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目—锁阳科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虎耳草目
锁阳科
锁阳科(Cynomoriaceae),属真双子叶植物虎耳草目。本科仅有1属2种,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北非、中亚及中国西北、北部沙漠地带。我国仅有1属1种,产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1.植物学史
关于锁阳斜科的分类位置及亲缘关系,至今各家尚有分歧。Engle(1887)最早将该科置于桃金娘目中。Hutcinson在1980年前尚未肯定其进化位置。Takhtajian在1980年将其归在檀香目Santales中。而Cronquist(1968)不承认为独立的科,只将锁阳属Cynomorium置于蛇菰科Balanophoraceae中。总的看,各家对其进化位置的归属虽各有所不同,但在大的范围内均未超过蔷薇亚纲的范畴。
根据锁阳科植物的生态习性、花部构造、果实类型,与蛇菰科很接近。但锁阳科花为杂性,具有较厚的珠被,与蛇菰科具单性花、无珠被,又有不同之处,比蛇菰科植物要显得原始些。所以,Takhtajan把其放在檀香科之前的位置也是有理由的。
2.形态特征
根寄生多年生肉质草本,全株红棕色,无叶绿素。茎圆柱形,肉质,分枝或不分枝,具螺旋状排列的脱落性鳞片叶。花杂性,极小,由多数雄花、雌花与两性花密集形成顶生的肉穗花序,花序中散生鳞片状叶;花被片通常4-6,少数1-3或7-8;雄花具1雄蕊和1密腺;雌花具1雌蕊,子房下位,1室,内具1顶生悬垂的胚珠;两性花具1雄蕊和1雌蕊。果为小坚果状。种子具胚乳。
3.锁阳属
锁阳属(学名:Cynomorium)是锁阳科(Cynomoriaceae)的唯一属,属真双子叶植物虎耳草目,只有1、2种,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中国有1种,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内蒙一带。
本科植物为寄生植物,肉质草本,暗红色或紫色;根状茎肥厚,有许多片状吸器;单叶互生,无叶绿素;花小,花被4-6,也有1-3或 7-8;果实为坚果。主要寄生在半日花科或豆科植物上。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蛇菰科中,属于檀香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分在任何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2016年APG IV确认本科属于虎耳草目。
4.锁阳
锁阳(学名:Cynomoriumsongaricum),属锁阳科的一种植物,又名不老药、地毛球、锈铁棒、锁严子。锁阳是一种寄生植物,寄生于白刺(Nitraria sibirica)的根部。
一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无叶绿素,全株红棕色,大部分埋于沙中。寄生根根上着生大小不等的锁阳芽体,初近球形,后变椭圆形或长柱形,具多数须根与脱落的鳞片叶。茎圆柱状,直立、棕褐色,埋于沙中的茎具有细小须根,茎基部略增粗或膨大。茎上着生螺旋状排列脱落性鳞片叶,向上渐疏;鳞片叶卵状三角形,花丝极短,花药同雄花;雌蕊也同雌花。果为小坚果状,多数非常小,近球形或椭圆形,果皮白色,顶端有宿存浅黄色花柱。种子近球形,深红色,种皮坚硬而厚。花期5-7月,果期6-7月。
锁阳寄生在白刺属植物的根部。寄生根系庞大,主侧根很发达,主根可深入2米以下,侧根一般趋于水平走向,四周延伸达10米以上,地上部枝很多,耐沙埋能力极强。锁阳寄生深度0.5-1.8米,一般在积沙量大的植株寄生量多。这与寄主所处环境、寄主供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每窝有5-10株不等,每鲜重为0.5-1千克,含水85%。寄主根上着生的锁阳芽体生命力很强,只要不铲断寄生根,不伤芽体,及时填埋采挖坑,可以连年生长。锁阳在完成一个生命发育周期的过程中,整个植株大部时间都潜埋于地下,只有在开花时生于茎顶部的花穗才伸出地面,进行有性繁殖。种子成熟后地下茎枯朽腐烂,植株死亡,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分布于中国多省区,中亚、伊朗、蒙古也有分布。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与荒漠地带的河边、湖边、池边等生境且有白刺、批把柴生长的盐碱地区。锁阳能补肾、益精、润燥,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锁阳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与荒漠地带。多在轻度盐渍化低地、湖盆边缘、河流沿岸阶地、山前洪积、冲积扇缘地生长,土壤为灰漠土、棕漠土、风沙土、盐土。喜干旱少雨,具有耐旱的特性。
分布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阿尔泰山地、天山山地等)、青海(柴达木盆地等)、甘肃(民勤、金塔、武威、张掖、酒泉等)、宁夏(银北)、内蒙古(锡林郭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西北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等)、陕西(榆林等地)等省区。中亚、伊朗、蒙古也有分布。
药用:除去花序的肉质茎供药用(药材名:锁阳),能补肾、益精、润燥,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食用:肉质茎富含鞣质,可提炼栲胶,并含淀粉,可酿酒,饲料及代食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