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拼音:rén rì),人的生日(人的诞辰),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人节、人庆节、人胜节(人胜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文献
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正月》:“旧以正月七日为人,故名人日,翦彩镂金箔为人,皆符人日之意。”
《北史·魏收传》引董勋答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这是“人日”一名的由来。《太平御览》卷三〇引《谈薮》注云:“一说,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
汉·东方朔《占书》:“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今乃乙酉新年人日佳节,下官约同龙友,移樽赏心亭。”
习俗
古时人日的主要习俗有:
戴人胜
古代人日时,有戴“人胜”的习惯。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太平御览》卷三十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赠花胜
人日这一天,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登高
古时,人日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吃七宝羹
人日,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
人日菜和七样羹
旧时,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正月初七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用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头等混在一起煮,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几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丰衣足食。
潮州人在正月初七有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蓝)”的吉祥彩语。
现今人们吃七宝羹,其中五种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芹菜(“芹”谐音“勤”,指勤劳)、蒜(谐音“算”,指精打细算)、葱(谐音“聪”,指聪慧)、芫荽(香菜,“芫”谐音“缘”,指缘分)、韭菜(“韭”谐“久”,指长长久久)、生菜(谐音“生财”,亦指生生猛猛),另外两种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区别,有的地方用鱼、肉来代替,鱼表示“年年有余”,吃肉代表“大富大贵”,甚至有些地方用水果、蔬菜来代替。有的还会先把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炒炒——炒一下样样都有。
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摊煎饼
摊煎饼,也叫做春饼,露天摊煎饼,是在院子里面,支好灶具,也就是让烟火“熏天”,人们祈求上苍庇护,让日子红红火火,财富富足,好运不断。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长面
古代有习俗,人日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人日三忌
一忌,吵架
人日,是人的生日,忌,吵架。
二忌,打骂小孩
在人日当天,不能打骂小孩。这一天,也有“管小人”说法。
三忌,更换衣被
从旧时的说法流传,正月初七要避免清洗或更换衣被,原因是清洗或更换衣被后,意味春节沾上的财气好运会被洗得一干二净,变得“一无所有”,所以正月初七当天,一般不会更换衣被。
广州人日习俗
农历正月初七,广州人俗称“众人生日”。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样讲究“人齐和吉利”,在老广州心中,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不亚于除夕、开年。按照古老习俗,这天早饭要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和“董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将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鬓发上,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
以前在“人日”这天广州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结伴到郊外游玩。而到芳村“游花地”更是出游的必选。醉观公园所在地便是当年“游花地”的地点之一“醉观园”。当时的花地一带也是“遍地花海”,到处都是种满鲜花的田地,每到“人日”这天,住在城区的人便会拖家带口,结伴来游花地,用鲜花给一年之始装点一个好心情。年长者则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作赋,或到庙里参神,祈求保佑。据《三家巷》记载,好友知己一群人在云山品花赋诗,从众人中选出“人日皇后”,像选美一样。选出的皇后作为主持人,主持当天大家的活动。由此可见,广州人对“人日”的重视程度。
成都人日习俗
唐代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溪草堂定居,时在崇州任职的高适写信给杜甫表示人日问侯,清代雍正的弟弟果亲王题写“少陵草堂”。1854年,何绍基在四川南充返回成都时,在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到杜甫草堂,写下了这幅对联(见图)。
农历正月初七,成都市民会一大早就出家门,或携妻将子,或呼朋引伴,乐滋滋地前往西郊杜甫草堂,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人日游草堂活动。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与友人高适等于“人日”——正月初七在此作诗,互表思念之情。自清朝后期开始,每逢正月初七成都市民便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并逐渐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个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就是记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人日诗词
《人日思归》,是隋朝诗人薛道衡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人日两篇》,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律诗作品,一首五言,一首七言。五言诗表达了韶华逝去的无奈情怀。七言诗则表达了人们在节日气氛中重新振作,早春时节不再担忧前途,充满了乐观精神。
人日书法
其他
2014年2月6日,中国传统“人日”当天,数十名文化界学者、专家在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着古装朗诵古文名家张桂亭创作的《人日赋》,共同倡议将传统“人日”设为“人民节”、“尊严日”,倡导“生命尊严”“生命质量”,呼吁人们在每年的这一天,静下来思考生命的价值,不向权势低头,不向金钱媚眼,言行举止皆出己心,丝毫不为名和利,做顶天立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