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成功返航啦!
咱们的航天员们已经安全到家,并且还吃到了草莓味的西红柿了,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接下来咱们还会发射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其中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会在轨交接班,6名航天员将会共同在我国空间站共处1周左右。
然而另一方面,国际空间站最多时达到了13人,那我国空间站是技不如人吗,为什么最多只可以容纳6人呢?
我国空间站
首先要说的是,我国空间站确实不如国际空间站大,国际空间站大约423吨,我国空间站最终会建成180吨级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大,是因为它是多个国家联合建造的超级项目,以美俄为主导,多个舱段对接完成的空间站。
我国空间站的小,并不是因为我们落后,而是根据我国国情设计的。
从规模上来讲,我们确实不如国际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表示:
我们不跟国际空间站比规模、比效益,我们发展空间站的目的是支持大规模的开展空间的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
我国空间站具有后发优势,虽然重量不如国际空间站,但是科学实验所用到的设备重量,比起整站重量的占比,我国空间站优势非常明显。
其次,国际空间站非常乱,从曝光的画面可以看出,国际空间站有许多裸露的电线,很多设备的摆放位置也乱糟糟的。
乱糟糟的结果必定会导致丢东西,事实也确实如此,国际空间站曾经被爆出有200多个东西找不到了。而且还曾经因为丢失了化学滤毒罐,而被迫放弃太空行走的任务。
乱糟糟的国际空间站还藏污纳垢,有许多该丢的垃圾也没有丢弃,严重影响宇航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体验,曾经还被迫做过大扫除,丢了不少垃圾。
我国空间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从这段时间曝光的画面可以看出,我国空间站整洁有序,根本看不到裸露的电线,整体看起来像是华为专卖店,非常具有科技范。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是因为我国在设计之初时,就考虑过东西的摆放问题,在需要用到电力的地方都布置好了开关,如此就避免了裸露的电线。
另外,我国还建立了物资管理系统,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二维码,用对应的仪器扫描之后,就知道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以及具体的用量,非常方便和清晰地帮助航天员了解我国空间站现状。
这其实是一种模块化的管理方式,即便是未来有新的需求,也可以根据这个规范来设计和安排,因此未来我国空间站也不会出现国际空间站那样乱糟糟的画面。
除此之外,我国空间站还配备有许多最新科技,比如:配备了霍尔发动机;大型柔性太阳能电池翼,供电转化率达到了30%以上;以及再生生保技术,可以将航天员的汗液,空间站水蒸气以及尿液等回收利用,被用于制氧或者饮用。
我国空间站虽然小,但是可利用空间大,可利用率高,这就意味着我国空间站虽小,但功能并不少。
国际空间站最多可13人,为何我国才6人?
国际空间站最多时,容纳了13个宇航员,而我国空间站最多只能容纳6人,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国际空间站虽然容纳的人多,但床位却不够。
据我们的太空介绍,2021年4月,国际空间站才只有7个永久性隔间,这意味着只有7名宇航员能有床位,那么多出来的宇航员该怎么睡觉呢?
答案是打地铺。
实际上,打地铺已经成为了国际空间站的常规操作,每逢国际空间站航天员交接班时,总会出现航天员需要打地铺的场景。
好在国际空间站上没有方向感,无论是竖着,倒着,横着还是正着,对航天员来说都一样,只要找一个通风条件良好,噪音不是太大,又不耽误其他人工作的地方,就可以打地铺。
曾经有一次,日本宇航员Akihiko Hoshide睡在了宇航员体育仓,美国宇航员Shannon Walker睡在哥伦布舱,Victor Glover将睡在气闸舱。
我国空间站则不同,为了让航天员们都能睡个好觉,我国空间站特意为每个航天员安排了独立的休息空间,并且为了让航天员休息地好,我们还采用了与空间站天花板平行的独立床铺,床铺上都有舷窗,可以通过舷窗遥望地球,以及眺望宇宙。
国际空间站休息区有许多并没有舷窗,而且位置也不如我国睡眠区那样安排地合理,而是上下左右都有睡眠区,空间感有些错乱。
现如今,我国天和核心舱内有3个床位和1个卫生间,后续发射的实验舱中,还将会有3个床位和1个卫生间,如此保证了6名航天员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并且洗手间也不会出现拥挤问题。
事实上,空间站的每一寸空间都非常宝贵,但即使如此,为了让航天员们得到更好地休息,我们宁愿留给他们一个私人空间。
国际空间站中国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