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跨境电商头部公司棒谷科技被传“申请破产”,并进行大规模裁员。
图源/棒谷官网
据消息透露,棒谷先行发布了一则“实行单休工作制”的通知函,即从9月13日起,取消双休工作制,全面实行单休工作制。
与此同时,公司暂停发放福利、延发绩效等通知。 接着,又被传出团评操作指引更新,只要该评级规则实施,每个部门必有10%员工被扣绩效,等等。
最严重的是,有消息称“ 棒谷正在申请破产”。
针对系列传闻,棒谷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进行澄清。该声明称,广州棒谷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目前为正常运营, “申请破产”等消息均为不实谣言。
图源/棒谷官方公众号
棒谷CEO邹欣也表示,破产传闻不实。不过,棒谷今年在经营上确实面临着压力。
俄乌冲突、天然气价格暴涨、欧美同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下降。这一大环境对中国跨境电商公司产生了广泛了影响,棒谷也没有例外。
实际上,棒谷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实施转型了,具体措施是, 砍削SKU ,缩减规模, 并从“贸易型公司”转向“产品型公司”。
所谓产品型公司,就是具备“自有产品力”的公司,这类公司即便没有生产能力,至少也有产品的研发、原创设计能力。
实际上,后者更为重要。
安克创新(Anker)就是典型的产品型公司,每年投入几个亿(去年约7.78亿)做研发,推出氮化镓充电器这样的原创产品。安克的产品是自研的,但生产主要通过外协工厂完成。
图源/Anker充电产品
作为产品型公司,其产品总数有限,SKU也是精中选优,在品牌加持下,实现了庞大的营收和极高的人效。
相比之下,棒谷曾经的铺货模式曾患有“SKU虚胖症”和“人员臃肿症”。
在铺货模式下,商品从供应商手上买过来,然后通过亚马逊、eBay、自营独立站卖出去,是一个“成品+转售”的过程。
因此,只要能够卖出去,对货物的品类、款式、设计不太挑剔,由此往往导致SKU数量持续增加,彬需要维持一个庞大的团队。
在卖家日益增多、商品日益丰富、品牌卖家脱颖而出、欧美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铺货模式遇到了巨大的瓶颈,产品竞争力下降。
据预估, 2022上半年棒谷的营收为25亿至30亿同比去年,营收下降了四成。
棒谷在多重压力以及转型的需要下,在今年4月决定整体裁员30%,采用“731环评法”进行裁员,即亏损部分裁员70%,没有盈利的部门裁员30%,盈利的部门裁员10%。
棒谷CEO称邹欣称,希望尽量将员工多留下一些,当前环境压力很大,只能无奈为之。对于辞退的员工,棒谷依照劳动法进行了赔偿。在裁员赔偿金方面,棒谷就花了3000多万元。
将“贸易型公司”转向“产品型公司”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市场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再到产品研发、生产就长达数月。直到8月,棒谷自行研发的系列产品才上市。
这条道路,迂回曲折,非一蹴而就,然而,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棒谷能够成功实现转型。
铺货模式一定不行了吗?还有“活得不错”的铺货卖家吗?
几十万SKU、700多个亚马逊店铺,如何管理?
作为老牌跨境电商公司,棒谷的规模一直铺得很大。
总部位于广州,在香港、深圳、东莞、肇庆、长沙、杭州、宁波、赣州等地等地均设有子公司, 员工总数达数千人。
在平台方面,广泛布局eBay、Amazon、 AliExpress和Wish等,尤其是在eBay上,棒谷取得了不俗业绩,连续4年产量eBay中国区销售金奖。
在商品数量方面,棒谷一度非常“臃肿”, 在售商品覆盖25个品类的30多万种,与30多万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此外,棒谷重点打造了Banggood、Newchic、YOINS等三大品牌独立站。其中,主品牌站Banggood进入了2019年Alexa全球排名前500名。
在跨境电商卖家日益增多,竞争持续激烈,SHEIN、安克、致欧、添可等跨境电商品牌脱颖而出之际,棒谷日益“臃肿”的铺货模式成为了巨大的包袱,痛定思痛之际,决定收缩,从“贸易型公司”转向“产品型公司”,由此开启了上文所说的大裁员序幕。
那么,铺货模式真的完全不行了吗? 业内是否还存在这一些“活得还行”的铺货型大公司呢?
实际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依然还活跃一批铺货型的大卖家,不过,铺货只是这些公司的表象,其内核是“IT公司”。
业内活得最好的铺货公司(之一),要数易佰网络。
2022年上半年,易佰网络营收达19.67亿元,是典型的泛品类铺货模式,产品涵盖家居园艺、健康美容、汽车摩托车配件、工业及商业用品等品类,亦有 3C 电子产品等。
铺货就要铺店。
6 月 30 日,易佰网络的亚马逊店铺数量为 729 个, 今年上半年共新增 34 个,SKU数量庞大,在亚马逊上半年收入为15.45 亿元, 订单总数1141.06 万个。
如此庞大的铺货规模,按照常规的方式,必然要搞“人肉大战”,招募大量的员工来操作,这样一来,必然会遇到像棒谷、有棵树那样的“人员臃肿”的压力。
为此,易佰网络投入重金打造自己的IT运营系统,将商品开发、上架、调价、下架等操作尽量实现自动化。
比如,易佰网络的智能调价系统能够做到平均每秒调价1100条, 2020年12月7日当天,通过系统调价的listing数量就达到了1621万条 。
由此,易佰网络节省了很多人员。
另外一家坚持铺货路线、并且还活得不错的是三态股份。三态股份近期IPO刚刚过会,有望上市。
三态股份也是一个大型的铺货型卖家,产品覆盖潮流时尚、工具配件、家居生活、数码科技、兴趣爱好等5大类17小类的海量商品 ,涉及 SKU 达到67万之多。
布局的平台包括eBay、亚马逊、AliExpress、Wish、Lazada、Shopee等20多个海外电商平台销售。
如此众多的SKU,三态股份也跟易佰网络一样,实行IT化、自动化管理, 一个人可以管理几千乃至几万条listing的上架、编辑、定价、运营、发货等。
采用IT化铺货模式的,不仅是中国卖家,也有外国卖家。
亚马逊英国站大卖家Boulevard的团队仅有27人,通过其Eiger软件系统,管理了公司店铺的15万SKU。
总结来说,在目前阶段,“精品+品牌”的模式确实是大势所趋, 但铺货模式未必是完全行不通。
但话又说回来,过往铺人、铺店、铺商品的模式,确实越来越难了,能够继续玩转铺货的卖家,必然是像易佰网络、三态股份、Boulevard这类的“软件驱动型”的卖家。
这类卖家的产品未必是精品,但是其软件必是精品, 在产品开发、运营管理、智能刊登、规避侵权等方面可以帮助它们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的管理。
图/三态股份智能IT系统在产品开发、研发等方面的运用
可以说,这类公司不是典型意义的“研发产品+销售产品”的跨境电商公司了,而是一个软件公司。
其研发投入,也主要不是用于商品的研发、设计,而是用于软件开发。比如,三态股份在“软件科技”上投入了1亿进行研发,专门用来开发挖掘数据的算法。
条条大通通罗马,不管是铺货,还是做精品,打品牌,都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不是投入到产品的研发设计上,就是投入大IT系统上,只有扎扎实实地做,才能越走越好。(亿观分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