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李安导演获得第85届奧斯卡最佳导演奖,当你沉浸于影片美轮美奂的3D特效之时,不知有沒有好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只孟加拉虎的名字是理查德·帕克? 其实关键在于你到底有沒有看懂这部电影。如果仅仅是停留于表面,相信这是一个海上少年的奇幻历险旅程,那么那只老虎叫什么名字一点也不重要。但是,从影片結束前第二个故事中,我们也许可以窺见些许端倪。 故事的真相并沒有那么简单,相反这是一个人与人的殘酷事实,只是导演为它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剩下的只是你选择相信哪一个故事而已。
为什么我如此肯定故事的真相是殘酷的?因为理查德·帕克。 但凡是提名奧斯卡奖项最佳影片的电影,其內涵必定深刻。为什么会选择理查德·帕克作为孟加拉虎的名字?这涉及到英国历史上一起著名的案件:女王起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
朋友们明白故事的原型就容易理解影片,影片开场展示了美丽的印度,就像动物们悠闲生活的人间乐园,影片的基调是褒奖生活的梦幻美好。第一幕中得情节,少年pi在挑逗老虎时的行为立刻引起父亲的警觉与愤怒,暴露父亲对儿子无知无畏的担忧与惊恐,是父爱的体现。《教父》里有句经典台词:“我花了一辈子,就学会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父亲立马不但严厉教育而且用粗暴的手段,让pi亲眼目睹老虎吃羊时兽性的残忍与血腥,pi怕了吗?明白了吗?
这里导演直接暗示电影主题:人性与兽性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文学、艺术、电影的创作者不是自己要表达什么问题,也不是发现了什么问题,而是要彻底弄清楚什么的问题。故事的第二幕、第三幕围绕在父爱父权的框架下讨论人性与兽性的辩证关系。少年pi的海上漂流其实是人生从少年、青年、中年成长的过程,pi就是导演李安的化身,成长的影子,老虎就是导演的父亲,一位明世道的严父。导演通过3d技术美学手段,一方面呈现海天一体宇宙世界阴晴圆缺的多彩、辽阔、奇幻、美丽、繁星点点的画卷,一方面呈现现实人的求生、残酷、挑战、漂泊、绝望、挣扎、勇敢、无助、冒险、诱惑与生理、心里、身体的种种考验,这里可以扪心自问啊!每个导演在讨论哲学、动物学、不同宗教、跨文化的非理性抽象的东西时,只能通过魔幻故事、视觉语言诠释,这一点李安做到了,究竟答案是什么?厉害导演好的电影就是抛砖引玉,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与感受。电影题目pi(3.1415……)已经暗示了,想知道答案自己去解。中间的故事情节这里就不讨论了,主要讨论故事结尾也就是高潮点睛之笔。
结尾当pi被人救下醒来时,他望着老虎远去的背影,那一刻,他心里多么希望老虎能回头看自己一眼,哪怕说一句“再见”!神奇的一幕是,老虎真的突然停下来了,但没有回头,而是决然的跳进了丛林。而此时pi突然大声哭了,哭的昏天黑地。这一幕与影片开始pi爸爸让老虎吃羊的情景首尾呼应,这是电影媒介的基本创作手法。
那为什么pi最后突然哭得那么撕心裂肺呢?因为二百多天与死神的抗争,pi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老虎在船上时刻要吃掉他危机自己的生命,自己也不可能活不下来,不可能逼迫长大,没有老虎,pi在茫茫大海早已失去方向失去战斗力,他终于明白了这个残酷的世界,也明白当时父亲为什么让他看老虎吃羊的初衷与父爱如山。Pi终于明白不管你怎么信任老虎,一旦你伸出手来,这个残酷的世界准吃掉你。
常理是pi应该恨那只老虎,因为差点被吃掉,可是pi完全没有仇恨之意,反而充满感激,终于明白没有父爱就没有自己今天辉煌的导演成绩,当pi最后哭完时,一点勇气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孤独与脆弱。人与人,亲人与亲人,总有一天会离开,可是遗憾的时有时连一句“再见”都没有,这就是人生。以前我说过,读懂艺术作品最好了解创作者的生活与成长故事,任何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有作者的影子。