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的生命戛然而止,那一年他才59岁。
有资料说,为他送葬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他的表弟,以及死忠粉梅里美和好友屠格涅夫。
二十世纪的某一位评论家会从十九世纪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发现司汤达的作品,并且比我们的同时代人更公正地对待它们,梅里美在司汤达的讣告这样写道。
确实,正如梅里美所预告的那样,他的作品过了178年仍旧很受欢迎,尤其是那部在当时受到抨击的《红与黑》。
小说里的主人公于连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蔑视当时的一切道德规范,那创作出于连的司汤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于连身上是否有他的影子的呢?小K将会从童年、爱情、作品三个方面来简单分享一下信奉不自由,毋宁死的司汤达。
1.一个作家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
司汤达原名玛丽·亨利·贝尔,司汤达是他的笔名。
1783年出生在法国的格雷诺布尔城,父亲歇绿宾·贝尔是一个有权有势、思想却极度保守的律师。
母亲昂丽爱特是当地名医的女儿,和保守的父亲不同,思想开明,司汤达非常爱他的母亲,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怀着情人般的爱去爱她的。
可惜他在七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母亲的早逝使司汤达非常痛苦,成年以后还经常回忆起他的母亲,加上在母亲去世后没多久,父亲就另娶了母亲的妹妹,这让司汤达对父亲更为反感。
司汤达的外祖父甘尼永大夫,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拥护者,热爱伏尔泰等启蒙运动作家,热爱自由思想。司汤达从小受到外祖父培养,也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熏陶,养成了对文学艺术的爱好。
与外祖父相反,司汤达的父亲信奉天主教,政治上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对待孩子非常冷淡、严厉,曾把司汤达交给一个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师管理,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保皇党人和天主教徒。
而当时的司汤达早已受到外祖父的影响,成为了一个自由思想者,法国大革命的拥护者,他恨透了那个神父,称他为暴君,伪君子。
他更恨他父亲的反动、顽固、自私和贪财,这种恨意终其一生都未消失,在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等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
1796年,13岁的司汤达进了格勒诺布尔中心学校。
虽然和同学相处不太愉快,但是学校热烈拥护和传播启蒙运动思想的老师们给了他难得的好教育。尤其是雅各宾派的数学老师,除了教数学,还会给他讲法国大革命的看法,这也为司汤达后来选择从军,跟随拿破仑征战欧洲打下了基础。
司汤达在自传《亨利·勃吕拉的一生》也谈到过曾经对家庭和童年受到的教育的反抗,他把这种反抗归纳为极端厌恶平庸事物,蔑视金钱和商人,强烈向往个人的意志、力量和奔放的热情。
2.一生都没有得到爱的男人
司汤达曾说:爱情之于我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我唯一的大事。可是,这些女人大多数并没有给我以爱的荣幸。不过,她们确实充实了我的生命,而在她们之后,就产生了我的作品。
司汤达一生有过几次真正的恋爱。
第一次是一位叫美拉妮·居利贝尔的戏剧演员,她忧郁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司汤达,他坚信她是爱我的,和这样一颗温柔的心灵在一起,我将非常幸福,于是他们私奔了。
但好景不长,仅维持了两年。
第二次是和歌剧院的一位女演员,但司汤达觉得还应该有个能真正为他所爱的情妇,一个有显赫身份因而会给他增添荣誉的情妇。
他认为表兄的妻子是非常合适的人选,选好时机表露了自己的爱意,毫无疑问,这位伯爵夫人委婉地拒绝了他,他们之间的感情仅限于友谊。
两个月后依然沉浸在痛苦中的司汤达,跑去米兰找到了少年时迷恋过的吉娜。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在发现自己被骗了后,主动离开了。对此他说,我嘲笑自己,鄙视那位夫人,但也为我能重新获得自由而觉得欣慰。
经历了几段失败的感情后,让外貌本就不出众的司汤达,更不再执着追求所谓爱情了。
他想不通为什么得到一个人的爱这么难呢,于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加上一番学术研究写了一本著作《论爱情》,试图研究爱情,然而11年里只卖掉十七本,既没有给他带来名声也没有带来钱财更没有带来爱情。
后来这个一生都没有得到过爱的男人,选择了将他臆想中的深情融入到了众多的文学形象中。
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德·瑞那夫人,《帕尔马修道院》中的法布利斯、克莱莉娅等主要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司汤达及其恋人的影子。
正如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的那样,爱过。倒也恰如其分,仅仅是爱过,没有结出果实。
3.一个默默耕耘的小说家
司汤达在文学上起步很晚,四十几岁才开始写小说。
他写小说还算勤奋,但并不追求数量,十几年里写了几部长篇,几十个短篇,相同的是那些小说都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名声。
在小说《红与黑》中,司汤达说出了他的感受:小说好比沿途搬运的镜子,而展现在诸君面前的,有时是蓝天,有时是泥泞。然而背负这面镜子的人,却遭受不道德的谴责。
其实他的《红与黑》写得极好,可一出版就遭到了各方面的抨击,直到他最后一部小说《帕尔马修道院》出版,才引起了文学界的一些关注。
作家木心曾对《红与黑》做了一个解释,红指军装,黑指教袍。主角于连夹在两者中间,故称红与黑。
没错,《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司汤达很想、然而又无法成为的那种人。
在第四节父与子中有一段对于连的肖像描写:
他的两颊红红的,低头看着地。小伙子有十八九岁,外表相当文弱。五官不算端正,却很清秀;鼻子挺尖,两只眼睛又大又黑,沉静的时候,显得好学深思,热情似火。
清秀,美貌,这是司汤达没有的。
关于司汤达的外貌,作家毛姆是这样描述的:
他身材矮胖,其貌不扬,上身圆鼓鼓的,两腿粗而短,一颗大脑袋上长着一头黑发;嘴唇不厚,鼻子却过于肥大;不过,他的一双褐色眼睛炯炯有神,手和脚也不大,尤其是皮肤,像女人一样细嫩。
所以,他让于连具有吸引女性的魅力,一见他就会神魂颠倒,这也正是他自己一直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他还把自己的记性、勇气、羞怯、自卑、野心、敏感、心计、多疑、虚荣、易怒等性格特点,以及肆行无忌和不知感恩的行为特征,全都给了于连。
然而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创作灵感,则来自于1827年法国《司法公报》登载的一条新闻:
道菲内省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男主人公是一家家庭教师,他的女主人曾经是他的情妇。后来,当他要和一个非常有钱的小姐结婚时,其情妇所写的一封信揭发了他。于是他向他的情妇开了两枪,因而被判处死刑……
情节很简单,却在司汤达的笔下,铸就了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著作。
司汤达曾预测自己的作品要到1880年甚至1890年,人们才会对他的作品作出应有的评价。
凡被同时代人忽视的作家,大多是这样来自我安慰的,都说后人会承认他们的成就,当然司汤达是幸运的。
喜欢司汤达作品中的有个叫希普里特·泰纳,多年后成为了有影响的著名理论家,他著文盛赞司汤达,称他为古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于是,我们知道了文学史上还有一个曾被冷落的法国作家;知道了那本大名鼎鼎的《红与黑》,一八三零年纪事;知道了长着一双时而探索,时而沉思,时而又像放射出火焰般美丽眼睛的青年于连。
司汤达也凭着一部《红与黑》就让小说家左拉称他为自然主义之父,法国评论家布尔热和作家安德烈·纪德则称他为心理小说的创始人。
《红与黑》确实是一本令人惊叹的书。
结语
有人说他矫揉造作,有人说他敏感自卑,有人说他才华横溢,有人说他幽默风趣,但司汤达却说:亨利·贝尔,米兰人,活过、爱过、写过。
这句话刻在了他的墓碑上,留给后人的除了小说,就剩下这13个字。
距离司汤达逝世,已经过去178年了,而我们依然在品读他的作品。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家,也许正是因为他太与众不同,所以才不能被同时代的艺术家所理解。
但时间,是无情的,又是最公正的,因为时间看得见,不会让司汤达的才华被埋没于时间的长河中。
所以我们也总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