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认识,现在很多人都是明白的,而且意识不断提高,大家都希望能看到普通人能看得懂的文章,但在由于养老金的计算过程还是比较专业的,要通过大家看得懂的语言来描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写这方面的文章,尽量从大家看得懂的方向去努力。
按照养老金的计算的办法,凡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参加工作的人,或是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或是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之前参加工作,或是缴纳了养老保险的人,还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也就是说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个部分组成。
在养老金的计算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是按照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加上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
例如当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每月8000元,平均缴费指数是0.8,那么指数化缴费工资就是8000元乘以0.8等于6400元,二者的平均值就是8000元加上6400元除以2,等于7200元。
这个7200元就是就是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按照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就是7200元乘以1%,等于72元。假如缴费年限是2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1440元,缴费年限是3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2160元,缴费年限是40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2840元。
这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我这样的表述大家应该是能看懂的,如果按照套入公式的方式,大家可能就会看不懂了。但在计算指数化缴费工资时,有一个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是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实际缴费指数这个好计算,而且多数人都知道,每一年的缴费指数,是按照本人的实际缴费基数来除以当年社保部门的缴费基数,这个缴费基数就是大家所说的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
比如2022年的实际缴费基数是8000元,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基数是6500元,那么2022年的缴费指数就是8000元除以6500元,等于1.23.,换算成百分比就是123%,也就是2022年你是按照123%来缴纳养老保险的。如果缴费年限是30年,每一年都是这样计算的,然后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就是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除了计算基础养老金时要使用,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也会使用,所以平均缴费指数对于养老金的高低影响是非常大的,应该说平均缴费指数越高,自己的养老金就会越高。除了平均缴费指数以外,还有缴费年限也是很重要的。
在计算平均缴费指数时,实际缴费年限比较好计算,每年的你的缴费基数是多少,社部门公布的缴费基数,也就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多少,这些数据社保系统都是有记载的,在办理退休时,工作人员只要找出相关年度的数据,套入计算公式就能计算出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要讲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机关事业单位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要和本人的职务、职级、专业技术职称,岗位工资、薪级工资、退休补贴等挂钩,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视同缴费指数表,只要对照个人的情况套进去就行了,全国基本上是统一的。
但是企业职工的视同缴费指数,全国没有统一的计算办法,都是执行各省的规定。比如北京、上海等地,视同缴费指数都是按照1,0来计算的,这个一刀切的方式,不管你以前在企业是什么岗位,是什么职务,在退休时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按照1来计算。但与实际缴费指数平均以后,平均缴费指数可能就达不到1,0了,实际缴费指数高的人可能就会高于1.0。
四川、重庆等地,由于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视同, 视同的意思就是和实际缴费年限挂钩 ,也就是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的。按照这种方式,视同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0。
比如自己的平均实际缴费指数是0.6,那么自己的视同缴费指数也是0.6,;自己的平均实际缴费指数2.0,那么视同缴费指数也就是2.0,综合计算后的平均缴费指数还是2.0。
当然这个比喻大家可能还是不懂,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视同缴费整指数是0,平均缴费指数是以自己的实际缴费指数为准,这样大家就能懂了。但按照这种计算办法,实际缴费指数低的人会吃亏,实际缴费指数高的人会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的视同缴费指数,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计算办法。一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视同缴费指数为1.0,这个是非常公平的;二是按照四川的办法,视同缴费指数为0,以实际缴费指数来取代视同缴费指数,这个很简单但不公平;三是广东的办法,以所在区县的平均工资来除以统筹区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