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好文:关于刀杆节的介绍(刀杆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刀杆节傈僳语为阿塔待,是泸水市境内傈僳族传统节日,包括上刀山、下火海两种绝技展示。2006年傈僳族刀杆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定于每年正月十五举行,是一种民间祈福活动,再现了傈僳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状态和勤劳勇敢不怕吃苦的精神。

历史渊源:明代外族入侵云南边疆,朝廷派出兵部尚书王骥带兵前往御敌。王骥与当地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很快驱逐了入侵者。后来王骥被奸臣害死。傈僳族人民为了纪念王骥的丰功伟绩,祈祷和祭奠为保卫边疆英勇献身的英灵,举行了上刀山、下火海活动。

刀杆分金柱和银柱,金柱稍长在左为阴,银柱稍短在右为阳,刀杆自下而上由阴间、分界线、阳间三根横木,36把砍刀和72朵杜鹃花组成。

点花、点刀、耍刀:正月十四日晚将上刀山所需花和砍刀放到祭坛上,人们在祭坛两侧敲打锣鼓。尼扒(傈僳语,意为祭司)口咬烧红的铁链绕祭坛两圈后,口含由清水、蒿枝、纸钱混合的水喷出云雾状,看花、嗅花,咬破公鸡鸡冠,把鸡冠血点在72朵花和36把砍刀上。随后模仿砍伐、削皮的动作,念咒祭金柱和银柱,两位扮马者手拿两把砍刀,刀刃朝上反背于身后作马鞍,尼扒喂好马后赤脚上马模仿骑马动作绕祭坛一圈。

扎刀:十五日清晨,将砍刀刀刃朝上用竹篾条扎紧固定在刀杆上。金柱和银柱顶端用长竹片连成半圆并用红布扎紧称天门,天门上挂一个装有36枚币的红包,拴一根铁链用铁锁锁住称锁天门。

设坛、迎花、祭刀杆:在祭坛上摆放供品,插上树枝搭成的半圆形花环,尼扒祷告、舞刀,男子们则敲锣打鼓,边舞边耍刀端着杜鹃花进场,随后在每把砍刀两侧各插一朵花。

竖杆、祭龙:众人拉绳,打桩,竖刀杆,尼扒到龙潭(水池或水沟)祭龙、请龙、取龙潭水。

上刀山:尼扒将少量草乌加入龙潭水中,口含并喷出云雾状。上刀山的3人在锣鼓敲击声中上马后用蒿枝擦脚底并赤足展示于众,随后依次上刀山,上刀第一人要开天门,解红布挂在身上祷告,取出五谷、糖果、钱币和鲜花抛向众人。下刀后直接上马再次赤足展示于众。

拆刀:宰杀洗净1只小猪和7只鸡供放在7个祭坛上,插上香,摆上酒和食物,尼扒祈祷后,登上刀杆从上而下依次拆刀。

下火海:点燃篝火,将一把铁犁和一根铁链放入熊熊烈火中,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唱跳。待篝火燃尽成火炭,勇士们便把裤脚捋过膝盖,两三人一组赤足踏入火炭中,有的口含火炭,有的手捧火炭,尼扒则抬着烧红的铁犁或口含烧红铁链绕场,活动达至高点。

来源:微游怒江

原标题:【非遗微观】怒江州国家级非遗名录简介 ——傈僳族刀杆节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吴薇

审核:祝小涵

搜索建议:好文:关于刀杆节的介绍  
热评

 涪陵榨菜有多少年?

根据真实历史记载,涪陵榨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起源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q...(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