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611《乙瑛碑》2

二、《乙瑛牌》笔法

上一堂课讲了使用拓本的问题,今天讲笔法。

你不要急着动笔,先想一想隶书有几根基本线条?

前人说:“篆书是一笔,隶书是三笔,真书是八笔”。这话怎样理解?

在五级课程最后一课,我解释过「篆书只有一笔」的意思,前辈认为,篆书不管你写多么复杂的字,线条总是保持粗细不变,所以叫一笔。仔细点分,它有直线,有弧线,再仔细分,直线有横纵,弧线有左右内向圈,也就是努和裹。但它们都没有打破粗细不变这个原则,好像你拿一根铁丝弯来弯去,总是这根铁丝。

至于真书八笔,那就是「永」字八法。「永」字在书法中分为八笔,这是八个基本点画。这时候「线条」转化为「点画」,大小粗细都不同,所以说是八笔。

那为什么说隶书只有三笔呢?注意,这里「隶书」专指八分。八分处于篆书和真书之间,是篆书过渡到真书的中介。

它线条比篆书复杂,如蚕头雁尾,这一笔篆书没有。但点画形态没有真书多,还在形成阶段。所以看起来八分好像很复杂,归归类只有三笔。今天就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2.1波势

先讲讲波势,这是八分的特色。波势的形状,可分为平放的波和斜放的波。平放的通常称之为横波,斜放的叫纵波。

二者只是角度稍有不同而已,写法是一样的,把横波的头抬起来一点,就是纵波了。

早期八分如《石门颂》多用篆书线条,从头到尾粗细一致,所以你看这个「者」字中间一笔,有波势,没雁尾。这个字横笔有五条,四条是平的,中间最长这条呈现为波浪形,所以叫波势,但收尾不像大雁尾巴,这是比较早期的八分。

到《乙瑛碑》中,雁尾特别巨大,如「臣」「空」等字。作者强调的不在「波势」,而转移到「雁尾」。这些带有雁尾的横画有个特征,收尾上边缘大致是平的,而雁尾下边缘接近于半圆。也就是说,《乙瑛碑》用了两种横笔:如「臣」字第一横,属于篆书线条,篆书线条可以画岀一条中线,这是对称轴,中锋行笔,左右对称,写岀来就是粗细平均的一条线。但下面一横,写到雁尾处是不对称的,这时不但要下蹲,增加笔心弯曲度,手腕还要侧向左,有所偏重才能写出大雁尾。

纵波写法和横波没什么不同,先写一个蚕头,然后一路战行,和「永」字八法「磔」一样,到最后收尾处,手腕必须在左,压大雁尾,然后回过来徐徐出锋即可。起笔、行笔和收笔,这是三节,形成「一波三折」。

《乙瑛碑》中有些字的波势和雁尾,和后来真书中的捺笔非常接近。真书一捺,不但继承了「一波三折」,而且收尾前特别粗壮,就是八分大雁尾的影响。

2.2横笔

隶书三笔,讲完了波势,剩下的就是横竖。先讲横笔,隶书横笔是继承篆书而来,写法一样。篆书和隶书的横,又称平画,但你仔细看看这个「臣」字上面三横,只有第一横是平的,第二、第三两横其实是覆势。

一级课程讲过,横笔有三条线,分别是覆、横、仰,有些书称为覆、平、仰。所谓「隶书三笔」中的「横」,其实是包括了这三种形状。

举例来说,《乙瑛碑》中这个「月」字,上面第一横就是覆势。「须」字,共有五横,除了最后一横,其他的都是明显的覆势。

《乙瑛碑》中覆势非常多,仰势比较少。这是各人习惯不同,《石门颂》中就有明显的仰势。这是各人习惯不同,《石门颂》中就有明显的仰势。前人所谓「横是隶书三笔之一」,是包括了横的各种样子,平仰覆都在内。

笔画少的字,通常会写得粗壮一些,《乙瑛碑》中也是这样,如这个「三」字。这三横看起来都是侧锋线,有同学问过我,第二横是不是挫笔收尾?第三横是不是方笔起?这拓本是二玄社出版的,看来同学的理解都对。但你对照一下文物岀版社的故宫王懿荣本,就会发现不是这回事。文物本上除了最后的雁尾,其他都是圆头圆尾的。

但文物本并非都靠得住,《乙瑛碑》有四个「三」字,最后一个「三」,二玄社和文物本完全不同。二玄社这一本左边有很大一块石花,文物本一点也没有。二玄社第二横是圆头起,文物本是尖头起,这就很奇怪了,八分横有尖锋起吗?这就是用拓本的痛苦,如果有真迹就没有这回事。

我们买来的字帖,都是剪裱本。如果你把字帖一条一条剪开,贴在一张大纸上,就可以恢复成原碑的整幅全拓,全拓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现在可以在计算机中做,方便多了。《乙瑛碑》东京国立博物馆有一张全拓,不用自己做。这是相当早期的拓本,从全拓本上可以看到,第四个「三」字旁确实有石花,这石花是从下一行「利」字那裹开始的。在整幅全拓上,可以判定故宫王懿荣本这地方有问题。

如果你把二玄社本的「三」和「利」两字找出拼起来,石花和东京博物馆整张全拓相同,和现在碑石情况也一致。而文物本的「三」和「利」两字拼起来,石花断了,显然有人补了墨,这地方纸面特别黑。补墨造成了三个结果:一是「三」字两横起笔变瘦,似乎是尖锋入纸。二是「利」字这一竖笔因为去石花,变成断开了。三是「利」字第一笔也短了一截,石面的斑剥完全失真,是用墨过多造成的。

所以《乙瑛碑》第四个字,应该照二玄社本去写。顺便说一句,二玄社本是明拓本,也是故宫收藏的。

临帖时还要注意,《乙瑛碑》中有些字的笔画特粗,如「制曰可」,「制」是皇帝的诏令,皇帝说「可以」。这三个字的点画就是特别粗壮的,当然是特意的,比较一下旁边的字,相对瘦多了。

《乙瑛碑》有三个「制」字,两个是瘦的,只有皇帝诏令这个「制」字,在原碑中还要换行,抬高一个字写,以示尊重。但这是政治,从书法角度看,两个瘦的是正常的,这个肥的线条臃肿,可能是写的时候多蘸了朱砂,也可能是用了侧锋三分笔,或者是刻碑时加粗的。临帖时怎么办呢?可以参照其他两个「制」字来写。使用拓本,要前后对照比较,不要盲从。

2.3竖笔

横笔有三种形态,竖笔也有三种:努、纵、裹。努和裹都是两个动作,先左后右,或者先右后左。中间这个纵,看起来只需一个动作。其实不是,经常是用「屋漏痕」写下来的。

有时候我们看见一个竖,如「卒」字中竖,好像是非常直的一笔下来,不要太相信,你另找一本好拓本来一看,完全不是那回事。颜真卿说行笔要像屋漏痕,这是大书法家的经验之谈。写字不要求快,重要的是求好。

再看这个「相」字,这个字有三竖,《乙瑛碑》中完全竖直的纵笔少,大多带有弧度,从左到右,第一竖是滚动,屋漏痕。第二竖是裹,第三竖反过来,是努。说起来都是竖,而实际上笔笔不同。

有方框的字,方框左右都有竖,大致左边用裹,右边用努。如果不是方框,但左右都有竖,也常常是这样写。如「问」字,包括了一个「门」,「门」字左右各有一竖,遥相呼应,写起来左边用一裹,右边用一努。

有人可能觉得疑惑,隶书三笔横、竖、波,捺笔归入了波势,那撇怎么不提呢?首先你要明白,所调横竖撇捺是真书产生之后的概念。

譬如说一个「行」字,真书你可以分出哪一笔是撇,篆书你怎么分?你会发现这概念行不通。《乙瑛碑》中的「行」字是这样写的,箭头所指这一笔,算它是撇呢,还是一个竖?当时人没这样概念,这就是一弧线。

又如「门」字,这里有金文、小篆、隶书、真书。小篆是李阳冰写的,竖笔一裹一努。隶书是《曹全碑》,左边的竖用了裹,右竖是纵。所以隶书的撇,可以归入一裹。

刚才说到「须」字,「须」字两竖是裹和努,那么「月」字呢,左右两竖当然也是裹和努。有人说「月」字第一笔是撇,其实不用这样细分。用真书点画名称去套用在八分上,有时套不上的。

简言之:

隶书只有三笔∶横笔、竖笔、波势。

撇归入竖笔,用一个裹来表现。

捺归人波势,平捺是横波,斜捺是纵波。

前人的归纳,还是很有道理的。

最简单的侧锋线是这样的,下笔以后保持粗细,尖锋在中间,前后粗细一致。

如果要变化,比如说开始的时候一分笔,慢慢变成二分,再到三分,前细后粗,这也是一种变化。那么还有一种呢,是中间的,中间下蹲重一点,然后再变细了。这些都是前后方向上的变化。

这条线经常用到,譬如说以前我们写冖头势,中间下蹲,站起来,在这个地方一个节点,调锋。冖头势,中间这个侧锋线,就是有变化的。

侧锋线条的变化,除了前后方向,还可以从左右方向来变化。

譬如说,下笔以后手向右,那么上面就肥出来了。反过来,如果下笔以后我手向左,那么就是下面肥出来了。这一种,就是写雁尾时候要用到。

你可以先练习波势,蚕头开始,沿着一个波浪形出。这是波势,但是雁尾不明显。

有些人写,他来到这儿,手一路向右,按重点,按重点,然后慢慢出。这个雁尾也不错,但是,它是平滑地过渡的。

《乙瑛碑》那个大雁尾,它是突然产生的,它前面看起来好像篆书线条一样,来到雁尾的地方,手向左,然后再向右,出。这个雁尾就是半圆形的,跟前一个不同。

搜索建议:
热评

 记一次课外活动作文

记一次课外活动作文记一次课外活动作文1在班队课上,班主任陈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次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挑战了我们的智慧,还使我们变得更团结配合。这个活动内容是这样...(展开)

热评

 逆水寒手游制作人谈颠覆MMO:已...

绝大部分MMO真的不好玩了。为什么?原因有很多,比如逼肝,日常课程表排得满满的,玩起来像上班;逼氪,不氪或者微氪玩家成了土豪眼里的小怪物;强迫社交,非得加帮会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