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佛国
从东晋慧理开山其,杭州历来有东南佛国之称;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杭州内外及湖山之间,唐以前为三百六十寺;
这个数据并可能像“南朝四百八十寺”一样的虚指,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杭州佛教发展真正的高峰是在五代的吴越国主政时期;建造了许许多多现在闻名遐迩的寺、塔、造像石刻等,遗憾的是完整的单体木构建筑一座都有;
据《咸淳临安志寺观》记载,钱氏三代五王,共建造395座寺院,加上前代遗留的91座,共计486座;
到了南宋末年杭州城内外寺院总计496 所,其中有具体建造年份的有398所,而这里面又有一半以上是吴越国时期所建;
从吴越国开始,每年二三月间,杭嘉湖苏锡常等一带的农民成群结队来杭州烧香,
到明代专门形成了“西湖香市”,以昭庆寺(现在西湖北岸的青少年宫)春日的“昭庆香市”为最;
而大多经由水路到杭州的第一站,就是拱宸桥附近的香积寺,茅家埠到灵竺佛国的道路更被成为“上香古道”,
张岱更是如此形容香市情况“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
陈文锦先生在分析杭州宗教文化上的传承,指出杭州和其他地方不同的突出点就在于:【民间性】、【自发性】
1、僧众队伍中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学养基础的人众多,诗画僧层出不穷;
1、始终保持着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鲜明世俗化倾向;
回顾杭州佛教文化史上,高僧云集,而历代文人名人遍访古刹,留下诸多诗文及故事,也为这类文化历史增色不少。
比如苏轼和辩才大师的机锋故事,苏轼对于净慈寺主持的“捉弄” ,济公古井运木,近代“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法师在事业最高峰时在西湖出家,写下《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记录在杭州出家、专研佛法、断食等点滴;
这些沧海一粟中的故事,更能印证上述陈文锦先生所说的“鲜明世俗化”之含义;
从文物保护遗存角度看,宁波一座北宋报国寺大殿就能看看气压杭城三百寺,
但个人认为杭州佛教文化早已融合在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代表的大熔炉中,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及审美的高峰地,这时候,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的意义及重要性,就从侧面超越于具体物质形态的实物了;
故事和传奇太多,就从几座典型的寺庙及造像遗存,来聆听东南佛国的晨钟暮鼓;
飞来峰造像:宋元瑰宝
1600多年前东晋咸和年间,印度僧人慧理到杭州见一峰惊奇地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此处称为飞来峰,
张岱称其为“米颠袖中一块奇石”;
袁宏道则说“湖上诸峰,当以飞来峰为第一”
飞来峰造像位于灵隐大景区内。
在北麓山崖及自然洞壑中,有五代至元代造像380多尊,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处造像群。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
其中在青林洞入口的西侧有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滕绍宗雕造的“西方三圣”,是飞来峰有题记的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龛。
飞来峰造像的价值在于,中国中原地区的石窟艺术,从晚唐开始就走向了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石刻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环,特别是元代的造像,刀法洗练,线条流畅,在中国古代造像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飞来峰造像,连同西湖南山造像(包括慈云岭造像、烟霞洞造像、天龙寺造像)为国家重点文保;
进入灵隐景区,未见飞来峰,先见理公之塔;
;理公塔,位于飞来峰龙泓洞口理公岩上,始建于唐,北宋开宝八年(975)重建,明万历十五年(1587)六月为山洪毁圮,十八年(1590)再建;
由于年带跨度长,所以能看到不同形态的佛像仪态;
而且既有五代、唐、宋登等历代传统艺术手法,也包含着汉、藏、蒙等多元民族的艺术特色。
其中元代汉、藏式造像约100多尊,保存较为完整。这批造像是元初由江南释教总管杨琏真伽主持营造的;
但有趣且可恶的是,这个杨琏真伽在杭州算是臭名昭著,明末著名文人张岱再其诸多著作中(如《西湖梦寻》),都提到这位仁兄,擅长做“摸金校尉”的盗墓活动,肆意挖掘损坏南宋及历代帝王将相的之墓,对于文物的盗取及损坏,比之后续的孙殿英。郭某某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谓:佛有万般象,人有诸多念。
灵隐寺:东晋古刹
而作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的灵隐寺,也是杭州最早的寺院,慧理见飞来峰山岩秀丽,遂建灵隐、灵鹫二刹,灵隐历史上又称云林寺;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出生于天台的济公,在灵隐弘扬天台宗,
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于此受具足戒;
灵隐寺山门之左的冷泉亭,涧水溜玉,画壁留香,实乃灵隐中的及胜处;此亭可算是杭州的“名亭”;
白居易写下过《冷泉亭记》,赞其“云从栋出,水与阶平”说道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而 苏东坡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苏白所在的时代,冷泉亭对面飞来峰造像还不盛,大多还是自然景观为主;
当然现在亭子已非原物;
同样的灵隐寺数代兴废,甚至在民国年间重修大雄宝殿所用的柱子原料,都是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海运而来;
灵隐虽遗迹所存不多,但无碍东南陆上一地佛教圣地之名;
其中灵隐寺石塔和经幢西湖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百罗汉堂也蔚为大观;
而大雄宝殿中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以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镶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为国内所罕见。
永福寺:钱塘福地
灵隐寺出门500米就是,有着“钱塘第一福地”之称的永福寺;
早在唐代,白居易在写给韬光禅师的诗中,描述了灵隐天竺一带的风景: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诗中通透东西南北前后上下八方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
这里忽然也想起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一个桥段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
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大轮明王鸠摩智在大理天龙寺,以世尊在娑罗双树之间入灭的典故。
道破枯荣禅师参禅来历。
世尊入入灭时,东南西北各有双树,树皆一枯一荣,东南西北双树分别意为“常与无常”、“乐与无乐”、“我与无我”、“净与无净”。前者茂盛之树是涅槃觉相,后者凋残之树为世相,如来于此八境界之间入灭,才叫“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说道此处那边再多絮叨几句,灵隐寺有非常有名的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再借金庸先生著作之言,《倚天屠龙》末尾,周芷若屠杀过盛,于少林寺超度亡魂,自我忏悔,少林方丈空闻向张无忌说道“幽魂无需超度,人死业在,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之心安,超度的乃是活人”;
而俗世众生,求神拜佛者,有诸多愿望和心思,求财求人,忏悔赎罪等等,一切皆是人(——即是“我”)的主观能动,在进行着;所谓佛渡有缘人,在没有实践和努力的前提下,没有所谓的心想事成;
同样罪愆已犯,事后求心安,何不早三思而行;
我想佛家和诸多宗教一样,纵使神佛之说冥冥,为的就是让人有信仰的同时,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抑恶扬善,控制诸念,关照本心,形成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
再往上的【韬光寺】则灵隐景区海拔最高的也最低调寺庙,但以朝佛、观山、观海闻名,湖山揽胜的景致此处最佳;
而韬光寺隔壁,有转去北高峰的山路,比之灵隐山脚出发,山路少了近一半;
可以登高体会张公亮诗中有画的名句“江气白分海气合,吴山青尽越山来”;
三天竺:佛香桂子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姻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竹枝词》
法喜寺所在的三天竺丛林(上中下天竺),离灵隐景区才1.5公里不到。
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并亲题寺额。
白乐天亲书云“一山门做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天香桂子落纷纷”;
后东坡寻乐天是手书,则诗已亡,有刻石在;
东坡自己有诗云“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不知修行何,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南宋抗金将领岳飞曾来此地作《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诗云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诗风仍是高亢激昂,饱含精忠报国的满腔热血。只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使得这样的抱负成了孤胆英雄的千年一叹。
张岱《西湖寻梦》中写道“香火之胜,当甲东南,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与南海潮音寺正等”;
这里的天竺,应该是把灵隐一带也包含进去了;
篇中又引用诸多名人之篇目,如张京元和萧士玮的《上天竺小记》分别有言“回合若迷,山石俱骨立,山峦环抱,风气甚固”、“叠嶂四周,中忽平旷,巡览迎眺,惊无归路,风气遒逸,神明刻露”;
张岱自己则做联: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珞珈从南海飞来;
天竺三寺以法喜寺面积最大,建筑雄伟,布局庄严。
法喜寺建于公元939年,兴于唐宋,古语有曰:“东南佛寺,钱塘为胜;钱塘佛寺,天竺为胜;天竺有三,上天竺又其最胜也。”
法喜寺及三天竺笔者也于16年、20年、21年去过三次。相较于16年的空山古刹,近两年确实游客如织,不似往日清幽,因为一个机位,法喜寺甚至成为了近来风头和热度盖过隔壁灵隐的网红寺庙;
真可谓,媛,妙不可言;
附近天竺峰双峰削立,形同天门,同高455米,有西湖第一高峰之称,为西湖群山的主峰。
而从上天竺法喜门外,可东至龙井,南至琅铛岭,左通五云山,下止梅家坞。
此地依山有了自然的丰厚馈赠,钟灵毓秀,山岚云影;因佛有了宗教的灵性积淀,佛学教观,源远流长。
【三生石的传说】
而三天竺法镜寺后有著名的石头——三生石,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
佛教传说中的“三生石”指的是人的前生,今生和来生。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经写过《僧圆泽传》,讲述了这段生死之交感人至深的故事,而三生石也就是人生因缘福报的印证。
苏轼自己两任杭州,对杭州有着无比的熟悉亲近之感,“前身我已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他自己觉得前生就是杭州的一名僧人,在和朋友去西湖寿星寺第一游玩时,便分毫不差的说出了寺庙的台阶数及详细布局;
上述三生石及苏轼的故事,现在看来充满着魔幻虚假的意味,但正是着一个个传说和故事,组成了西湖、杭州所孕育包含着的浪漫主义和宗教达观。
净慈寺:南屏晚钟
杭州佛教在长期发展中,与西湖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了以灵隐、天竺为中心的北山寺院群(灵竺)和以净慈为中心的南山寺庙群(西湖)。
对于净慈寺,最早最深的印象还是宋代杨万里著名的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老西湖十景的【雷峰夕照】、【南屏晚钟】都在此处,那就不得不得对这座寺庙肃然起敬了;
南屏晚钟最先见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作,估计是西湖十景中命名最早的;
除了湖景,《南屏晚钟》这首歌曲也为西湖增色不少;有趣的是这首上世纪歌曲词作者名叫陈蝶衣,《霸王别姬》作者上海人张爱玲不知是否仰慕此人,才将主角同样取名为:程蝶衣;
从上世纪的历史老照片可以看到,南屏晚钟的碑刻是拓建南山路后,才移到净慈寺前的;本来应该和老雷峰塔相对;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净慈寺,屡毁屡建,主体也都是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
净慈寺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南宋时被评为江南禅院“五山”之一。
那口【南屏晚钟】——是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华经》,计六点八万字;
钟楼上更有对联“白八杵钟声撞醒痴梦,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
也不知着晨钟暮鼓会撞醒多少来往名利客的痴梦,吹散多少西湖的蔼蔼暖风;
【运木古井遗迹】-济公的故事
寺内济祖殿,殿前有运木古井一口,是净慈寺最具传奇色彩的殿堂,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传闻济公于火灾之时使神通令六甲神相助,源源不断的大木便从寺中香积厨的圆照井中运出,此井称为“运木古井”;
“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他绿葱葱。。。。。南屏晚钟,随风飘送”
于21年6月去的,正值梅雨绵绵之际,空山灵雨,钟声回荡,湖山一色,得失俱忘;
都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真在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日子欣赏西湖胜境,也是难得又难忘的体验;
蒋捷听雨客舟中、听雨歌楼上,最终回归到听雨僧庐下;
此情此情,在净慈中听雨,仿佛回到了那个中国文艺复兴的古典时代;
雨打芭蕉,珠溅屋檐,青灯古佛,不足为外人道也;
后又去了在释迦殿下面基座处的净慈美术馆,经常有文物展览,记得20年的时候展出过“曜变天目灯盏”;
曜变天目碗原产自我国古代建窑,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发现完整的曜变天目茶盏,只有2009年杭州出土过一件曜变残器,
现在世界仅存的三件完整的宋代曜变天目茶碗分别收藏在日本的静嘉堂、藤田美术馆和大德寺龙光院,基本上每十年才得以展出一次。
当时没做好攻略,去时早就撤展,只有一些佛像和画作展出;
香积寺:运河一香
现在离开风光优美的西湖,从杭州的湖泊山林风景文化,转移到大运河文化;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这次介绍的寺庙就是处在大运河终段,且闹市之中的【香积寺】
香积寺,始建于北宋时期,是杭嘉湖一带佛教信徒从运河到灵隐、天竺朝山进香的必经地,在运河及杭州佛教界拥有很高地位;
历史上这是通过运河进入杭州的第一座和离开杭州的最后一座寺庙。
香积寺仅存康熙年间的西塔,09年由杭州“朱府铜艺”朱军岷领衔完成香积寺铜庙重建工作,其中大圣紧那罗王殿、钟鼓楼采用铜来建造,更显金碧辉煌与其他寺庙不同;
这里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国内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紧那罗意为“音乐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龙八部”之一;
曾于21年两度去到此地,由于这里是大运河景点区,既可以做水上巴士达到,还可以领略运河风光;
【附近运河路线推荐】
富义仓-香积寺-大兜路历史街区-小河直街-桥西直街-拱宸桥-江墅铁路遗址
【3元水上巴士路线小攻略】-武林门码头可坐船至香积寺
-武林广场站: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浙江自然博物馆-木马剧场-浙江省科技馆
-信义坊站:信义坊-香积寺-大兜路历史街区-胜利河美食街-富义仓-小河直街
-拱宸桥站:拱宸桥-桥西直街-方回春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扇博物馆
万寿禅寺:禅茶一味
接下来我们离开灵竺、西湖、大运河诸丛林,离开杭州市中心,去到稍远的余杭区,介绍一座丛林高峰中的高峰——【径山寺】(万寿禅寺);
径山寺,位于余杭径山山顶,是“五山十刹”之首(杭州的灵隐、净慈、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有天下径山之盛名;
创建于唐天宝年间的径山寺,是距今有1200余年,更是佛教中国化之后最后的高峰(唐的会昌灭佛事件);
径山寺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现在是2010年开始奠基重建的。仅剩明永乐元年大钟一口,宋代铁佛三尊,元朝至正年山历代祖师碑一块;
重建遵循当初唐宋建制,近年来和法喜寺一样也成为网红打卡点;
因而使得很多人喊他所谓的“小京都小奈良”,需要更正及科普的是
径山寺是日本临济宗的祖庭,日本禅宗24流派中,18家源自径山;
而且日本"茶道”也源于径山”茶宴(径山茶宴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不希望国人崇洋媚外,但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学生,承袭了中国文化后,在有些方面
确实青出于蓝,这不得不佩服的地方;
比如之前去过的天台山的通玄寺,整座寺庙也在重建中,虽然整体规划为唐宋之风,但最新建造好的慧照院,已经是妥妥的日系建筑了;
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和积淀,此等大国风华深厚底蕴,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和魅力;
王小波说“青年人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勇气和远大前程”;
青年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 ;
虽然在这个时代,中国这般的青年和人群越来越少了,但总有坚守和传承的。
这禅茶一味的径山寺,更适合与径山的诸景色结合起来游玩参拜才好了;
笔者于21年3月初春自驾前往,爬径山古道礼佛,正值径山茶采摘时期;
其时山风寂寂,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茶园边也有古朴的茶室,颇有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逸之感
且将新火试茶,诗酒趁年华,杭州的老市长苏轼在任期间,也常来径山问道,写下如此诗篇“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飞楼涌殿压山谷,朝钟暮鼓惊龙眠 ” 、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
山上还有苏轼洗岩池的遗迹。
想着脚下走的路,也是千百年前古人走过,那隐者归藏,樵夫伐竹,僧侣寻禅,文人赋诗,香客礼佛,甚至皇亲贵胄封禅钦点御碑。。。。只是悠悠风云变幻,俱成烟云。
【径山古道贴士】
地址:杭州余杭径山山腰的集散中心(找不到入口可以问当地村民)
路线:径山山腰集散区停车场-古道入口-祖心亭-半山亭-洗心亭-品茗居-望江亭-东坡洗砚池-径山寺(参考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