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们儿”在东北方言中指的是已婚妇女,与“爷们儿”对应。东北人为什么要把已婚妇女称为娘们儿?虽然无从考证,但将之与对应的爷们儿联系起来,就会觉得这个称呼特别符合事实。
不过,虽是这样,娘们儿一词听起来比较粗陋,会使人想象出一个女人大大咧咧、没有矜持形象。就是说,女人在结婚之前都比较害羞、淑女,一旦结婚,就表现得大大咧咧、不管不顾,一副爱谁是谁的样子。实际上,如果对娘们儿一词在字眼上逐个分析,其实娘们儿却并不粗陋。
相信大家一定读过《木兰辞》,其中就有“不闻爷娘唤女声”的句子,这里的爷娘是只父母,也就是在古代,北方曾称父亲为爷,母亲为娘。即使是今天,不同辈分的女性在一起,可能被称为“娘儿几个”,不同辈分的男性在一起,也被称为“爷儿几个”。
从这两个称呼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已婚女性称为娘们儿,最初不但不是贬义词,甚至是一种身份的转换,因为她们结婚就意味着要做母亲,就是娘,娘们儿相对的就是爷们儿,也是同样的道理,男人结婚就意味着要做父亲,就是爷。爷们儿、娘们儿也就成了北方人对已婚男女的口头称呼了。
至于说到把未婚女孩称为丫头嘛!据说丫头这个称呼是根据古代未婚女孩头上的发髻形象来的。而且很多大户人家的丫鬟就是这种发髻,后来,丫头一词就逐渐演变成民间对未婚女性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