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广州这“变化巨大”河边,发现92年前立的“陆地”界碑,地铁直达

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一直喜欢古村落的珊珊三丫头,最近到广州南漖村和小洲村这两个古村落游玩的时候,发现这两个古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曾在广州“边界”的位置,村中都保留着92年前广州拓城时立下的“界碑”石。在1930年为了将广州与番禺和南海划分开,就在广州东、南、西、北的各个方位立下了陆界碑26方,水界碑20方,伴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变迁,经过了92年的岁月后,已经很少人关注这些界碑了,虽然,这些界碑已不再是边界的标志物,但它们绝对可以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么,除了南漖村和小洲村的界碑石外,其余的界碑石散落何处呢?在未来的日子,珊珊三丫头会在广州的旅游行程计划中加上这一项:寻找并记录这46块界碑石下落。今天,我来到广州白云区石井河边,寻找“界碑石”。

石井河,位于广州白云区,属于珠江支流,贯穿了白云区的西部地域,北起石马涌,流经新市街道均和、石井街道夏茅,汇入鹤边涌经石井、潭村至鹅掌坦,汇合新市涌后从增埗河流入珠江西航道。石井河尽管是在广州,但因为珊珊三丫头工作和生活都不在这边,只是许多年前来过,所以对这里的印象也是停留了多年前:当初对石井河的印象真的是很一般,经过是不愿意停留的地方,河上能见到很多的污泥,河水黑臭,走过会快速地掩鼻而过。这次为了寻找广州从前的“界碑石”,在过来之前,我也是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多带些口罩,还带上防蚊虫的药物……等。

到达寻找“界碑石”的石井河段的位置挺方便的,坐地铁8号线到“上步站”,从地铁出来后大概走200多米就到达。当珊珊三丫头从地铁口出来的一刻,已经感觉到这里的变化,道路宽阔了许多,道路两边有不少高楼和有特色的建筑,感觉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悠闲打卡地”,周边有许多适合拍照的涂鸦……路过的我忍不住顺手拍下几张照片,但我并没有停留,因为此时我的心思全在寻找从前的“界碑石”。

珊珊三丫头很快就看到了石井河,眼前的石井河让我惊叹:变了!变化巨大哦!已不是当年的“黑河”了!只见河涌的岸边种了许多绿树,尽管此时外面十分炎热,这里却是清爽舒服。河涌边上的绿道总共分为两层:上面是主路,下面是休闲碧道,尽管现在是中午两三点,依然能见到许多人在这里跑步和漫步。我把目光投向河涌,与当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水是碧绿色的,给人充满生机的感觉。这种改变,可以感受到有关部门是做了相当多的工作的,这种改变,给人的感觉真的很好。

珊珊三丫头沿着绿道前行,没有走多远,我就发现了界碑所在的位置,我加快了脚步靠近界碑。与之前见过的界碑石模样差不多,是用花岗石制作的四方柱状,露出地面有一米多高,向上处聚收成尖顶,为四角凸形。界石四面分别刻有繁体正楷文字:正面和背面的碑身刻“广州市界”四字,左侧刻“市区界石毁窃严究”八字,右侧刻“中华民国十九年立”八字,整块碑石保存得还算完整。

在界碑的旁边有一块用汉白石做的牌匾,上面有字,但比较模糊,我蹲下身子认真地看上面写的字迹,写着“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界碑”。另外还挂着一块“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信息牌”,标记了这块界碑的身份“广州市界碑,同德围碑”。

因为是这块界碑是立石井河边,所以珊珊三丫头最初还以为这是河界界碑石,但从现场的字样看,正反面都刻有“广州市界”四字,说明立石处是陆地界,当时界石以北是南海县。这时候,不知大家是否会和我一样有疑问:为什么陆地界碑会立在石井河边呢?我努力查阅资料后终于找到了真相,此界碑石原来是立于河岸上一家公司的仓库,后来,仓库的位置出租做了停车场,当年的停车场主觉得界石不利于停车,就把它弄到了附近的石井河里,后来,这方界碑石从石井河捞起来,重新立在了石井河堤岸上,现在立的位置已经不是原来的位置了。

珊珊三丫头在同德围界碑石逗留了许久,希望把这块碑石的每一个角度都拍下来。现在这里得到了比较好保护, 我在上面还看到同德街道办事处挂的一段这样的文字: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请爱护文物。广州作为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从前界碑的保护,也是对文化和城市变迁的记录,非常有意义。

那么,你有来过广州石井河吗?你什么时候来的,你觉得现在的石井河改变巨大吗?你知道在石井河边上保存一块珍贵的“界碑石”吗?这块立在河边的界碑石,你会把“陆界”界碑误会为“河界”界碑吗?你了解当中的原因吗?广州在1930年立下的46方界碑石的下落,你见过几块,在什么地方?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搜索建议:
热文

 农产品电商为何如此诱人?

农业与电子商务原来离的最远,农村与网购原来也离的最远,农民与网店原来原离的最远,如今,这些都是过去式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员流动的带动,农村、农业和农民正在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