发《整肃爬虫公告》的报道,近一个多月来,杭州、深圳等地公安出动警力,带走多家大数据风控平台高管协助调查。整个大数据风控行业风声鹤唳,从业人员人人自危。一些征信公司,大数据服务商纷纷暂停部分服务。
之前51信用卡就曾被曝光收到某银行发送的律师函。
笔者更偏向第二种可能:恶意催收。
之前网上就有爆料,51信用卡由于暴力催收,出了人命,于是整个杭州的互联网金融头部公司都要接受清查。毕竟如此大规模的抓捕,必然是出现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贷混乱的根源
网贷市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混乱的呢?中国的网络贷款市场兴起于2009年,彼时最早的网贷平台只有两家,一家是上海的拍拍贷,另外一家是深圳的红岭创投。2014-2015年,网贷行业开始高速发展,各大平台疯狂加大规模,其中一些平台风控薄弱,操作极度不规范,但是由于大环境好,很多问题都被掩盖。
2015年12月,宜人贷登录美国纽约交易所,成为网贷平台上市第一股。往后的几年,微贷网、拍拍贷等纷纷在美国上市,造就了一批互联网金融新贵。风光的背后,是大量的平台跌落神坛。几乎从行业的发展伊始,爆雷就一直存在。既有淘金贷、优易贷这种纯诈骗,拿了钱就跑路的平台,也有中汇在线、里外贷这种经营不善,无法继续运作的平台。
团贷网是上一个总部出现大量特警的网贷平台。
这个由史玉柱的巨人网络、A股上市公司九鼎投资领投,王宝强代言的P2P平台,在今年3月份还被评为"2019年3.15中国消费市场行业影响力品牌",然而半个月后,其实控人唐军就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上周统计局公布了三季度及9月的部分经济数据。
其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三季度的GDP增速,根据统计局,三季度GDP增速为6%。这一数据不仅低于预期的6.1%,不仅是1992年以来的新低,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挥别“6”时代,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
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放缓,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赚快钱的行业开始减速。相应的,网贷这种动动手指头就能获取高额年化收入的行业,自然就会重新洗牌。
一些风控做得不够好,完全靠行业红利野蛮发展的网贷公司,在潮水退去的时候,突然就会发现:我的钱收不回来了。
例如,今年7月首次向港交所申请IPO上市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公司就拥有一队包括约22000名实地及电话催收代理的庞大团队。
一旦管理不善,自然的就进化成要依赖暴力手段去达成催收KPI。
总结
2016年,"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资本市场竞相推动这一政策的实施。同时,香港试图挣脱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增长乏力的困局,为51信用卡这类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大开绿灯。客观的说,51信用卡赶上了一波政策的红利。然而就在上市一年零三个月之后,51信用卡就发生了如此尴尬的事件。无独有偶,今年先锋集团、上海银行也先后爆雷,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段子。
笔者相信这一系列的事件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经济放缓的一种体现。也许,真的要到退潮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