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人体空间医学探索 郭志辰著 (3:细胞.空间.能量) 2009.05.01

人体空间医学探索 郭志辰著 (3:细胞.空间.能量) 2009.05.01

纯净,-

能使能量流通顺畅,-

使人体回归自然,回归健康。 -

细胞.空间.能量-

一:细胞-

现代医学细论提出,细胞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构成。根据结构和功能进行划分,人体的细胞有二百余种,每种细胞都分部于特定的部位,-

执行特定的功能。但是对于所有细胞或某种细胞群体而言,许多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

即吞吐。细胞通过吞吐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

人体空间医学立足细胞论,受其启示,并在研究探索中结合了传统中药“营”、“卫”、-

“气”、“血”的概念,从人体空间的角度获得了新的认识:胞内为营、血,胞外为卫、气。-

此“胞”非彼“胞”,而是被赋予空间的概念。在这一基础上,人体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

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以扩展,人体的组织、器官、脏腑、系统甚至整个人体,都是由功能-

相同或相近的细胞群构合而成的大小不一、各有空间领属的“胞”。这些功能各异的“胞”,-

胞胞相套,胞胞相通,既相互制约又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和实现人体的生理、生命活动。在-

此意义上,传统中医“营”、“卫”、“气”、“血”等概念的内涵亦有所扩展和改变,成-

为具体而形象的存在。对细胞的重新认识,将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细-

胞,成为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理论结合点。-

吞吐是细胞的基本功能,结合传统中医消化吸收的观点,人体空间医学对此进行了更深层-

次的研究,并加以重新阐释。消,是细胞内的物质运动、变化、摩擦;当物质在摩擦的过程-

中由粗变精,从细胞内辐射到细胞外,由物质转化为能量,称之为化;吸,是细胞的吸收功-

能,即由细胞外的能量转运到细胞内;细胞外的能量进入细胞内,转化为细胞内物质,则称-

之为收。如果细胞扩张过度,物质就会过多地停留在胞内,无法顺利转化为胞外能量;如果-

细胞收缩过度,能量就会过多地停留在胞外,无法顺利转化为胞内物质。-

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空间,能量的积聚、流通、混化、异化都在空间内发生,信息的沟通-

与互换也在空间进行。能量运动是生命物质活力的调节枢纽,体内能量在流通中相互撞击、相-

互推动,加速了细胞的消化吸收,促进新物质即生命基本 元素的生成。这是生物净化的结果,-

它不但进化了细胞的结构,而且进化了细胞之间的相互配合、联系和调控。-

二:空间-

宇宙空间空旷无垠、浩瀚无边,带给人空空荡荡的神秘感,看似空、无,实际上包罗万象,-

无所不有,人体空间也是如此。现代医学更侧重从实体方面对人体内部进行分析,现代生物工-

程技术已经深入到细胞的基因构成,但仍然没有意识到人体空间的存在。-

人体内部空间十分辽阔,存在于细胞与细胞、脏腑与脏腑、系统与系统之间。有实体物质存-

在就有空间存在,两者相伴而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宇宙空间是万物产生于变化的根基,-

人体空间是人体小宇宙的万象之根,是生、长、化、收、藏的基础。人体空间是形体物质之间-

相互传递能量的媒介,是人体内外能量交换的桥梁,是人体信息传输的通道。-

人体空间与宇宙空间一样,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所以人体的能量无处不在,人体空间所容纳-

的能量远远超过了经络中运动的能量。人体空间的能量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空间有能量,人就-

有生命;能量有序化运动,身体就健康。人体空间能量物质的运动、变化会引起细胞、细胞群-

及脏腑的功能变化。人体空间能量运行,直接关系着人体各部位、各细胞群的功能正常运行与-

否。 人体空间的能量物质在外焦区域与外界因素相结合,才能完成能量交换、物质改变。因-

此,古人称为“天人合一”。-

三:能量-

宇宙空间中,能量的运动变化形成风、雨、雷、电;地球内空间的能量变化,会造成地动山-

摇;而人体空间能量的变化,会形成人体中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即人体空-

间不同属性的能量物质。-

1:能量的基本概念-

能量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均由能量的运行变化而产生。物质变化产生能-

量。物质是能量的本体;而能量是物质变化的精华,是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能量游离于空-

间,摆脱了物质的局限,体现出一个“活”字,并能与异质能量产生异化。能量的流动是生生-

不息的,能量的聚散、变化、异化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万物源于能量,所以有“天地氤氲(yin-

yun形容烟或云气很盛:云烟氤氲),万物化醇”的说法。-

人体空间的能量,是细胞在运动过程中辐射在人体空间的精微物质,它的活力很强,构成并-

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各部位细胞的生理反应,是能量运行的结果。人体能量的细腻程-

度,是人体能量内亮度变化的基础,是判断疾病形成与否的标准。虽然现在的科学仪器无法观-

测到它的存在,但它确实游离于人体空间,而且是有形有质的。它的存在决定了能量场的存在。-

人体空间的能量,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中的“能量”概念,与传统中医的“气”相比,虽提-

法不同,但内涵大致相同,实指一个事物。-

2:能量的性质-

(1)客观存在性-

人体的能量无处不有,因其所在人体部位的不同,名称也各异,有元真能量、膻中能量、-

先天能量、后天能量等等。阴阳媾(gou交好)精,天地造物,能量渐生。人始生,先成精,精-

精成而后脑髓生。阳化气,阴成形,细胞运动能量生。人体先天的能量为纯精华能量,来自-

母体,没有后天的饮食和呼吸的能量。古人云:“两神相搏,能量纯洁,名曰真气”,-

“真气”即为能量。-

人体五脏六腑能量各有其积聚处:-

肝区细胞能量积聚于期门处;若行之,则横走隔下,而出幽门关,以助心力。-

薄荷开肝细胞;-

柴胡开期门;-

乌贼骨引能量至幽门;-

生麦芽助之,散于胸中。-

肺区细胞的能量积聚于中府,过云门至太阳,散于背部;-

脾区细胞的能量积聚于章门;-

肾区细胞的能量积聚于京门;-

心区细胞的能量积聚于巨阙。-

(2)运动性-

人体空间的能量在分分秒秒不停地运动、变化,不是静止不变的。同时,也不是孤立存在-

的。而是随时都在进行着彼此混化、异化和互相撞击。人体能量的运动与自然界能量运动如出-

一辙(zhe).自然界中,大地的能量上升,天空的能量下降。在人体内,会阴区域为地,其能-

量上升;肺部区域为天,其能量下降。-

能量的运动有相互推动的特点。人体空间的能量是从压力、浓度高的部位、方向向压力、-

浓度低的部位、方向运动。人体内部能量传递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经络;二是细胞之间的空间。-

任何物质都不是绝对的实体,都有一定得空间。人体能量在空间中运动的方式,是依循着人体-

公转和自转的路线而运行。在公转、自转的路线上,能量运动周而复始,循环无休。-

人体能量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升降是能量的上下运动;出入则为能量在-

细胞内与外的运动以及人体与自然空间的能量交换。上下运动,如:五脏细胞群的能量运动是-

由下而上;六腑细胞群的能量运动则是由上而下。因有五脏细胞群的能量运动,才能使六腑细-

胞群的糟粕物质降下,即,清升浊降,气化生焉,三焦通矣。-

群体能量运动的效能,是微则生,亢则害,少火生能量,壮火散能量。细胞本体的运动,-

受细胞外的能量运动影响;而各个脏腑能量的运动,受公转运动的影响。-

(3)利他性-

人体细胞运动时所辐射的能量,都不能为本体服务,而是为其他细胞群服;其所吸收的精微-

物质,也都是经过异化或混化后的能量。人体五脏的功能区与本体均不在一个位置,说明了能-

量的利他性。而影响本体活动的,多半是本体能量所造成的实证。-

例如,肾划入膻中区,是因为肾本在下焦,而功能在中焦;-

肝本在右,而功能在左;-

脾居中左,而功能在膻中;-

心本居上,左心功能在下,右心功能在头部;-

头部能量出之于大椎;-

肺居上焦,而功能在太阳;-

胃居于中,而功能在下焦。-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