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把老板刚买的曹仁超写的《论势》这本书看完了。老曹的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不过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收获。
老曹是个传奇的人物,靠自己合理的投资实现财务自由。虽然已经于去年仙逝,但是几十年的投资生涯,留下了众多的文字供我们学习借鉴。
在《论势》书中,老曹在第一章就提到 " 论势之重 ",并写下 " 有智慧不如趁势 " 的投资格言。同时,老曹还提到,靠长期持有致富的日子已经过去,在不适当的时间作长线投资,如在熊市长期持有股份,则肯定是错误的决定!取而代之的是 "3W" 时代的来临何处投资(where ) 、买卖何股 ( which ) 、何时买卖 ( when ) ,简称 "3W"。
人民币升值可以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外国货,到外国进货原,再那到国内卖高价.可以发财。还有,国家为了印制物价上涨会采取政策的,例如减低贷款利率,为了让更多人贷款去创业,生产更多的商品,商品多了自然价格就底下来了。
中国物价上涨原因复杂。
为什么感觉物价上涨幅度之大,为什么人民币会外升内贬值:衣、食、住、行什么都在涨价,有的甚至是在翻倍地涨,CPI能不创新高吗?如今在超市、在菜市场、街头巷尾老百姓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涨价。收入越低的人,用于衣、食、住、行,尤其是餐桌上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就越高,他们感受能不强烈吗?有朋友就对我说,午餐没办法,子女们只能在单位吃盒饭,晚饭家人聚在餐桌上吃饭,那是餐桌上能摆上几个菜,现在又变成两个菜甚至一个菜了,坐不坐在餐桌上已经没意义了,改革开放前不都普遍的是不用餐桌吗?
逆周期调节是各国央行与生俱来的使命,最近我们就看到了有形之手在缓缓引导经济中心运行的方向,所以在10月末,动力煤在强力手段下快速回落,工业品的价格随后也迅速跳水。
可以预见的是,11月PPI环比大概率从大幅上涨转为大幅回落,总之一句话,未来几个季度PPI和CPI剪刀差收敛一定是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趋势。
那么我们如何在货币贬值中免受损失,并且大赚一笔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趣。想要在货币贬值中免受损失,并且大赚一笔,首先要让你的收入增速超过货币贬值的速度,或者是投资增值速度更快的项目。
这里说的收入,既可以是工资的收入,也可以是投资所获得的收益。通货膨胀时时刻刻存在,货币也一直在贬值,想要资产能够保值增值,那你的收入一定要高于货币贬值的速度才行。
比如一路飙升的房价,虽然现在房价的增长幅度没有那么快。但是以目前的房价来看,房价的上涨速度还是远远超过货币贬值的速度的。我国很多富豪都是来自房地产行业,因为房地产的增值速度快,赚取的利润高。
如果有钱买房,还是能够很好地保值的。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购买理财产品、股票等进行增值,或者选择投资自己,因为只有自己的实力达到了,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你都能够轻松应对。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失业率的问题。
就拿我身边的亲戚朋友来说。年初来上海打工的发小,因为疫情,工作没了,钱没挣到,还要支付每个月的房租,眼瞅着手里的积蓄一点点花光,有家不能回,上火的不行。
还有我的高中同学敏敏,她和老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上市企业,去年刚在上海贷款买了房子和车子,没想到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大幅裁员,两人竟双双下岗,虽然他们能力都很强,但因疫情影响短时间内还是没办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房贷车贷成了压在两人身上的一座大山,每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
只是一旦经济出现了下行,或遇到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蔬菜这种复杂的生产弊端就暴露无遗了,从种植到储存,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成本都会上涨,如之前蔬菜生产区——山东寿光,因为降温快,雨水多,直接导致大量蔬菜的减产。
而从年初开始,种子、化肥、农药,就连供应温室热源的煤炭、天然气价格都出现了上涨,这些上游成本的变动,会集中传导到了菜价上,也就为何是这个时点爆发出来了。
发达国家也一直在改进绿叶菜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但一直无法突破,随后大量的资本开始介入到先进的畜牧业养殖,让肉类的生产环节更加集约,才使得肉价不断挤压中间成本后,达到了空前的低价和供应量。
其实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村的收入以及利益,像是许多平台中非常关系有关“三农”的作品,农民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农民们来说,赚钱的“机遇”没有那么简单就可以获得,唯有凭借先人一步的远见才能做到“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