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腔积液也称癌性胸水,是指原发于胸膜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的胸腔积液,常见于恶性肿瘤的终末阶段,以肺癌、乳腺癌较为多见。 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或伴有胸痛,同时出现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乏力甚至恶病质等全身表现,严重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危及患者生命。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 目前,西医临床上常以胸腔穿刺抽液、胸腔留置引流、胸膜固定术、腔内灌注治疗作为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但以上方法存在复发率高、治疗后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及有创操作存在风险等不足。 中医药在缓解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症状、减少胸水产生、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治疗优势。
根据 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症状表现,恶性胸腔积液当属于中医学广义“痰饮”的范畴,张仲景在《金 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首次提出“痰饮”病名,并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成为后世治疗痰饮疾病的纲领。
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是由于肿瘤迁延日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阳气虚衰,气不化津,阴邪偏盛,水湿不化,终致气滞、血瘀、水停胸胁。 肿瘤患者正气虚弱,积聚又进一步耗散正气,致脏腑虚损,出现以脾阳不足为主的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机体对水液的输布,水饮内停而发为 恶性胸腔积液,其病机与广义痰饮病机相仿。
“温药和之”为痰饮病治疗的核心治疗思想。 水 湿邪气的治疗,可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治饮邪时应予温热性质药物助中阳而胜水饮。 痰饮 病“因虚而成”,治疗应将行消驱邪之药与温补阳气 之药并用,使得两者相和,达到通调脏腑,祛除水饮 的目的。
当痰饮病处于的轻证期或缓解期时,根 据痰饮邪气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得温则化的病理特 点,以温阳化饮法作为治疗痰饮病的常规治法,此法为“温药 和之”的具体呈现,达到既不专补碍邪,亦不过燥伤正,以平调为期的治疗目的;当痰饮病处于重症其或急性期时,根据饮为阴邪,易伤阳气的特点,以峻下逐饮法作为治疗痰饮病的特殊治法。
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来看,恶性胸腔积液 可按痰饮病进行论治。 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治则对于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具有着统领指导的作用。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关键在于判断疾病的标本缓急,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核心病机以脾阳不足为主的脏腑虚损为本,内停胸腔之饮邪为标。 水饮既为病理产物,又为损伤人体正气的病因。 如 恶性胸腔积液症状较轻、病势和缓者,治疗以温运阳气,通调脏腑为主;如症状较重、病势急骤者,需考虑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因势利导,和其不和,迅速排除水饮,防治其进一步伤及正气;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遣方用药时,应固护正气,以和为度,做到祛邪而不伤正,使患者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