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比亚迪、蔚来、小鹏,国产车集体反攻欧洲!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中国品牌正扎堆狂欢。

从手机到汽车,从新消费到互联网,出海成为常态。

出海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直白点说就是 新兴技术产业的出口。 近几年,契合着我国“走出去”的战略发展路线,中国品牌的出海事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这不,作为我国得意之作之一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也不甘落后。 比亚迪、吉利、长城、蔚来、小鹏、岚图、零跑……造车玩家们纷纷背上行囊,前往欧洲征战星辰大海。

国产新能源汽车,如何抢滩欧洲大陆?

上个月,法国媒体Viralpro在报道2022巴黎车展盛况时,用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来形容:“巴黎车展上,要么是中国的电动车,要么就不是电动车”。

怎么说呢,黑马必须得给这段话默默点个赞。因为,相比于往届,这届巴黎车展明显缩水许多,而依然表现强势抢眼的选手,非 中 国新能源车企们 莫属。

图片源自观察者网

比亚迪带着“王朝家族”的唐、元、汉,以及“海洋家族”的海豹,共4款车型登陆巴黎车展。

长城汽车旗下的摩卡PHEV、拿铁PHEV、欧拉好猫、欧拉闪电猫,吸引了车展上大部分人的目光。

零跑汽车首发零跑 T03、零跑 C11,成为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代表,满腔孤勇,闯入欧洲汽车市场。

……

不难看出,大家正卯足了劲,寻求海外新机会。 而欧洲,成了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眼中的“香饽饽”。

图片源自观察者网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前3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目前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占比超60%,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

同时,近几年来,由于国产电动车对于欧洲市场连续发力,现今已有近10家中国车企向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 国产电动汽车的欧洲市场占有率为10%。

而在另一家机构Fitch Solutions的预测中,未来3年, 中国电动汽车可能将会占据欧洲市场18%的份额。

别看只有百分之十几,但是这张成绩单,对于国产电动车品牌们而言,意义非凡。至少现在来看,国产电动车们的开端都还不错。

所以,接下来新能源车企们想要在欧洲市场混得风生水起,仍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希望。

图片源自第1电动研究院

举个栗子,在本次巴黎车展上大出风头的新能源龙头车企—— 比亚迪 ,其在欧洲的开拓事业一直都挺顺利。

3月,比亚迪与壳牌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壳牌将为比亚迪车主开放欧洲境内的30万个壳牌充电桩使用权。

9月,比亚迪召开了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比亚迪汉、唐、元Plus三款车型随即开启挪威、丹麦、瑞典、德国等欧洲多国的交付。

10月,比亚迪一举拿下同欧洲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的10万辆新能源汽车采购大单。

从打开充电桩配套缺口到整车出海欧洲销售,比亚迪着实考虑周到。 咱就是说,出海欧洲的国产新能源车企们,在这一段日子里,确实尝到了不少甜头。 这步棋,看来是走对了。

不过,有一个问题: 国产新能源汽车,为何青睐在欧洲打前站?

图片源自海峡都市报

从市场看,欧洲是一片亟待开发的沃土!

在落子欧洲之前,新能源车企们也曾顾虑重重。毕竟,欧洲作为汽车的诞生之地,也是汽车工业强势之地,燃油车时代的“帝国”——德国,可盘踞在欧洲腹地。

欧洲,也是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大本营”,并且还有路虎、宾利、大众、雷诺、沃尔沃等老牌车企虎视眈眈。 从低端车覆盖到豪华车,欧洲燃油车基本盘可谓相当稳健。

但是,由于俄乌战争所致的能源危机,以及连年加剧的气候危机,也让紧挨着北极圈的欧洲国家们,慌了。从而导致他们对另一种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逐年递增。

图片源自新周刊

欧洲多国纷纷出台新能源汽车的购置优惠补贴,鼓励大众选择更为环保的电动车。

以众多车企选择的欧洲切入口——挪威为例,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优惠力度相当慷慨。

挪威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者不仅免征销售税、进口税、税率为25%的增值税,还给予路权等配套政策支持,充电、城市通行、以及部分公共停车都享受免费待遇。

对了,更狠的是,挪威打算到2025年,就彻底斩断燃油车销售渠道。当然,主要原因是, 挪威能源来源以风电、水电为主,不怕缺电。

图为挪威街头的蔚来展厅

并且,在欧洲年轻人之中, 环保主义理念 显得尤为激进,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也远超大众想象。所以结合了环保和新潮的新能源汽车,自然成了他们的新时尚单品。

加之,欧洲大陆虽然燃油车市场饱和,竞争强劲,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上,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打个比方,就像是一块还没有人动过的蛋糕,又香又诱人。

顺嘴一提,在欧洲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家家户户拥有1-2辆车再正常不过。没办法,相对略输一筹的公共交通,私家车出行显得更为方便。

说到这里,都是 为 国产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提供契机 ,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怪不得,欧洲市场也被看作新能源汽车第二增长曲线的来源。甚至于, 挪威,这个拥有极光的国家,还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天堂”。

不过,话说回来,国产电动车能够抢滩欧洲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自身实力强劲。说回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主机厂看,国产电车自主研发能力增强!

从燃油车到混动车,再到新能源汽车,中国想要在欧洲站稳脚跟,逆势改变汽车进出口格局。国产主机厂们迅速崛起, 自主研发能力进步提升,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怎么说呢,“规避短板,发扬长处”,这句话算是让国产电车主机厂们参 悟得透透的了。

在老司机的口中,看一辆燃油车的好坏,主要通过传统“三大件”—— 发 动机、变速箱、底盘 ,来进行判别。

图片源自上海汽车博物馆

不过,在曾经的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毫无优势,完全是被欧、美、日等国技术吊打。

而国产主机厂们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追赶国外燃油车品牌,在传统三大件上煞费苦心。这一点,主要落实在 从向外资采购到自主生产的变化上。

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安2.0T发动机、奇瑞1.5T发动机,以及吉利1.4T发动机,都在市场检验中逐渐获得认可,完全不输同级别外资发动机。

当然,这样零星的进步,总的来说,对于局面改变用处不大。

而进入了混动车层面后,各家在混动技术上,开始大展拳脚。

图片源自六百公里

比如,比亚迪在混动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终于推出了比亚迪DM-i混动技术,打破了此前丰田THS和本田的i-MMD在混动技术领域的垄断统治地位。

据悉,比亚迪DM-i通过大功率电机驱动大容量电池实现供能, 将电动混合动力结构辅以主机,改变了传统以油驱动的传统方式。

比亚迪DM-i采用骁云1.5Ti插混专用发动机,发动机热效率为43%,工况油耗为3.8L/100km。 同时,其还搭载刀片电池技术,电池容量更大,续航更足,可电可油下综合续航里程超1200公里。

而丰田THS-II双擎混动系统的2.5L Dynammic Force发动机热效率则为41%,工况油耗为4.3L/100km。

而搭载着丰田THS-II双擎混动系统的汉兰达车型,在可油可电下综合续航为1000km。

这样来看,比亚迪DM-i比起丰田THS 更省油,转换效率更高,续航时间更长。

而比亚迪对标丰田的胜利,恰恰代表着 国产混动技术的一次期盼已久的胜利 。

对了,可以充电的比亚迪DM-i,在行驶中噪音还更小,在经济性和驾驶体验上更胜丰田、本田一筹。

除此而外,去年国产混动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萌发,诸如吉利雷神智擎Hi·X、长城柠檬智能DHT,也都在与日系厂商的擂台赛上,颇占风头。

综合续航上,吉利雷神智擎Hi·X为1300km,长城柠檬智能DHT为1076km,也都比丰田THS-II表现更为亮眼。

怎么说呢,在混动技术方面, 国产主机厂不仅算是和老牌车企们打成了平手,甚至还有隐隐超越的势头。

图为比亚迪DM-i示意

而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企业们迎头追上,终于实现了“弯道超车”,再也不用因为技术卡脖子而担惊受怕。

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它们的新“三大件”—— 电机、电池、电控 ,更是被国产主机厂们和国产上游厂家们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完成了新一代技术升级。

电机方面,欧美车企如特斯拉、奔驰的电车往往搭载着交流异步电机,中国车企如比亚迪、理想汽车,则更喜欢选用永磁同步电机。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永磁同步电机?

因为,我们有先天优势—— 稀土 。

图为永磁同步电机构造,图片源自旺财电机与电控

从应用上来讲,永磁同步电机确实比异步电机峰值效率更高,并且性能控制上,也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但从战略意义上来讲,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原料—— 汝铁硼 ,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稀土。

这不,巧了不是, 中国的稀土产业链是目前世界上最齐全的。 咱就是说,真是命中注定的好运气。

本土企业以中科三环为代表,正好能生产大量的永磁体。 所以,永 磁同步电机成了国产电车的“当红明星”。

图片源自第一财经资讯

而电池方面,不好意思,又考到中国擅长的方面了。电池界的“领头羊”—— 宁德时代, 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这家从2019年开始,就力压松下电器,成为全球电池出货量第一的公司。猜得没错,当然是我们国家的!

在今年8月的全球电池装机量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前十企业中,就有6家国产企业。没办法,这是实力!

而在欧洲,鉴于吃燃油车的红利吃了上百年了,他们恰好错过了这个风口,在电池领域并没有投资得太多。

图片源自维科网·锂电

电控方面,比亚迪又是一枝独秀,走在了世界车企的前面。 2009年,比亚迪推出IGBT1.0拿稳了IGBT芯片的这张牌。此后,比亚迪又是不断升级,不断研发,创造出了另一片天地。

此外,黑马认为,电动车最后还是会落点 智能化 方向,而在国内车企的技术研发和战略布局中,不难发现,大家对于智能应用的重视。 如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都在尝试中。

所以,不论电动车领域如何风起云涌,潮起潮落,中国企业都能赢得一席之地。伴随着国家相关配套建设方面的大力支持 ,国家战略转型的需要,中国电动车的后蓄力愈加充足。

当然,这也是国产电动车能够出海欧洲的底气之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国产电动车也带着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闯进了欧洲这片沃土。

从产业链看,国产电车产业配套正在完善!

一个企业想要顺利出海的前提是, 别被人偷家, 别辛辛苦苦一场,却给别人做了嫁衣。

而中国国产电车寻求出海欧洲的另一重大原因, 即国内的城墙修建得是越来越牢固了。

说白了,恰好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得越来越完善了,所以才敢放手一搏罢了。

大家可以和黑马一起看看下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内饰件到外饰件,从底盘到车身,从汽车电子到热管理系统,在各种零部件供应商中,出现了不少国内本土企业。

啧,真是新能源汽车的希望!这也意味着, 国产电动车的本土化产业链完整度和零部件生产能力,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起码比起造燃油车,造新能源汽车显然对我们更有好处。

正是如此,国产电动车们才敢拍着胸脯,放下豪言: 要出海!要去欧洲!要对标BBA!

这不得赶快让全世界都开上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吗?

对了,此处还不得不提国产电动车的强劲对手—— 美国特斯拉。 大家可以和黑马再一起看看下图:

图片来源芯片视界

从特斯拉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我们可以一眼发现:咦,这些不是中国的零部件厂商吗?

黑马点个名:五矿资本、先导智能、杉杉股份、洛阳铜业、中国宝安、长园集团……

特斯拉的中国零部件供应来源,可以说已经 覆 盖了从低端零部件到部分核心零部件。 并且,上海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也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业链本土化率已超过95%。

准确点说, 当年特斯拉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恰好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一条本土化发展的机会。

基本上来看,这就是从底层建设开始,打好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基础。

图为特斯拉上海工厂,源自上观新闻

当然,虽然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来看,中国本土企业进步良多。

但是,在某些零部件生产上,我们依然与外资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

举个栗子,就拿线控制动供应厂商来说,外资企业博世、大陆仍然是主流电动车企业的首选。看看这后面的一长串配置车型,就知道这两家的火爆程度。

而本土企业伯特利和拓普集团,虽然在生产进度上稍显落后,但是也有隐隐追上的苗头。

毕竟,比亚迪、特斯拉、吉利、奇瑞都选择了二者,正说明两家逐渐被主流认可。

图片源自中银证券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博世、大陆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闭环,而国内本土企业们尚不能做到这一点。

可以说,国内现状是一盘撒出来的满天星, 部分企业某些零部件生产分散,攒一攒才能攒在一起。

甚至,在一些零部件上,我们能生产, 但是很难完全替代外资厂商的零部件。

啧,这是一个问题。不过,随着国内产业链在时间中不断走向成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黑马相信, 虽 然这条路有些漫长,但是仍然充满了机会。

图片源自中银证券

总而言之,国产电动车出海欧洲,是必然性趋势,也是一场必须进行的战役。

曾经,我国本土汽车产业被德国、日本的燃油车巨头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蒸蒸日上,反倒给了大家些信心。

随着国内本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国产电动车势必要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资本也会涌入新的市场。 事实上,欧洲,属实算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了。

图片源自海峡都市报

从国内竞争到国外竞争, 国内电动车的春天,似乎不远了。 如果这一次,我们能实现蚕食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意味着我们能够开始 革新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当然,国产电动车的崛起,也必将对德国、日本的燃油车势力造成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现在,舞台已经建好,大幕已经拉开,且等着一场精彩好戏的开场。

黑马相信,虽然国产电动车出海欧洲的进程可能会比较慢, 但是好饭不怕晚,路漫漫,走到最后的才会是真正的赢家。

国产电车 一定能行!

参考资料:

新周刊《中国新能源车,为啥抢着去挪威》

差评《出口量翻倍的中国电车,这次要反攻欧洲了?》

上海汽车博物馆《买电车不光是 拿一张绿牌,还要会看“三大件”》

懂车《巴黎车展上,这些中国车已经走向世界!》

海峡都市报《海外朋友圈迅速扩大,比亚迪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

第一汽车频道《中国车企攻略欧洲,大好势头能稳住吗?》

懂车参谋《【行业】降本、保供双向驱动,本土零部件迎来大发展》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

真诚推荐你关注走一波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