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因为健身直播火起来的刘畊宏,怎么也没想到会被两年前的自己给“坑”了。
他直播卖假货的“旧账”,被快手“带货一哥”辛巴翻了出来。
辛巴可能很不服气,很多主播当初都带过同款假燕窝,为啥偏偏自己被罚款?
相关话题很快登上热搜,涉事燕窝产品的品牌方早就没了,去年就因虚假宣传等问题,被罚款 200 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
好在刘畊宏态度比较诚恳,火速发文道歉,表示以后会严加把关。
同时,当初合作的 MCN 机构也表示愿意为后续消费者提供退款。
其实,刘畊宏走红之后商业化进程一直比较缓慢,并没有像某些人预想的那样大规模直播带货。
他和团队如此谨慎也是有原因的,自从直播电商兴起以来,因此而翻车的主播和明星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假货问题。
最近,央视新闻就曝光了个别主播在带货过程中卖假货的常用套路。
比如说,用相似的品牌名称进行暗示。
在这些直播间里不会大张旗鼓出现具体的品牌名称,但主播会一直反复暗示,张口闭口“香奶奶”、“驴牌”,什么意思看直播的人都心知肚明。
狐妹就曾看到过一些财大气粗的大主播,直言不讳:“我们买版就花几万块,大牌同工厂,一比一打版。”
但价格只有大牌的十分之一。
这种打擦边球的售假方式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了,打开拼夕夕就如同来到了山寨品集中营。
想买立白洗衣液,一不小心买成了立日,超能也变成了超熊。
多么精妙的字母排列组合啊,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真是假,买回家才发现都不是正品帮宝适
索尼 4K 实际上和索尼没半点关系,小米 e 家也是一样。
咱再接着说回来电商直播间,还有一种常见的售假方式就是商品展示半遮半掩。
反正就是打码打了个寂寞,只要眼睛没啥问题,都能看出来是什么品牌。
主播边展示商品边说:“商标不能给你们看,但懂得都懂。”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卖假货,还要营造出一种火爆的直播气氛。
如今,安安静静的直播间已经很少见了,主播和场控人员相互打配合,甚至会请来品牌方安排一场声泪俱下的剧本,或者故意改错价格,动不动就倒贴几百万、几千万。
甚至会通过刷单、刷数据造成一种虚假繁荣,观众被直播间的氛围所感染,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从而冲动下单。
之前,明星李雪琴就因为直播数据造假问题登上过热搜,当时在线观众 311 万,实际上还不到 11 万。
当然,卖假货的主播也会心虚,为了规避责任干脆删除直播回放。
其实这一行为本来就是不符合规范的,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直播服务提供者将网络交易活动的直播视频自直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 3 年。
但又有几个直播间可以做到呢?
其实,任何销售渠道都有可能出现假货,但为什么近几年大家越来越关注直播带货售假的问题?
因为直播电商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信任。
特别是各种明星下场之后,因为自身的明星效应,一开播就能召集大批粉丝。
粉丝正是出于对明星无条件的信任,才会下单。
但很多明星只想吃粉丝红利,不想承担相应的责任,最终也会被反噬。
“潘嘎之交”就是最好的例子,“嘎子哥”谢孟伟因为多次卖假酒,观众对他的童年滤镜已经消失殆尽。
更讽刺的是,曾经规劝过他“直播水太深,你把握不住”的潘长江,后来也加入直播卖贴牌酒的大军。
虽然潘长江没有光明正大卖假货,但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也算一种“假”。因此,网友们纷纷感叹:晚节不保!
近期,戚薇卖假货的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
起因是有网友发了一段视频,控诉自己在戚薇的直播间中买到了假货。
2 月份的时候,她购买了戚薇推荐的科颜氏白泥面膜,刚开始自己不知道有问题,但和朋友的一对比颜色完全不同。
于是,该网友联系到客服,但客服这边坚称面膜没有问题。
网友又去某个鉴定 app 上做了一个鉴定,该 app 给出的结论则是假货。
等事情曝光之后,戚薇的口碑迅速下降,工作室直接甩了一个律师函警告。
而这边的女网友也觉得很委屈,又去找了一个鉴定机构,最终鉴定结果还是假的。
眼看律师函不管用,工作室随后表示已经报警,真是好大的阵仗。
除了工作室,戚薇本人也亲自下场,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她的气愤。
总之,这个事件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场罗生门,最后结果是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而因为一个面膜,戚薇不仅某音小店被关停,口碑也一去不复返。
所以,当假货问题出现后,消费者和主播之间那种强信任关系就会被打破。
特别是对于那种头部主播和明星来说,消费者有一种被辜负的感觉,所有的怒火都会对准他们。
虽然很多主播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卖的是假货,比如罗永浩卖的假羊毛衫,是因为供货商使用了虚假的授权文件误导选品团队。
所以,这就要求各大主播,对待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层层严格把关,否则都会让假货趁虚而入。
这也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诸如“东方甄选”这样的实力派,开始自建供应链、自营品牌。
参考资料:
央视网
首席财经观察
美美娱乐
微博截图
编辑: 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