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政策加持!中国智能农机如何做农田里的创新者(附路径)

作者:老猫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产业●科技●商业)

农业现代化,必须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否则没戏!

近些年,我国各级政府与部门积极加码农机替代人的工作,还大力推动智能农机的发展。其希望解决2个问题: 1)农民增收难题;2)农业现代化。

讲真!透视这2个问题,结果似乎不能立刻马上见效,但能可以肯定一点: 农机的现代化、智能化是农业下一个十年的布局。

然而,这段路并不平坦,需要政府、企业、创业者共同的付出,才会有好的结果。

一、与欧美相差30年,问题不少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机制造和使用国,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机“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突出,高端产品多被外国垄断。

综合来看, 我国农机与欧美日有近30年差距。 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实现机械化、大型化,正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我国目前还在机械化进程中,智能化刚刚起步。

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就是与农艺融合度不够。近年来,在土地流转及农民集中居住等政策引导下,我国耕地平整度不断提高,农机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但配套环节跟不上的情况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在农机短板的背后,是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和产学研协同机制不畅。

教育部等编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农机人才缺口将达44万人,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中缺口比例最高,超过60%。

另外《半月谈》杂志曾报道,目前,除少数企业的产品在装备水平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近外,国内多数农机企业生产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操作性能、田间适应性和乘用舒适度较差,尤其是在核心工艺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作业装置上存在技术瓶颈。

众所周知,农机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但是,专家认为,中国农机可能成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中拖后腿的一项,“十四五”期间应加大农机补短板力度,提升农机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清单式”推动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专家还建议,“十四五”期间,宜重视农机学科发展,恢复农机装备的一级学科地位,列入“交叉学科”门类,加强优势整合,用好我国在人工智能、5G、北斗导航等领域的先进成果。

问题也是机会!近些年,我国也诞生了一批智能农机公司,他们纷纷结合新市场、新需求,创造出新的市场与机会。

二、在农田里创新

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都必须要落地实际应用里,才能让发明与创造实现真正的价值。

作为农业机械里的变革者、颠覆者,智能农机承担着新技术、新模式、新商业落地农业的重担。如何改变农业、升级农业、帮助农产品溢价,帮助社会低碳发展...这些目的才是智能农机公司的初衷。

农业行业观察透视发现,中国农机的智能化都是遵照以下2条路径。

1) 自主研发 赋能产业

能投身到自主研发的农机企业或者公司都具有雄厚资金或者技术、人才作为支撑,通过自主研发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或者技术。

另外,这类企业已经不仅仅做后端,更凭借着技术优势,形成了系统的智慧农业的解决方案, 从提供技术、硬件逐渐延伸到解决方案,并且提供农业全产业链赋能。

比如,博创联动、极飞科技、超星智能、中联重科、雷沃公司等。

2) 借力发力 提高自身效率

目前,智农农机的客户依然是大型的种植企业或者粮食企业,这些企业希望借助智能农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比如,北大荒集团、碧桂园等企业,他们从解决“如何种地”的难题开始,借助智能农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另外, 这些公司在发力智能农机上,80%以上是通过与互联网公司、通信公司、科技公司合作或者直接购买高端农机等方式,通过降低科研投入,提高企业的专注力。

除了企业在技术及产品创新模式之外,很多农业科技公司正在加快智能农机的商业落地。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实际案例。

1) 博创联动:无人农场

近些年,博创联动一直在探索无人作业,以技术为切入点,从农业机械智能控制与远程联网的精准农业升级改造入手,融入农田和农作物信息化,打造面向全球的无人农场智慧作业平台。

2021年,博创联动开始建设浙江嘉兴无人农场水稻种植。今年4月, 博创联动还主导首个海淀区406亩的“京西稻无人农场”建设 。今年6月份,博创联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无人农场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试验,积极助推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2) 超星智能:玉米大豆复合种植

作为智能农机的新秀“超星智能”跳出了“自动驾驶技术”技术派的头衔,而是借助技术切入特色作物种植创新。

例如,超星智能现阶段重点聚焦的一个智能农机生产服务场景是大豆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后者是国家为了提高我国油料作物的自给率,今年开始大范围推广的一种复合种植模式。

据悉,自2022年2月,超星智能首次提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项目开始,截至6月,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项目作业已达2万余亩。

3) 中联重科:数字水稻

近年来,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智慧农业”板块迅速发展,还研发了无人驾驶联合收获机、无人驾驶水稻有序抛秧机等一系列实现“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的智能化产品。

针对水稻,中联重科智慧农业通过对传统水稻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全过程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 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水稻种植生产全程数字化 。目前,中联重科已经在安徽芜湖和湖南环洞庭湖区域打造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4) 极飞科技:超级棉田

农村怎么留住年轻人?这是极飞科技不断探索的命题。

从2013年接触新疆棉花,开始尝试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到决心深耕农业赛道,把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带进农业生产,研发制造出多款智慧农业产品

2021年4月份, 极飞科技在新疆尉犁县举行了“超级棉田” 发布会,启动了无人化棉花农场项目,3000亩的高标准棉田将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的辅助下,交由2名90后“新农人”管理,他们聚焦于棉田的管理过程,通过实践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无人化农场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李春江院士、罗锡文院士等学院派人士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结合与落地。

三、政策加持 时代的需要

近些年,智能农机的飞速发展,核心就是政策的助推,其次才是市场的需要。毕竟,智能农机除了加速农业现代化之外,还重点解决如何种地、谁来种地等农业难题。

前几天,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该发布会强调,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优势,推进北斗导航、5G、人工智能等应用,推进先进适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建设等的协同发展。

近些年,智能农机一直成为政策的香饽饽,助力中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早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迈入了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新的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梦想正加速落地。

另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调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同时,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要聚焦智慧农业、农业机械设备等关键领域,加快研发与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智能农机处于冰山与火海的窘况!我国的智能农机发展存在技术、人才等弊端,与此同时,农机农艺融合不理想、高端农机不足等现状。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 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在农机总体规模中占比不到10% ,高端农机不足制约了农机装备的产业升级,也制约了智慧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待进一步提升。在农艺科技方面,也存在着基础研究和应用模式创新不足、数据采集运用相对落后等问题,农艺科技含量亟待进一步提升。

另外,我国的特殊国情也制约着农机的发展。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对此,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庆亮表示,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起始年份应为2004年,而要达到国际发达国家完成机械化的水平大约在2035年前后,并提醒行业, 智能化虽然是趋势,但行业不宜大干快上,需冷静思考和对待 。

最后总结一下, 中国智能农机,正在爬坡而行,但山上风景甚好 ...加油!

搜索建议:
热评

 东哥案最大赢家是谁

许多人会说是刘静瑶,其实非也。东哥案就是个局,布局人也不是最大赢家,是那个布局人背后的金主才是最大赢家,通过东哥案,东哥光辉不在,企业受到影响,所以这个金主可能...(展开)

热评

 【歌词】绝情的分手 / 歌手:刘...

绝情的分手作词:水滴踏浪作曲:陈冠锋和声:张烁混缩:91音乐团队演唱:刘漠发行:三吉世盛文化爱是你背叛的绝望还是你寂寞的散场曾经的誓言已荒凉我的心 也渐渐迷失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