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严重一点,对历史缺乏敬畏之心。如果要宣传英雄,那就真实一些,不要给英雄加那些本来不属于他的东西。否则就干脆完全虚构一个人物吧。
霍去病是什么样的人物?是战无不胜的罕见将才,是英年早逝的少年英雄。他身上当然有珍贵的品质,值得被拍成影视剧。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激励了无数仁人义士,为国效忠,抵抗外敌。这是他的闪光品质,只要能把这些拍好,那就是一部正能量,宣传英雄的电视剧,不需要去增加别的什么。
但是,据说这部《霍去病》居然把霍去病描写成了在边疆从小兵一步步做到将军,可能他们以为因为外戚的身份被皇帝信任委以兵权“不励志“,可能他们觉得一个没有当过兵的人用兵如神“不合理”。但事实就是事实。霍去病和他的舅舅卫青一样,都是天生的战神,他们的才能就是天生的,你写他从小兵做起,就是罔顾历史,就是一种极度的傲慢。加上了这种经历,这也就不是霍去病了。如果要宣传英雄,难道要去宣传一个虚假的吗?如果觉得从小兵做到将军才是励志的,那你不要拍霍去病,你去拍狄青啊,不是一样吗?狄青才是从小兵做到将军立下大功的。把狄青的事情加在霍去病身上,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宰相刘罗锅
》片头写明“不是历史”)
其实我从来不认为历史剧一定要百分百跟历史一样,那是不现实的,而且完全真是的历史难免有些枯燥,大体三种历史类影视剧的虚构情况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第一种是不影响主线的人物情节,比如给主角加几个朋友,加两段感情戏。毕竟这的确是市场需求,可以理解,只要不颠覆主线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第二种就是纯粹的戏说,比如《戏说乾隆》,题目就告诉你这是戏说,比如《宰相刘罗锅》,开篇四个大字“不是历史”。那就没问题,因为人家说了这个不是历史。第三种,主题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人物只是作为配角出现。这问题也不大,比如金庸的武侠剧,里面的各种历史人物确实不必当真,因为基本这个故事与他们无关。而如果一部历史剧写明了就是讲某个历史人物,而且是歌颂一个正面的历史人物,你还要去虚构一些他根本没有的经历,还要去“迎合市场”而造假,那就非常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