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国庆,我在山东日照“反向”旅游

文 | 山核桃

冒着热气的海鲜锅才端上桌,三四双手上来,吃得不亦乐乎,一旁播放着年代稍显久远的民谣,南北方各异的方言相互混杂着,上述复杂的元素构成了海滨城市大排档独有的豪爽氛围,彻底点燃了这个十一黄金周的热情。

这是发生在山东日照这座四线城市的真实场景。在过去的几天里,这座常住人口接近300万(约是青岛三分之一)的城市吸引着着一批“反向旅游”的年轻人们,他们或是在五星级酒店躺平游玩,或是选择一片海滩从早逛到晚,甚至有的只是为了一顿丰富的海鲜大餐.....这种远离热门网红打卡地,反向寻求小众化出行地的新型旅游方式在这个黄金周成为了热议话题。

一份来自去哪儿旅行的《小众目的地高星酒店预定增幅》榜单显示,包括黑龙江鹤岗、陕西汉中、新疆克拉玛依、海南保亭等“小城”超越长沙、武汉、西安等热门网红城市,截至9月22日,全国“小城”酒店预订间夜量同比2020年增长七成。特别是高星酒店预订间夜量增幅明显,同比2021年同期增长四成。

在这些真实的数据背后,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反向旅游”热潮其实并非偶然。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国大城”背景下,小城以一种更为微观的视角展现了县域旅游产业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在一场场“躺平式旅游”的反面,小城既有迎接游客的热情,也有失去游客的挣扎与落寞。

去太阳之城,来一场“反向旅游”

从上海虹桥到山东威海,这条跨越千里的高铁路线是来到日照旅游的年轻人最常提及的出行规划。从上海出发,如果你仔细观察车厢中的人们,不到8个小时的路程就会遇见来自江苏各地的人,他们或是返乡打工,或是走亲访友,抑或是结伴北上旅游。

在稍显漫长的旅程中,几乎一上车就会被好奇的邻桌人问到:“你是哪儿的人?”这条路线涵盖了包括苏锡常镇等江苏7个市,一车中遇到老乡的几率也并不鲜见。由苏入鲁,日照是跨省的第一站,也因地理位置上天然的便利性被坊间戏称为“江苏人最爱的滨海城市”。

今年58岁的孙洪是镇江人,做了十几年的家具建材生意,今年他决定关掉铺子,去日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已数不清楚自己来过几次日照,当他轻车熟路地说出日照的各大特色景点时:“太阳之城我可太熟了。”这股自信的神态仿佛日照是这个中年人的第二故乡。

“太阳之城”与日照名字的来源息息相关,日出初光先照——这是一段充满着浪漫色彩的故事。

在明嘉靖《青州府志》中记载:“日照,以濒海日出处故名”。到了清康熙十一年《日照县志》志书中,“日出处”有了一段更为详细的描写:

“县去海二十里,日出初光先照,故名;形升若盆,色如火,水扶日而上,滚滚如银浪,俗曰日盆,且是一方奇观也”。

日照的海 图源作者摄

有点遗憾的是,对南京人姜晨来说,在前往“太阳之城”的首日,突如其来的降温让她和自己的朋友感受到了山东人的“热情”。“山东成了山冻”在当天成了热搜,姜晨和朋友看着热搜,有点哭笑不得。

她们本来准备在这个黄金周前往热门旅行地浙江舟山看海,但被一千多一晚的民宿以及复杂的上岛方式“逼疯了”,于是只好选择“反向出游”:“反正同样是看海。”

原本以为日照只是舟山的“代餐”,但实际体验远远超出了姜晨和朋友们的预期。

从南京南站出发,坐高铁只要221元,早晨八点出发,5小时后在中午抵达日照。面对着眼前说不清楚是四线,还是六线的小城,姜晨发现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现代大都市的焦躁感,整整齐齐出租车停在站内静静地等待乘客,不用排队,上车就走,目的地是已经选好的一家有名的民宿,价格不到500元,就在东夷小镇景区内,两千米外就是海滨沙滩,楼下就是琳琅满目的小吃街。

东夷小镇夜景 图源受访者

到达日照的当天下午,姜晨和朋友们在民宿睡到了自然醒,没有要打卡的网红景区,也没有一定要吃的大餐(出了门就是海鲜大排档)。在她的记忆里,与以往奔波忙碌的旅行不同,在日照过上了一种舒适的“慢旅行”:“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休息。”

当曾经2倍速的旅行被按下慢倍速按键,姜晨和朋友们感觉自己融入了这座小城,随意进入一家海鲜大排档,周围都是本地人,即便是游客,看上去似乎也并不赶时间。热情的店家会时不时来桌前询问口味好坏,顺便推荐几个不错的景点。

91年的王心今年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山东日照,入住了日照喜来登的海景房,价格不到就九百元一晚。以往旅行的过程中,为了考虑孩子,王心总是为了酒店想破脑袋。但此刻,面对着眼前开阔的海域,王心对日照这座城市的好感度提升了许多。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尝试这种“反向旅行”。携程最新数据显示,包括日照在内的衡水、鹤岗、乐山、汉中、文昌等多个非传统旅游城市迎来了旅游订单的显著增长。其中,90后和00后占据到访游客的七成左右。

看海,不必再去三亚或舟山;无论在海滨小城日照与煤炭之城鹤岗,也都能住到五星级酒店,以更低的价格享受不输给一线城市的高星酒店服务。

对姜晨、王心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来说, 这里更有一份小城才有的安宁,不随波逐流,远离喧嚣与热闹,寻找到一方最适合自己的桃花源,年轻人回到了旅行的本质,在尘世中“结庐在人境”。

沿海小市,不愿躺平

尽管对远方而来的年轻人来说,在四线小城日照的悠闲生活是一次对城市钢铁森林的偶然出逃。

但对置身事内的日照来说,这座城市的人与产业都因旅游而被无声地改变。

这是一次缓慢而深刻的改造,而日照最得天独厚的资源就在于海洋本身,在日照,这里处处都是海的符号。

驾车驶离日照西站,现代化的高铁广告上写满了关于日照的一切——岚山“中国海钓之都”、东港“中国黑陶之都”......一路是灯塔、海滩与一望无际的辽阔海域。在距今遥远的西汉时期,当时还未有“日照”之名,只有“海曲”,这一名字颇为形象地概述了日照的地形地貌——依山傍水,沙滩海岸线绵长,有山有海有港也有人家。

但尽管有着山海资源,但从1989年建市以来,日照的头顶一直顶着“沿海欠发达城市”的帽子。2017年,时任日照市委书记刘星泰更是直戳痛处:

“日照现在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所处的沿海的地位并不相称。日照的出路在于开放。不开放的话,日照就是一个偏居一隅的沿海小市。一开放,日照就是一个开放的大城市。”

而彼时,摆在日照面前的两大困境,一在产业,二在人口。

一方面,日照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小城大钢”是日照身上最鲜明的产业名片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建市初期,日照工业以机械与纺织等为主,体量较小,但随着港口管理权的下放,带动日照临港工业迅速发展,钢铁产业扶摇而上,成为了日照的“当家产业“。

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规划,山东省8000万吨钢铁产能未来将有一半在日照布局,这一传统产业的布局也影响着日照的产业结构。2018年,日照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6:48.3:44.1,仍为“二三一”产业格局,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比重较高,且大部分企业处在“微笑曲线”中低端。

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人口相对较少,日照也面临着人口流出的问题。 2021年,日照常住人口为297.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93%,在山东17个地市级中,人口排名倒数第四。

《谷雨影像》曾讲述过一个日照普通年轻人邵龙的异乡故事。在日照这片小城市晃晃悠悠长到20岁后,年轻的邵龙奔赴武汉完成自己的学业,在毕业之后与很多日照的年轻人一样选择成为一个异乡人。在邵龙看来,日照曾是地球上最舒服的地方,“沙就是沙,海就是海”,但即便是大海能包容一切,但依旧无法容纳一颗年轻人想要外出闯荡的心。

而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旅游业成了牵引日照奋力向前的重要抓手。2016年,时任日照市委书记刘星泰在一篇署名文章中以“旅游富市”来形容旅游产业对日照的重要意义,他指出:

“日照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旅游业提升到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努力打造成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而后的几年时间里,旅游业如同一枚飞速转动的齿轮嵌入了日照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为了抓住年轻一代的心,日照在过去的几年里,不仅通过引进希尔顿、喜来登、创元千禧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同时依靠网红营销,让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东夷小镇等新项目成为了日照的“网红打卡地”。

东夷小镇夜景 图源作者摄

在森林公园内,露营与看海这两项看似不互相融的旅行项目被奇妙地连接在一起。公园内部一处旅游酒店写下了这样的宣传语:“星光之下,是幻境迷林,是回归自然的诗意栖居。”

森林公园里的露营帐篷 图源作者摄

另一旁的东夷小镇则包罗了各式各样的民宿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2012年,这里还是一个传统渔村,但经由政府改造,如今的“小渔村”已成为了中国离海最近、集民俗文化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海滨旅游小镇。

在今天,如果一个普通游客进入东夷小镇,几乎能完成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在小吃街上,不仅能打卡到全国各地的美食,还能在地摊上用三元换一个“脱单盲盒”。

东夷小镇内的脱单盲盒 图源作者摄

一旁的民宿区则成了老板们比拼设计能力和营销话术的竞技场。無尤客栈、得驿伴海庭墅民宿、秀文斋、尚客栈、帝企鹅民宿......从亲子主题、撸猫品茗再到非遗文化,仅仅在东夷小镇,民宿与民宿之间有着各种花式故事脚本。

而这些都是过去随港口而生的日照不曾有过的新风景线。

在去往东夷小镇的路上,总有日照司机会这样感叹:“就这两三年,说变就变了。”这座过去沉默寡言的海滨小城,从来都不愿意躺平,这座城市的人们坚信,大海依旧可以讲出新的故事。

大都市梦,一场诗与远方的悖论

但尽管不愿躺平,日照旅游业所面临的挑战依旧很艰巨。

“今年黄金周的生意不如从前。” 在日照本地从事旅游业生意的王威叹了一口气,本以为8月与9月会是日照旅游业复苏的开始,但没想到,不确定性依旧影响着这座小城市旅游业的命运走向。

王威至今仍记得九月初日照“开海”的壮观景象,沉寂海面再次热闹起来,密密麻麻的渔船们竞相出海,船夫们收检绳索,眺望远处的海面,祈祷着伏季休渔期后的第一网收获。

这些新鲜的海鲜撑起了日照旅游业的餐桌。但在今年的东夷小镇内,一些海鲜餐馆的生意并不如想象般火热。一位店主在给朋友做完了一顿午餐后,决定暂时关闭餐馆,他们即将迎来为数不多的黄金周生意。

东夷小镇的人流量明显少了许多。一些摊主在闪着光的灯牌下刷着抖音,明明是夜晚的夜宵时刻,海鲜城内却空无一人,另一边的套圈摊主,自己玩起了自家生意,对迎面走过的人来说:“套不上不要钱。”

东夷小镇内的套圈地摊 图源作者摄

姜晨和朋友走进一家馄饨店,要了一碗红油抄手,端上来的却是“混沌+辣油”。这种图文不符的“小吃骗局”让姜晨想起来自己在一些热门景点的人造古街的经历。一样的小吃,一样的难吃。

与姜晨不同,王心选择了在日照本地的一家知名连锁海鲜渔家就餐。她在大众点评上做过功课,害怕被宰,相信连锁化有品牌有保障。吃饭的地点在一栋老旧大楼的二楼,电梯里陈列着饭店老板与各式明星的合照,但吃完必点菜之后,王心觉得味道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日照没有回头客”。一位本地司机这样吐槽,但他又转念一想,“哪个旅游城市不这样?” 从非传统旅游城市到旅游城市的跃进,必定裹挟着某种必然的矛盾——那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所带来的景区商业化与人工化的必然。

而这是每一个小城走向大城的必经之路。城市旅游研究者们曾用“凝视旅游”理论来解释这种无法调和的悖论。旅游者在旅行的过程中,所“凝视”的不是偌大的城市整体,而是在“凝视”中重构一个属于自己的旅游场,这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体验。

换句话,来到日照,寻求“反向旅游”的年轻人们注定会经历一场“失恋”:在小城中找到瞬间的“诗与远方”,而最终会在同质化的体验中骤然失落。

每一个小城市都有变成“大都市”的梦想。驱车沿着日照的海岸线穿成而过,在靠近森林公园的不远处,国医学院、国医大师工作站、日照•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协同创新城、创元千禧酒店等项目正在开工。

产业兴则城市兴,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每一个日照人都经历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尽管,这些变化是细微的。当日照的年轻人们也走进东夷小镇,在这里吃着全国各地的美食;当高星酒店从这里拔地而起,推着行李的门童迎来送往;当公园里的森林里排列着一个又一个帐篷......

时代变得不一样了,对曾经的日照人来说,海是包容一切,它的趣味,它的丰饶,馈赠了一代又一代的日照人。但如今,现代化的改造让海的含义不断延伸,一些逝去的东西再也回不来了,但一些新的东西也正在孕育。

但无论如何,对日照与这座小城中的人而言,希望总是多于失望,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太阳总会照常升起。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参考资料:

李拉扬:《“旅游凝视”中的城市:空间、意义与景观》

网信日照:《日照:集群崛起,写意“诗和远方”》

地球知识局:《山东日照的希望在哪里?》

日照统计:《日照这十年丨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投资质量不断提升》

谷雨影像:《老家经济不景气,小镇青年不愿留守,向往上海潮生活》

日照党建:《市委书记亲自撰文,讲述日照未来旅游业发展……》

日照日报:《日照的历史建置与地名的由来》

搜索建议:
热评

 看不惯一个人,最好的回击方式

文/墨然人这一生,总会遇到一些你看不上的人,他们讨厌但是又没办法避免。于是,有的人会被这种人影响情绪,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影响自己的心情就很没必要了。这个世界上...(展开)

热评

 常怀感恩之心作文

常怀感恩之心作文常怀感恩之心作文1感谢父母,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我们知识,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感谢朋友,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