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开创了一门新学问:NLP,即用神经语言改变行为程序。后来他们的学生罗伯特·迪尔茨和格雷戈里·贝特森创立了NLP逻辑层次模型。
这个模型把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6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使命。
1⃣️第一层:环境。处于这一层的最底层的成长者,他们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是把原因归咎到外部环境中。
找环境问题的抱怨者,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2⃣️第二层:行为。处于这一层的人从自身寻找问题,比如个人努力程度。
找努力问题的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3⃣️第三层:能力。处于这一层的人能主动挑出努力这个试试去,积极寻找方法。
找方法问题的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4⃣️第四层:信念和价值观。处于这一层的人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主动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选择。
找选择问题的战略家。喜欢问:“什么东西最重要?”
5⃣️第五层: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从自己的身份定位开始思考问题。
找身份问题的觉醒者,喜欢说:“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6⃣️第六层:使命。人活着的最高意义就是创造、利他、积极地影响他人。
找意义问题的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一旦我们清楚了全局框架, 就可以成为“自由人”。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能主动放弃情绪化的抱怨, 勤努力、找方法、做选择、建身份、明意义。
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人生目标和意义,想清楚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么,你在这个世界的哪一层呢?
好了,今天的读书笔记分享到此,我们明天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