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的子女往往被寄予更多改变家庭贫困命运的期望,但作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他们更可能身兼“贫二代”的身份。近日,对于“贫二代”就业困难的讨论甚嚣尘上,“学一代”又是什么情况?家庭学历背景的差异是否真的会对其求职产生影响?下面对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研究数据显示——
1、第一份工作从哪里来?
“学一代”靠学校 “知二代”拼亲友
“学一代”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最主要渠道是“本大学的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24%),其次为“通过专业求职网站”(20%),且分别比“知二代”的这一比例高8个和7个百分点。
“知二代”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朋友或亲戚得到招聘信息”(20%),比“学一代”的该比例高5个百分点。
2、求职服务有用吗?
参加最多的求职服务有效性不高
无论是“学一代”还是“知二代”,“大学组织的招聘会”都是接受比例最高的求职服务,但参加这项服务的“知二代”(42%)比“学一代”低8个百分点。
从接受服务的有效性角度看,虽然“大学组织的招聘会”和“职业发展规划”是2012届本科毕业生接受的最主要的求职服务,但这两项服务的有效性并不高,均不足七成。其中,“学一代”认为“职业发展规划”服务有效的比例仅为58%。
此外还可以看到,“知二代”中“没有接受任何求职辅导服务”的比例(32%)明显高于“学一代”的该比例(25%)。这也许与部分“知二代”计划要在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已经明确就业单位(特别是通过亲朋得到招聘信息者),因此放弃接受求职服务有关。
3、就业去哪儿?
“学一代”近半数在民企就业 “知二代”进国企比例最高
调查显示,47%的“学一代”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该比例比“知二代”高16个百分点。“知二代”进入“国有企业”比例最高(35%),比“学一代”进入国企的比例(26%)高9个百分点。此外,“知二代”进入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比例(16%)也明显高于“学一代”。
4、谁的就业质量更胜一筹?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学一代”>“知二代”;
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学一代”<“知二代”
调查显示,“学一代”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0%)略高于“知二代”(67%),但在就业现状满意度(56%)和职业期待吻合度(47%)方面均不及“知二代”,分别比“知二代”的该比例低11个和5个百分点。“知二代”家庭所具有的社会资本也许是帮助该群体降低求职专业性“门槛”,从事更理想工作的助力。
注:
“学一代”:即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知二代”:即家庭第二代大学生,其父母是本专科及以上学历。
数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