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过去曾称“历日”、“宪书”、“通书”、"历书",是按一定的历法规律排列年月日的,并与公历对应。在封建帝王时代,因为它是由皇帝颁发,敌又称之为“皇历”。辛亥革命后推翻帝制,才把“皇历”改写成“黄历”。
黄历主要内容,既包括二十四节气、吉凶宜忌、冲煞、合害、纳音、干支、十二神、值日、胎神、星宿、月相、吉神凶煞、彭祖百忌、六曜、九星、流年、太岁、三元九运、玄空九星、星期、生肖、方位等等。"黄历"里还显示天文气象、时令季节、祭祀礼仪、婚丧嫁聚、动土行耕、出行起居等方面的禁忌事项。所以在民间又称为“通书”。
"黄历"是以60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也就是60年一轮为一甲子。当年"黄历“当年用,进入下一年就要用新的"黄历"。已经用过的叫“老黄历”。借此意,“老黄历”在民间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专门用来指老思想、老规矩、老办法、老习惯。平常所指“老人老黄历“,多是批评老人中那些守成不变、故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