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菜蓟族(一):苍术

管状花亚科—菜蓟族(一):苍术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菊目

菊科

管状花亚科

菜蓟族

 

菜蓟族(学名:Cynareae),本族各属集中分布于欧洲、北非、亚洲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地区和苏联中亚地区有较多的种属分布。全族约计76个属,我国41属。

1.植物学史

本族各属集中分布于欧洲、北非、亚洲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地区和苏联中亚地区有较多的种属分布。全族约计76个属,我国41属。本族中有下列一些大属:飞廉亚族(Subtrib。 Carduinae O。Hoffm。)的刺头菊属(Cousinia Cass。),有600余种,集中分布于苏联中亚及亚洲西南部,蓟属(Cirsium Mill。 emend。 Scop。)250—300种,分布欧洲、北美及亚洲,苓菊属(Jurinea Cass。)约250余种,分布于中欧、南欧、苏联中亚和西南亚地区,凤毛菊属(Saussurea DC)约300余种,集中分布欧亚山地;矢车菊亚族(Subtrib. Centaureinae O. Hoffm.)的矢车菊属(Centaurea L.) 500—600种,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和西南亚地区。除凤毛菊属(我国约有200余种)和蓟属(我国有50种)这两个属以外,可以说,我国新疆是处于刺头菊属、苓菊属和矢车菊属等这三个大属的分布区的东部周界。新疆地区仅有这三个大属的一些代表性种类。

菜蓟族的花粉粒的基本式样是属于麻花头型(serratura-type)的,花粉粒球形,有刺,三孔沟,外壁有两层柱状层,内柱状层厚,外柱状层薄,细密。但是,就花粉结构而言,却表现出明显的两种退化倾向:(1)花粉粒表面上的刺退化,但两层柱状层仍然是完善的,花粉粒转变为长球形。这又有两种程度的差别:(a)花粉粒表面上的刺退化到几不可察的程度,如牛蒡属(Arctium L.)和苓菊属(Jurinea Cass.),(b)刺完全退化,花粉粒表面平滑或几平滑,如刺头菊属(Cousinia Cass.)的种(全部种?);(2)内层柱状层退化,这同样也有两种退化程度上的差异:(a)有内层柱状层,如红花属(Carthamus L.)、水飞蓟属 (Silybum Adans.)、部分矢车菊属(Centaurea L.)及部分蓟属(Cirsium Mill. emend. Scop.),(b)内层柱状层完全退化,腔的形成并伴之以刺的退化。本族染色体x=8、9、10、11、12、13、15、17、19,形成一系列的非整倍体。至今未见菜蓟族中有无融合生殖现象的报道。

2.形态特征

草本或灌木,叶互生。头状花序雌雄同株或异株,通常含多数小花。总苞片多层,覆 瓦状或不明显覆瓦状排列,革质或草质,顶端有各式芒刺或膜质附属物。小花全部两性或雌性而头状花序为同型,或边缘小花雄蕊发育不全而为雌性,头状花序为异型。全部花冠管状。花托有托片或托毛,很少无托片亦无托毛的,有时花托蜂窝状,窝缘有钻状突起。花药基部箭形,附属物各式(流苏状、撕裂状、缘毛状或糙毛状)。花柱在分枝处以下有增粗的毛环;花柱分枝分离或大部合生。

3.刺苞菊属

刺苞菊属(学名:Carlin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植物。该属约有28种,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西欧、东欧和亚洲温带地区。中国新疆地区分布1种。

(1)形态特征

有时无茎,很少为灌木。叶基生或茎生,羽状浅裂、半裂或边缘有锯齿,很少为全缘不分裂的而边缘仅有针刺状缘毛。头状花序大或中等大小,单生茎端或少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含有多数的同型两性管状花。总苞宽钟状或半球形。总苞片多层,外层总苞片较宽,叶质,边缘有刺齿,中层苞片狭而短,边缘有分枝的针刺,最内层苞片长超过小花,长线形,全缘,硬膜质或软骨质,淡白色、黄色或有时紫色。花托平,有稠密的长几等于小花的硬质托片,但通常深裂成细刚毛状。全部小花同型,两性,管状,黄色或紫色,花冠5裂。花药基部箭形,附属物边缘有长尾状的长缘毛。花丝)七滑。花柱短分枝。瘦果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无肋,顶果截形,无果缘,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长直毛。冠毛1层,膜片状,深裂成长的羽毛状刚毛。

(2)刺苞菊

刺苞菊(学名:Carlinabiebersteinii)为菊科剌苞菊属的植物。俗名:新疆刺苞术。生长于河边石滩地、干草甸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新疆北部(布尔津县)。欧洲、西伯利亚、中亚有分布。

4.苍术属

苍术属(学名:Atractylodes)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白术(A. macrocephala)、茅术(A. lancea)等约8种,分布于日本和中国。我国有5种。

(1)植物学史

苍术属 (AtractylodesDC.) 是De Candlle在1938年作为帚菊木族 (Mutisieae Cass.) 中的成员而建立的一个属。G. Bentham等正确地将它转移到菜蓟族中来,但却把它处理为Atractvlis的异名;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早年都因袭G Bentham的观点。小泉源一(G. Koidzumi)和北村四郎(S. Kitamura)是对的,他们重新确认了这个属。Atractylis L.是一个分布于地中海地区的属,头状花序全部小花两性,有发育的雌蕊和雄蕊,而苍术属 (Atractylodes) 则是一个东亚分布的属,雌雄异株,或植株全部头状花序的小花两性,有发育的雌雄蕊,或植株全部头状花序的小花,雄蕊不发育。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明确的。傅舜谟又阐明了两者在根状茎部位上植物化学方面的差异,指出Atractylis属的地下部分含有含硫的欧术苷(Atractyloside),其苷元为二萜结构的欧术苷元 (Atractyligenin),而苍术属的地下部分不含有欧术苷而含有倍半萜类为主的挥发油成分 (苍术酮Atractylon、苍术素Atractylodin、茅术醇Hinesol、按油醇Eudesmol、榄香油醇 El esmo等)。

(2)形态特征

头状花序同型,有一致的小花,单生茎枝顶端,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植株的全部头状花序或全部为两性花,有发育的雌蕊和雄蕊,或全部为雌花,雄蕊退化,不发育。小花管状,黄色或紫红色,檐部5深裂。总苞钟状、宽钟状或圆柱状。苞叶近2层,羽状全裂、深裂或半裂。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全缘,但通常有缘毛,顶端钝或圆形。花序托平坦,有刺毛;花托平,有稠密的托片。花丝无毛,分离,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形;花枉分枝短,三角形,外面被短柔毛。瘦果倒卵圆形或卵圆形,压扁,顶端截形,无果缘,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长直毛,基底着生面,平。冠毛刚毛1层,羽毛状,基部连合成环。

(3)苍术

苍术(学名:Atractylodeslancea),又名术、赤术、茅术、北苍术、茅苍术,为菊科苍术属的植物,喜凉爽气候,野生于低山阴坡疏林边、灌木丛中及草丛中。生活力很强,荒山、坡地、瘦地也可种植,但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生长最好,忌水浸,受水浸后,根易腐烂,故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

中国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野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及岩缝隙中。中国各地药圃广有栽培。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亦有分布。

苍术根状茎入药,为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该种有许多药材商品名称,如汉苍术和矛术(矛苍术);但诸多的商品名称,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北方产的北苍术和南方产的南苍术。

(4)白术

白术(学名:Atractylodesmacrocephala),是菊科苍术属的一种植物,分布中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有栽培,但在江西、湖南、浙江、四川有野生,野生于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日本的栽培类型。但日本无野生类型。日本的白术是十八世纪由中国引入作生药栽培的。

白术是一种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白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等,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原发性肝癌、美尼尔氏综合症、慢性腰痛、急性肠炎及白细胞减少症等有一定疗效。白术用途广泛,除了医疗配方用药外,又是4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

根状茎(白术):苦、甘,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苗(术苗):祛水,止自汗。

5.苓菊属

苓菊属(学名:Jurine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00种,分布于地中海区至亚洲。我国仅有少数种类,约14种,主要集中分布于新疆。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小半灌木。叶不分裂或分裂。头状花序中等大小,单生茎顶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植物含少数头状花序,但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同型,有多数两性小花。总苞碗状、卵状、钟状或半球形,很少为椭圆状或楔状状。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紧贴或外层或中外层上部或顶端不同程度地向外开张或反折,但内层苞片总是直立紧贴的。全部苞片草质或近革质,被蛛丝毛或无毛,但通常有腺点。花托平,被稠密的托片。全部小花两性,管状,花冠红色或紫色,外面通常有腺点,冠檐5浅裂或偏斜5深裂。花药无毛,基部附属物尾状,撕裂。花丝分离,无毛或有乳突。花柱短2裂,花柱分枝顶端截形,基部有毛环。瘦果长倒卵状,长椭圆状或长倒圆锥状,有4条椭圆状高起的纵肋,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无毛,有时有腺点或稀疏或稠密的刺瘤或刺脊或无刺瘤和刺脊亦无腺点,顶端有果缘,果缘边缘锯齿状。冠毛多层,向内层渐长;冠毛刚毛锯齿状、短糙毛状、短羽毛状或羽毛状,最内层通常有2-5根超长的冠毛刚毛;全部冠毛刚毛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或基部不连合成环而冠毛刚毛永久固结在瘦果上。

(2)苓菊

苓菊(学名:Jurinea lipskyi)为菊科苓菊属的植物。生于山地草原,海拔1900米。新疆天山(昭苏)。天山西部及苏联巴尔哈什地区有分布。

6.顶羽菊属

顶羽菊属(学名:Acroptilon)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中亚至西伯利亚。我国西北及华北有分布。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无柄,叶羽状分裂或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同型,含多数小花,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总苞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无毛。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外层与内层圆形、半椭圆形,最内层线状披针形;全部总苞片顶端有白色膜质半透明的附片。花托有托毛。全部小花两性,管状,花冠红色或紫色。花药基部附属物小。花丝无毛。花柱分枝细长,顶端钝,花柱中部有毛环。瘦果倒长卵形,压扁,有不十分明显的细脉纹,顶端圆形,无果缘,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冠毛多层,向内层渐长,基部不连合成环,易分散脱落,全部冠毛刚毛毛状,边缘短羽毛状。

(2)顶羽菊

顶羽菊(学名:Acroptilonrepens)是菊科顶羽菊属的植物。生于水旁、沟边、盐碱地、田边、荒地、沙地、干山坡及石质山坡,海拔90-2400米。生于丘陵、平原,农田。分布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善鄯等)。广布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蒙古,伊朗有分布。

全草:苦,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疮疡痈疽,无名肿毒,关节肿痛。

 

搜索建议:
热闻

 上古十大凶兽有哪些?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基于对《山海经》的了解,我认为山海经里上古十大凶兽有这些。一、三足乌(金乌):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展开)

热闻

 千元跌至400,“神药”竟被黄牛...

后台好多读者说找不到我们公众号了大家 星标 一下,下回就能正常看到推送了哟~酒友撸酒群,天天都能捡漏京东大牌酒水进群撸酒能帮爱喝酒的你一年省出一辆车!有需要的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