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俗话说:“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要我说,只有在寒冬到来的时候,才看出来谁最抗冻!古语有云:“岁寒乃知松柏之后凋也”。
过去几个星期,硅谷科技业面临的困境难以想象,就连许多全球知名、前景看好的大企业,也无法抵御大环境剧烈变化,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如你所见,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刚一收购推特Twitter就主动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大裁员!
Layoffs.fyi是一个自COVID-19新冠疫情爆发,即开始关注全球企业裁员的网站,根据他们的数据来看,单单11月就有80家企业裁员、超过2万5000名科技人员失去工作,其人数规模远高于今年其他月份。
我们都看到了,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为了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爆发,以及之后长期的“疫情常态化”,我们的商业、消费模式也将不得不做出改变,科技业相关产业产生极大的人力需求。
随着新一轮的管控政策出台,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如今各国逐步回归正常生活,电子商务、消费型态等活动回归常态,各企业领导者也意识到经济衰退的趋势,纷纷向员工告知未来将面临严峻的大环境挑战。
你,该怎么办?
壹、裁员风暴来了,为什么连招呼都不打?
Meta公司的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件中,告知员工一项艰难的决定:Meta团队规模将缩减约13%,需要遣散1万1000多名优秀员工。
Meta于10月26日公布第三季的营收状况:营收277.1亿美元、年减4%,已连续2季下滑;炒热了“元宇宙”概念的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其实只是表面风光,财务方面持续亏损,预期第四季营收将面临第三次下滑。Meta在疫情期间增加了60%的员工,但面对其他社群的挑战、广告营收放缓,势必得做出调整。
10月27日,马斯克(Elon Musk)正式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Twitter),随即展开一连串改革。除了开除高级管理阶层、解散董事会外,也将裁撤约3800名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一半。
而后,Twitter遣散至少4400名兼职人员,有许多承包商、简直人员是在无法连接公司Slack及电子邮件服务时,才发现自己遭遇解聘。
微软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营收成长率创下5年来最低。根据美国新闻网站Axios的一份报告,微软10月解雇数百名员工。
全球串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也叫“奈飞”,他们在全球拥有2.2亿名用户,然而近年来随着同性质的网路平台陆续推出,面临激烈竞争。
根据奈飞Netflix2022年第一季财报显示,用户数下滑3.18%,较上一季减少约20万用户,这是首次出现用户数下滑的情况。预期第二季也将流失将近200万用户。
为了降低成本,Netflix今年4月先精简旗下网站Tudum的员工人数,5月、6月又分别展开2波裁员,裁员人数占其总员工数4%,主要解雇对象为美国员工。
社交媒体公司Snap也在第二季财报低于预期、股价下跌8成的状况下,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包括解雇20%、超过千名的员工。
全球电商龙头亚马逊(Amazon)在11月中向员工发布备忘录,宣布将进行部分专案与团队的整合,并裁撤设备及服务部门。除了裁员以外,也向部分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
同时,随着亚马逊公司的年度营运计划持续规划、调整,预计裁员将延续至2023年。此外,亚马逊也暂停进行人员招聘,以限制人力成本支出增加。
报导还指出,美国即将进入年底圣诞假期、购物旺季,亚马逊却选在需要维持企业稳定的时间点裁员,可能代表全球经济恶化的状况比想像中严重,因而必须透过裁员降低人事成本过高、达成率过低的处境。
疫情虽为科技业带来荣景,不久前亚马逊才提高技术人员的薪酬,以争取优秀人才。但大环境瞬息万变,让商业模式大幅改变。
亚马逊今年成长放缓至20年的最低点,过度投资与扩张产生的高成本,以及疫后消费者似乎又回归传统,更有高通膨影响销售额。如此不稳定的经济发展局面,也让亚马逊步上科技业裁员一途。
就连未裁员的Google(母公司为Alphabet),也面临股东“谏言”。持有Google母公司Alphabet价值60亿美元股份的维权投资者(Activist investor)「TCI」,在写给Google执行长的一封信中“谏言”指出,2017年以来,Alphabet的员工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员工薪酬也是矽谷最高标准。
尽管有极为优秀、聪明的人才,但这些精英人才也仅是公司员工总数中的一小部分。简而言之,就是“员工太多,员工成本太高”。
不过Alphabet的股份组成共有3类,而创办人拉瑞·佩吉(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持有绝大多数B类股份,有着稳固投票控制权。因此维权投资者想掌控、影响的程度并不高。
虽然Alphabet未裁员,CNBC报导一份公司内部备忘录显示,Google谷歌CEO桑德尔·皮耶(Sundar Pichai)先前早已宣布“放缓人员招聘”的相关人才措施。
你看,这就是经济寒冬,最冷的那一天说来就来!
贰、科技巨头裁员,高盛评:并非“经济衰退”的讯号,是人才市场大风吹
面对风暴,什么样的声音都会有。
全球最大投资机构之一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反驳了裁员透露了经济衰退的观点。
11月15日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IT行业裁员并非经济衰退来临的迹象”。
他提出3个原因:IT业并未主导就业面向、科技人才也持续招聘,以及借鉴历史经验。”
1、科技行业并未主导就业方面
他认为尽管当前面临科技业裁员,但科技业占就业市场的比例小,对于整体(美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也小。
2、科技人才也将持续招聘
再者,科技业职缺情况仍维持着疫情前的水准,即使遭受裁员,求职者也有许多机会找到新的工作职位。
3、借鉴历史经验
从过往经验来看,尽管科技业裁员的人数大幅上升,但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裁员人数并未增加。从历史上来说,科技业裁员并非整体劳动力市场恶化的指标,对其他行业影响也有限。
叁、你最关心的来了:哪3种领域的人最容易在这波全球裁员风暴中幸存?
人才大搬风的现象可以从美国劳工局的统计数据发现,尽管许多科技巨头传出裁员消息,但因而让很多初创公司正在跃跃欲试、等着接受这些高级人才的加入。报导指出,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科技业招聘职位的数量反弹,职位空缺接近31万7000个,比9月份增加10万多个,其中在3个类别中出现大量的新招聘需求:
比如, IT服务和订制软体开发:+8800;其他资讯服务,包括搜寻引擎:+6800; 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5400。
甚至和去年相比,单是科技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就成长了43%。权威杂志《indeed》的文章也列出了当今在美国就业市场当中,最抢手的领域与专业技能。讲到本文重点了,如果你具备以下这些能力,即便身处裁员风暴,也能安然度过:
1、人工智能(AI):AI是一个仍在持续高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包括机器学习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研究科学家和商业智能开发等。
2、网络安全:过硬的网络安全技术,可以协助企业保护系统和数据免受网络黑客攻击。
3、云端运算:由于云端运算的易用性、处理,和储存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因此在IT领域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4、软件开发工程:使用编程语言创建、调整、测试和安装软体,包括游戏开发人员、IT顾问、网络开发人员。
5、用户界面(UI)/用户体验(UX)设计:这些领域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吸引力。
6、数据分析:管理、分析数据以获得相关的有价值信息。
7、数据科学:结合2个或多个学科,如数学、统计学、高级计算、数据工程,并融合领域的专业知识。
8、程序语言:了解一种编程语言,能培养批评性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容易适应新的编程语言。
9、大数据营销:指在各平台上投放广告的能力,涉及范围包括搜寻引擎、网站、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来推广产品。
10、移动端APP开发:当今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因应手机受众开发更多APP。
11、网站维护:支持网站运作与排除故障,涉及软硬件的安装与配置,监控与保障网络免受威胁。
12、量子计算: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一环,开发人员希望在未来将信息编码在更小的量子中。
13、机器人技术:结合机械科学和工程研究,设计、建造与操作机器人,为各种技术创新做出贡献。
14、游戏开发:游戏开发人员包括设计、构建、测试和发布游戏的人员,如软体开发、动画师、游戏测试员。
15、区块链开发:区块链技术提高内部交易的安全性,现在企业也将其运用在文件储存、身份管理、数字交易等。
16、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师创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在制造商品时,考虑技术性能、环境、舒适度、便利性。
另外也有其他专家仍看好科技业发展,科技专栏作家史蒂芬·莱文(Steven Levy)即预测,大型科技公司裁员将推动该产业的未来。Google谷歌就是在1998年网络泡沫前成立,现今许多指标性科技巨头都是在这样的契机成长茁壮。
科技行业巨头放缓招募、人事冻结,但受裁员、失业之科技人才有加入小公司、新创公司的选择。这些工作者、科技人才也非泛泛之辈,此时即成新创产业的机会,可以激荡创意与不一样的发展。
结语
根据Layoffs.fyi的数据,全球11月单月就有80家企业裁员、超过2万5000名科技人员失去工作,其人数规模远高于今年其他月份。
而高盛反驳了裁员代表经济衰退,有3个原因:科技业并未主导就业面向、科技人才也持续招聘、借镜历史经验。
瑞雪兆丰年,寒冬来临,正是积蓄能量的时候。不破不立,大破大立!Google是在1998年网络泡沫前成立,现今许多指标性科技巨头都在这样的契机成长茁壮,因此今年的大规模裁员即是新创产业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