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长沙学区房价格大跳水是短趋势还是长趋势?学区房价格将严重分化

又到开学季,择校、陪读、买学区房,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子女教育所做的必要付出。在沉寂的房地产冷冬,学区房可能是仅剩的还能激发买房者出手欲望的物业。

过去的一年,教育领域里的天翻地覆,比起房地产业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剧变的教育产业与萧索的房地产业相遇在一起,素有地产不败神话之称的学区房会面临怎样的未来?学区房价格又会是如何趋势?

▼国家教育“双减”政策重塑教育行业,泛学区房价格褪去光环

学区房为中国房地产繁荣和价格坚挺所起的作用难以估量。如果没有国家“双减”政策,学区房信仰可能会一直流传下去。过去一年,国家对教育领域乱象重拳出击,深刻地重塑了教育行业,也改变了泛学区房的命运。

以长沙为例,在“双减”政策出台前后泛学区房价格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变化。

长沙是全国闻名的房价亲民城市。在全国商品房价格普遍下跌时,长沙新房价格却连续20个月上涨。由于长沙前些年房价压抑得太久,目前的价格上涨看不到止步迹象。前不久,长沙到处盛传一条刷屏信息:“ 长沙主城房价全面进入1.5万+时代 ”,而7月份长沙各区县住房均价是11638元。这个有图有真相的信息无非是想提醒受众:长沙房价的上涨已拉开序幕,不要再抱着捡便宜货的心态看待长沙房地产。

与长沙商品房价格大涨相反,原来高高在上的长沙泛学区房价格迎来下跌潮。

虚涨得有多高,跌得就有多狠,是今年长沙泛学区房的真实景象。今年长沙学区房价格跌得最深的是流传的最顶级配套学区房(实验小学、麓山国际+长郡双语中学)项目,以及热门板块梅溪湖新城区域楼盘。而长沙城郊新配建学区楼盘和原本房价较低项目还有一定上涨。

长沙某个最优质学区房小区,今年二手房成交单价比去年下跌超过1万元/㎡,如果是100平米面积,房屋总价一年时间就蒸发了100万。在房地产崩盘时才能看到的价格跳水,出现在长沙最顶级学区房小区,揭示出两点:一是某些长沙名校学区房本身的价格泡沫虚高,二是“双减”政策使学区房价值走向回归。

不仅在长沙,全国各城市的学区房也在褪去光环。全国教育高地北京西城区,曾经的顶级名校学区房,价格一度冲上20万元/㎡,去年6月的成交单价为16万元/㎡,今年6月同户型房源单价降到14万/㎡,一套“老破小”整体降价接近150万元。

家长还在为孩子拼什么,学区房神话真的破灭了吗?

▼学区房焦虑可以休矣,生源步入下降大通道,未来的局面是老师和学校过剩

泛学区房走下神坛是政策袪魅后的价值还原,但酸葡萄心理似的贬损所有学区房又走向另一极端。

学区房我们可划分为泛学区房与核心学区房,也可划分为名校学区房与普校学区房。它们的未来价格走势会分化。

名校与普校的师资力量,学习环境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有机会读名校当然不要错过。我们不赞成的是背负沉重经济压力去跟风追逐名校学区房。

无论买房置业还是生儿育女都是一项投资,任何投资都要算投入产出。在国家教育方针大局已定时,再去购买京沪居住体验极差的天价“老破小”,还是以高出市场价2-3倍的代价入手长沙名校学区房,都可以说是一种不划算的经济行为。

当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不计代价的投资学区房,是想让孩子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上占有一个领先赛道。从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读研/留学、高薪金领/考编考公,一路顺畅地成为人生赢家。似乎拥有名校学区房就像获得了打开成功之路的钥匙。实际上有这么简单吗?

如上图所示,根据中国K12年制教育体系(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2022年的应届高考生是于2019年上高中,当年全国普高招生人数839万。2016年读初中时,当年全国招生人数是1487万。2010年上小学时,当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1691万。 2019年全国普高招生人数只有2010年小学招生人数的一半,可见中考是一个重要分水岭。

今年全国211和985高校平均录取率是5.01%和1.62%,清北录取率更低到0.72‰.一名2010年入学的小学生,2022年考上211的几率是1/42,考上985的几率是1/125,考上梦想中清北的概率只有1/3333。仅仅拿到小初名校入场券并不能保证最后的成功,中间还有艰辛漫长的求学之路。孩子的成绩如何,同天赋智商、兴趣习惯、家庭环境都有密切联系,学校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

泛学区房的兴起与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学校和师资稀少有关。当人人都想上名校时,名校学位和相应配套的房产价值自然水涨船高。但未来,在中国人口负增长的长期趋势下,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教育行业内卷的是供给侧的学校和老师,而不是需求端的学生,家长们的学区房焦虑可以休矣。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表文章称,“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模式。这个人口负增长趋势不会是短期现象,而是长期的人口前景。意味着中国出生婴儿将逐年减少,每年新生入学人数走入下降大通道。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由过去的短缺走向过剩,这种现象已经在幼教领域发生。2017-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五年降,今年全国有2万所幼儿园空置,连北京、深圳的公立幼儿园都出现招不满新生的情况。入学新生的减少将逐年从幼儿园蔓延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2021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1782万人,较2020年减少了25.52万人,是连续三年招生人数下跌。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904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8.55万人;初中招生人数170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73.34万人。2019年起,全国初中和普高的招生人数连年增长。一增一减的背反之下,未来孩子上高中的难题也会得到很大缓解。

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教师较上年增加了9.51万人;初中教师较上年增加了11.04万人;小学教师较上年增加了16.66万人。尤其小学和初中教师增长较快,在部分城市已出现小学、初中老师富余现象。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各类高学历人才纷纷涌进中小学教师队伍。一线城市名牌中学,录取教师中大批海归硕博扎堆的新闻屡见不鲜。省会大城市中学招聘教师硕士学历已是标配,小学老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也越来越多。

随着教师队伍学历及知识结构的全面提高,小学初中各校间的师资力量差距日益抹平。再加上教师轮岗制、多校派位等教育均衡化措施落地,未来泛学区房的含金量下降是不可逆的趋势。这也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地泛学区房价格狂跌的根本原因。

▼教育日趋公平化,泛学区房价值递减,核心学区房价值仍将突出

未来中国的趋势是,中小学新生人数逐年降低,学校、教师供给过剩,商品房长期性供大于求。在学校和房地产的双过剩环境下,不出几年,中国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和人口净流失县城,小学初中招不满新生的现象将越发普遍,相当一部分泛学区房将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

只有在少数人口净流入,小学新生增量明显的一二线城市才有讨论学区房的价值。即便如此,长沙是去年小学在校学生增长全国第一的城市,也发生泛学区房价格崩盘情况。像长沙这样的大城市由于具有吸引省内外优秀教育人才的能力,学校间的师资和教学质量差距会快速缩小。加上小升初派位、民办转公办的全面改革,在中考升学率上,高价学区房对普通学区房的优势会日益递减。

大众意义上的学区房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是非义务教育的选拔考试。而名校名师对学生的重要性又反了过来,依次是高中、初中和小学。只要有选拔,就会有竞争。国家的教育新政只是把竞争淘汰拉长到12年,而非小学初中见结果。对家长而言,子女教育是学校家庭,课内课外长期的全方位比拼过程,指望进一所小初名校锁定保险柜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从这个角度,泛学区房的价值在降低,学区房自身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具有核心价值的学区房价值仍将凸显。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在我们选择学区房时依然适用。大城市的家长,在为下一代选择学校和居所上,应该避免过分纠结房产和派位学校的高下比较,更加关注孩子学习和人格成长的大环境。在学校和教师资源日益均衡化时,学生家庭背景和父母素质对小孩的成长价值更加凸显。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密集的片区和拆迁安置户、三教九流混杂的开发板块,学生家庭环境和学习习惯肯定大不一样。

因此,择校更加择区,从以前高房价的含“金”量高的泛学区房转向文教配套密集的含“科”量高的核心学区房更重要。其次,成熟城区优于边缘新城。在中国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名校本部、文化科教场馆,甚至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和密度都远超新开发城区。

在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下,泛概念的学区房走下神坛是时代的必然,但具有核心价值的学区房价格仍将高挺,这是由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决定的。 (申明:凡转载本头条号原创文章,须注明“转载自【中国地标城策院】头条号@许子 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并被追究责任。)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