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条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太阳病脉阳浮阴弱,为邪在表;今寸缓、关浮、尺弱,邪气渐传里,则发热汗出,复恶寒者,表未解也。传经之邪入里,里不和者必呕;此不呕但心下痞者,医下之早,邪气留于心下也。如其不下者,必渐不恶寒而渴,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
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小便数,大便硬者,当与小承气汤和之;此不因吐下、发汗后,小便数,大便硬,若是无满实,虽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候津液还入胃中,小便数少,大便必自出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润胃气,但审邪气所在,以法救之。如渴不止,与五苓散是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按】
「但以法救之」五字,当是「若小便不利」方与上文小便数,下文渴者之义相合。此条病势不急救之之文,殊觉无谓,必有遗误。王三阳亦云;此处五苓散难用,不然经文「渴者」之下,当有阙文也。
【注】
太阳病脉浮缓而弱,中风脉也;发热汗出恶寒,中风证也。不呕则里气和,缘何而有心下痞证?此必以医下之故也。如其不经医下,邪热自传于里,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邪去太阳,已转属阳明也。若小便数者,大便必硬,然使不更衣十余日,而无或满或痛之苦,是仍属虚燥不实之硬,不可议下,俟之可也。如或渴欲饮水,必是胃中干燥,当少少与之以滋其胃可耳。其或小便不利而渴者,是又为水停不化,宜五苓散以导其所停之水矣。盖病在膀胱,故仍治太阳而不治阳明也。
【集注】
张兼善曰:十日不更衣,而不用攻伐何也?曰:此非结热,虽不大便,而无潮热谵语可下之证,当须审慎,勿以日数久而辄为攻下也。
喻昌曰:寸缓、关浮、尺弱,发热汗出恶寒,纯是太阳中风未罢之证,设非误下,何得心下痞结耶?如不误下,而太阳证必渐传经,乃至不恶寒而渴,邪入阳明审矣。然阳明津液既偏渗于小便,则大肠失其润而大便,与肠中热结自是不同,所以旬日不更衣无所苦也。
汪琥曰:小便数大便硬,仲景论中何以无治法耶?盖此正是仲景不须用药处,俟其阴阳自和,则小便渐少,大便必自出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此病机在渴,以桂枝脉证而兼渴,其人津液素亏可知。小便数则非消渴矣。以此知大便虽硬,是津液不足,不是胃家有余,即十日不便而无痞满硬痛之苦,不得为承气证。饮水利水,是胃家实而脉弱之正治也。不用猪苓汤用五苓散者,以表热未除故耳。此为太阳阳明之并病。余义见五苓证中。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太阳病,寸缓关浮,犹是中风之脉,而尺弱,则肾气不充。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太阳表证未解,而但有心下痞者,此以医误下而成痞,非阳明也。如其心下痞不因攻下,外不恶寒而内有渴证者,此是太阳表解,转属阳明也。盖太阳之病,表未解而误下,则成痞,阳明之病,不俟攻下,而胃气上逆,壅碍胆经降路,亦成痞。而胃逆必呕,土燥必渴,胃热外蒸,必不恶寒,合观诸证,故知是转属阳明。若其小便数者,其大便必硬,然尺弱肾寒,原非阳旺,虽不更衣十日,亦无所苦也。其渴欲饮水,止可少少与之,但以法稍救其口舌干燥而已。缘其渴是土湿,而非火升,非土燥而水涸,宜五苓散泻水而燥土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水停心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此条订正)
太阳之病误下成痞者,则太阳标热陷于心下,而关上之脉独浮,是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关上浮者,阳热在胸中故也。今寸缓关浮尺弱,发热汗出而复恶寒,病不在膈上,故寸缓。肾阳虚,故尺弱。虽关上见浮,胸中阳热独盛,而太阳之表寒未解。夫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则又为附子泻心汤证(泻心汤加附子,以救表阳)。不呕而但痞,则心下本无水气可知,故证情与干呕之甘草泻心汤殊异。但太阳误下成痞,虽部位当胃之上口,要不为转属阳明,如未经误下,病人不恶寒反恶热,大渴引饮,表里俱热,乃真为转属阳明也。阳明病法当多汗,然又有肠胃无实热,不能蒸水液成汗,而小便数者,其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虽硬不可攻之,此时津液不能上承,亦当渴欲饮水,但须少少与之,而不宜过多,所以然者,阳热少而蒸化难也。
惟节末「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二语,则殊有未妥。盖此节所论为小便数而阳热不甚之证,设令为水湿中阻,津液不得上承,则以五苓散利其小便。中气既通,内藏津液,自当随阳上达。今小便既数,大便复硬,则其渴为津液内竭。岂有津液内竭之证,而反用五苓散者乎?愚按「少少与之」下,当脱「水停心下」四字。盖津液内竭而渴欲饮水,原不同阳明热盛者易从汗泄,必有水停心下之弊。设水停心下,津不上承而渴,但用五苓驱水下行,然后中气通而津液上达,不治渴而渴自止矣。太阳篇云:「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所谓法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条总共有四个证,一个是痞,一个是阳明病,一个是脾约,一个是蓄水。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这是心下痞。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这就转属阳明了。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这是脾约。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这是膀胱蓄水。
开头是从太阳中风来的。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实际上就是脉浮而缓的意思,是阳浮而阴弱、太阳中风之脉。发热汗出,复恶寒,是中风之证。发热汗出,恶寒、恶风,脉浮缓,这就是太阳中风的表虚证。
不呕就是说这个病还没传到少阳。但心下痞怎么来的?此以医下之也,因为医生泻下伤了胃气。表邪因为误下,就构成了心下痞。所以这个表邪误下以后可以构成心下痞。这是一种情况了。也有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以前有恶寒,现在不恶寒,不但不恶寒而且还口渴,此转属阳明也。一转属阳明,那就化热了,伤津了,成燥了,所以它就口渴。这两个情况,一个是误下的,一个是转属的。
转入阳明以后,小便数者,大便必硬,小便频数,这也是津液旁渗,为什么津液旁渗?因为胃里有燥热,津液回不来,阴阳不能调和,津液不能调和,所以小便就偏渗而多,相应地,大便必硬。大便硬了就拉不下,所以就不更衣,不能够大便。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肚子也不胀、不满、不痛、不疼,可是十多天没大便了,在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三个阳明病中,这个属于脾约。因为脾约就是这样,虽然不大便,但是无所苦。这是由于伤津液,肠胃燥,脾阴被约,而不是正阳阳明燥热成实,腑气痞塞,肚子胀满疼痛。
有变成阳明病口渴的,有变成脾约的,也有口渴,愿意喝水,少少与之,以法救之。过去讲的太阳病篇,脉浮发热,微热消渴,小便不利,前边有一个对比的笔法,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者,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个和那个意思一样。口渴了,胃里有点儿燥,所以少少给点儿水喝,润润胃燥,可以自己好了。如果小便不利,这个渴者前边有个小便不利,如果小便不利口渴欲饮,给他喝水就不行了,因为有小便不利,有膀胱蓄水,所以就用五苓散。
这一条的意思就是在太阳病中风的前提之下,下边有不同的转归,可以有病心下痞,可以病传到阳明,有不更衣十数日、无所苦的,也有热郁膀胱水蓄的五苓散证。那么这一条有什么意义?有的注家说意义不多大,就给删去了。底下这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就不注解、删掉了,认为这是王叔和的错简。过去一些注家注《伤寒论》,只要发生看着别扭的文字,就把过错推给王叔和,王叔和的身上受了很多不白之冤。
我体会这一条有点儿意思,因为这里涉及一个白虎汤证的口渴,一个不更衣、不大便十日、无所苦的一个脾约证。这个还是和阳明有关系的,一个是脾约,不是大便有燥屎,因为无所苦、没有腹证。口渴是阳明的热证,你看承气汤证那么厉害的燥屎,不谈什么口渴,只是阳明热证才谈口渴。底下五苓散证也有口渴,但是这个口渴是小便不利,有与阳明的胃燥的口渴相互鉴别之意。一个是转属阳明,一个就成为太阳膀胱蓄水,这两个是不同的。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这是共计有这么三段的一个条文。它本来是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寸缓者就是津液不足于外,古人说寸缓则为中风,就是太阳中风,那么尺弱也是一样的,弱则为亡血,就是血液少。那么在前头也有,「营气不足,血少故也,所以脉迟」,那么关浮。这个脉啊总而言之就是脉浮缓,脉浮缓弱就是太阳中风的脉。
那么它为什么要这么分呢,它也有它的用意的。这个关以候胃,就是心下部位,这个浮呢在这里是主热,浮它也主外也主热,也主表也主热。这个关浮呢,就是心下的痞,这个痞是热痞了,这个用泻心汤治疗了,它是指的这个说的,它把这个脉用部位来说明病理情况。
那么我们看这缓和弱的脉不好分,这个缓指脉道松弛,你看我的这个烟卷这么拿着紧,它裹的紧。如果你把这个烟倒掉一半你摸这个烟卷就缓,松弛,没力,这是对脉横向上说的,它有紧有缓。那么那个弱呢?弱它从弦上说,脉弦就是脉上下崩直,弓弦那个弦,弹弦那个弦,有新张之弦,一摸上下溜直。日久你也不上弦了,这个弦就松弛了,就是弱了。所以这个弱啊,是冲脉上下、直向看的,这个弱是上下不紧了,这个在理上讲是有的,可是在指向上分别也很难,这个缓和弱分别很难。所以张仲景这个书,它的缓和弱是通用的。它说「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可它讲那个太阳中风治疗的时候,它就讲「阳浮而阴弱」,它就有讲个弱,可见这缓和弱在手相上分辨就很难。在这个理论上是有的,存在的。
那么这个脉,总而言之,它是属于太阳中风的脉,脉浮而缓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就是太阳中风的症。太阳中风,发热汗出,还恶寒。那么不呕,说明没传到半表半里,那就没有柴胡证。但心下痞,它没传少阳,胁下不结,没有胸胁苦满,可是心下痞,心下这地方闭塞不通,那么这种病理情况,表还没解,而有心下痞硬,这大概是医下之作用的毛病。下之表没解,那么外邪内陷,所以心下痞,大概是这种情况,这头一段说的就是这个。
但是它没说这个的治疗法则,事实上这个前头都有啊。那么应该先用桂枝汤以解外,然后以泻心汤再以治痞,或者大黄黄连泻心汤,或三黄泻心汤,我就用三黄泻心汤机会多,这是一段。
如其不下,病人不恶寒而渴者,转属阳明也。如其不下,这个病人已经不恶寒。根据上头是发热汗出,不恶寒,只是心下痞而又渴,那是转属阳明了。这渴,内里头一热就渴。那么这个痞呢,它问题也不大,它不是大实大满,只是痞,稍有点内实的样子,问题不大。它转属阳明,转属阳明就是太阳转属于阳明,太阳病还没结束呢,转属就是并病的互释,转属也是个并病,但是太阳病将要罢了,它已经不恶寒了嘛,又出现渴,阳明病已显了。小便数者,这时候小便频数的厉害,那么大便可要硬了,虽然大便硬也不谵语,也不怎么的,说明里头的热并不太厉害,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
这就是我们前头说的那个津液内结,而造成的大便硬,只是由于小便数而造成大便硬,虽然十日不大便,也不为所苦。这个言外呢,不可以攻。那么可以考虑用后面治脾约的麻子仁丸,不过还得看病的轻重了,如果重,同时多少有点热可以使麻子仁丸,不然的话那就得用导之之法,像蜜煎导、猪胆汁那种法子。
那么假若它渴而欲饮水,那可以少少与饮之,但以法救之。少少与饮之,不要给喝的多,喝的过多非喘不可,它这个没有多大点的热,它是由于小便数而伤到津液,水一点点慢慢给,胃和者愈。渴者,这渴者是喝水了还渴,它是承上边的两段说的。
这个「渴者,宜五苓散」,是接头一段下之后,表还有热未解,同时心下痞,这个心下痞它是由于停水的关系,五苓散证也有的,它由于下气上冲,造成小便不利,可是这个绝对不是小便频数。小便不利微热而渴,那才是五苓散证,那么这个心下痞正是水气逆于心下。所以这是个简文,它这个为什么不详说呢,因为它通过「渴者」这两字就代表了,前头都有。
这个是承接第一段,第二段也是一样。要是不下也能发生这样的症候,病人有微热、不恶寒而渴,但是它没转属阳明,而且还有小便不利,这种渴也是停水不行的,也可以用五苓散。所以它就是在渴上发挥的,并不是说转属阳明、小便数,你还给吃五苓散,那是不对的,咱们前头讲的猪苓汤都说过了,是不是,它已经丧失津液了,你不能够再使五苓散。
我们前头也讲过那个风湿相搏的白术附子汤,它有一个「小便利,大便硬者,去桂加术」,那个加术,它治小便利,这个我当时也讲过,你看那个真武汤,也是术附为伍,因为它是这个泌尿机能松弛,不能收摄,那么使这个能让机能恢复而再加上去水的药,它反倒治小便利。可是五苓散不行,五苓散利尿相当有力了,而且这是个阳明病,真要是内传阳明,这桂枝它不治里热的,所以在这里大家很有争论的。
总之,我认为这个渴者是另起的,不是接着上边的,不是说少少与饮之,而还渴不止,就用五苓散,这个不是的,它已经大便硬了,你不要再给利水了,复利其小便是不行的,猪苓汤都不能用,那五苓散就更不能用了。这是个简文,它为什么不详细说呢,因为这前头都说了。你们回头看看五苓散,前头说的那些条文就知道了。
子恒试注
太阳病,寸脉缓,关脉浮是中风之脉,尺脉弱同尺脉迟,是里虚之脉(互参第50条),病人发热汗出,原本恶寒已经消失,但有出现反复,辨证属于太阳中风兼有正虚。无呕吐,说明邪气未传少阳。只是心下胃脘处有痞满之感,这是因为医者误用下法所致,表邪误下,正是心下痞的病因(互参第131条)。
如果医者未使用攻下之法,病人发热汗出无恶寒,伴有口渴,是太阳病传入阳明的征兆。邪入阳明,阳明之热迫津液外泄,出现小便频数,津液从小便渗出,津液受损,大便必然硬结难下,此正属太阳阳明病,即脾约证。但十余天不解大便,也未见腹痛腹胀等不适,原因在于大便硬结是津液不足所致,而非阳明腑实证,并无燥屎内结,腑气尚通。
如果因胃中燥而出现口渴欲饮水,需要少量频饮以润胃燥。如果是大量饮水,导致胃中停水,可能出现喘证;或是湿与热结,可能会因为阳明湿化而出现发黄等问题。
如果发热汗出恶寒,口渴,伴有小便不利,是膀胱蓄水,属于病由太阳中风传入太阳之腑,需要使用五苓散治疗(互参第71条)。
【条文互参】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第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第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第227条: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第232条: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第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第239条: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第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自我测验
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复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